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悠然居读书笔记【0164】友 谊(B)
作者/沈学印 主播/河清海晏
每一个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志趣爱好、理想追求等都是不一样的,要想建立友谊,首先考虑的就应该是兴趣相投,爱好共有,性格接近,为人处事多有相似之处,这样的两个人才能走到一起,建立感情,结为友谊,成为友人或同仁,进而实现两个人之间在情感距离或其他外在表现上的“朋”和融会在精神与心灵上相交的“友”。
唯有如此,这样的友谊才能达到“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徒步归行》)的高尚境界。
友谊,一旦建立起来,必须要相互信任,相互坦诚,相互珍惜,双方都要不断地去加以巩固和为之去提升。只要认为这种友谊的建立是值得的,那就不要苛求或求全更多的心理需求或某些精神上的种种满足;只要能谈得来,合的拢,情投意合,相处融洽,就不必强求知心或知己,那种更高层次的心身感受是需要在日后的交往与相处中,逐日加深和渐次培育建立起来的。
友谊,是朋友间无话不说,无话不谈,患难与共,风雨同舟。
友谊,是“你有伤心事,他也哭泣;你睡不着觉,他也很难安息;不管你遇上什么苦难,他都能心甘情愿的和你一起分担”(英·莎士比亚《诗集·乐杂咏》)。
因而,友谊的建立,更多的应是从精神和心灵上的建立。
所以,在建立友谊中,不能苛求、勉强,也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违背意志与心愿。
因而,友谊的建立和得到是比较容易的,而真正能保持下去并加深直至久远就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了。
所以,友谊是必须建立在相互理解,共同支持,相互珍惜,共同培育的基础之上。反之,不如不建立,免得为其所累,受其伤