《泉城晨话》阅读有奖征文046:
为什么再不说累
文/丁梅
秋天去了,冬天来了,四季即将进行一个完整的轮回,然后周而复始、直到永远。
在这岁岁年年的烟火中,有时候觉得心里很累、有时候觉得身体很累,但读了杨延斌的《泉城晨话》第99期《再不说累》这篇文章之后,我觉得好像没有理由再说累了, 比起那些生活在某些无奈导致的氛围中的人,我们没有理由说累,也不好意思再说累。
杨延斌在他的这篇文章中讲了一个故事,说的是2023年2月20日中午,他和一个朋友相约在泉城公园门口见面。他乘坐202路公交车到达某站的时候,见司机停稳后很快下了车,颠着快步绕过车头,急急忙忙赶到车门口,很熟练地放下车上的特备脚踏板,转身又帮着一个中年女人往车上推轮椅上的老太太。他在不经意间一歪头,发现那个女人身后还有一个坐自动轮椅的偏瘫男人等着上车。很感意外的是,那个女人把老太太的轮椅推上车安顿下后,又回头下车去推那个自动轮椅上的男人。他意识到这个女人可能是照顾着两个残疾人。他忙弯腰伸手,帮着那个半身不遂的男人抬起腿上了车。
公交车开动后,那个中年女人见老杨帮了忙,很感激地冲他微微点头一笑。她这一笑,老杨才把视线往她的脸上停留片刻,这一看就看出了问题:别看她头发白花花的,爬满皱纹的面容显得苍老,但从闪光的眼神儿灵活度看得出来,她至多五十岁左右。发现老杨在注视,她就指指老太太小声对我说:“这是俺妈,眼看就九十岁了。”她又指指另一辆轮椅上的男人说,“那是俺老公。”她说的好似挺随意而轻松,老杨听着却感觉到心里一阵发紧,禁不住脱口而出说:“看看老天爷真是不公平,咋把这么大的困难都砸到你一个家庭啊!那你疫情期间是咋熬过来的呢?”她又抬眼冲我一笑说:“老哥哥,啥日子都是人过的嘛。我伺候两个半瘫病人,就那么一天天熬着过呗。有多难我不怕,再累也能挺住,多大的苦我也能吃,怕就怕我自己有病倒下。我要是倒下就等于倒下一家子呀!”“那你没有子女帮把手吗?”我心里疑惑的是,她的孩子咋不帮帮忙呢?“俺就一个女儿(她本人也是独生子女),孩子很孝顺,她考上大学那年说嘛也不想去上,就想留在家里给俺当个帮手,是俺逼着她去上的大学。”老杨从潜台词听得出来,她没有一丝埋怨孩子的意思,也没有对生活的抱怨,更没有对社会的不满。看着她满脸笑着和老杨说话,老杨心里却想流泪。那一瞬间老杨想的是,自己要是她的邻居就好啦!
老杨问她是去医院吗,她说到千佛山站下。千佛山医院也是个大医院,老杨以为她是给亲人去看病。她却说是想让老妈老公去千佛山看看风景开开心。这是一个多么善良而孝顺的人啊!可是,一直到老杨下车,也没有一个苦字累字从她嘴里说出来,说的却是“这个社会多好啊,出门到哪里都有人伸手帮忙!”我很感动的是,尽管有诸多困难缠着她,她却还有闲心思让两个病人去看外边的风景,足见她对生活对病倒的亲人充满着多么深的情和爱。
老杨在文章提到:感觉这个身处困境中的女人给自已上了一课,因为她是一个真累真难真辛苦的人,却不畏难,不说累,不怕苦,相比于她承受的生活重压,自已生活中的那点苦累真算不得什么,结论是以后再也不好意思说累了!
了解到以上的内容之后,我们读到了一种平凡中的伟大,这个普通女人的伟大之处在于她其实很累,但她从不说累,也可能是根本顾不上说累。大家想一想,她能不累吗,一个人照顾两个身体残疾的人,不仅要照顾他们的生活,还要完全由自己去面临所有的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但是这个女人在这些事情面前,她表现的令我们十分意外又在情理之中。作为人间的大多数,发生在这个女人身上的事情,是极端的个例,至多也是少数,但让我们佩服的是:在所有的困难和压力面前,她表现出的是自信和乐观。是呀,如果不这样面对生活,那还有未来吗,那还有欢笑吗,那还有生活的意义吗?
感恩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作为生命的存在,每个人都应该敬畏,都应当自强自立、坚强自信,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处境,都应当用人的智慧和坚强去解决,既不能逃避,也不能沮丧,老杨遇见的这件事情,让我们每一位平时怕苦怕累甚至牢骚满腹的人都感到无地自容,开始进行深刻的反思,并自觉矫正心理状态。在这个忙碌且日新月异的世界里,保持一颗坚强和成熟的心,正确面对已经遇见或者可能遇见的困难。
这个故事不是来自书本上的,是活生生的生活现实,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认为自己生活在幸福之中呢?
读完这篇《泉城晨话》,这几天我一直陷入沉思,回顾自己的过往,虽然总体顺利,但也有像过山车的时候,好歹都熬过来了,但绝对不能沮丧抱怨,更不能灰心丧气。
回顾一生的足迹,每个人都有天真无邪的童年、飒爽英姿的青年、负重前行的中年,以及面对夕阳的老年,作为任何一名读者,无论你处在生命的哪个阶段,我想这篇文章都会给你很好的启发,因为每一个阶段有每一个阶段的成功与失败、顺利与坎坷,那么就请我们再读一读这篇文章、再想一想这位平凡又伟大的女人吧。她极其平凡、或者说已经处于社会阶层的弱势群体这一类,她不说累、不认输,那么我们只有选择坚韧不拔地向阳而行,让我们的生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生命之光。
作者单位:济南市农村商业银
附:
《泉城晨话》阅读有奖征文启事

《泉城晨话》是《都市头条·济南头条》首位签约专栏作家、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杨延斌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开设的散文杂文专栏。作者依托雄厚丰富曲折的人生经历,以普通百姓视角,饱满的感情关注百姓日常生活,深深扎根于大地,讴歌美好,鞭挞丑恶,文风朴实,风格独到,逐渐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喜爱。有不少生活经验、点子为许多读者带来意想不到的奇特感受和益处。从2022年1月22日开始,到2023年底即将刊发200期。
自《泉城晨话》刊发以来,作者杨延斌以打造文学名片为目标,勤奋写作,精益求精,力争每一篇作品都成为精品佳作,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和欢迎,阅读《泉城晨话》已经成为部分读者的生活必须。几乎每一篇作品都荣登《都市红榜》,还有相当部分作品喜登人气榜。
为了把《都市头条·济南头条》《泉城晨话》这一金牌专栏进一步办好,让作者写出更多、更好的适应贴近广大读者口味的晨话作品,经《都市头条·济南头条》编辑部研究确定,从即日起开展《泉城晨话》阅读有奖征文活动,现启事如下:
主办: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协办:竹庐书院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时间:2023年9月1日——2023年11月30日
征文对象:《泉城晨话》阅读爱好者
征文内容:所有征文要围绕阅读《泉城晨话》,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悟所感,或提出意见建议,字数不限。
征文投稿:
1、13325115197(微信同号)
2、1025924131@qq.com
3,请关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的各期《泉城晨话》,亦可同时关注杨延斌公众号,获取各期《泉城晨话》。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将开设有奖征文专栏,陆续刊发符合要求的征文作品。
征文结束后,将组成由作家、专家、教授、学者、编辑、记者组成的评委会,无记名投票,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并根据文章影响力和阅读点赞量等条件,选出最高的前二名作者为人气奖。(评委作品不参与评奖,作者杨延斌不作为评委)。
一等奖一名:奖金3000元,并颁发荣誉证书
二等奖五名:每人奖金1000元,并颁发荣誉证书
三等奖十名:每人奖金500元,并颁发荣誉证书
优秀奖若干:颁发价值200元的白酒,并颁发荣誉证书
人气奖二名:选取征文中阅读浏览量最高的前两位每人奖金1000元,并颁发荣誉证书
所有获奖者,将在适当时机,应邀参加在泉城济南举行的颁奖及《泉城晨话》200期盛典。时间届时通知。
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2023年8月30日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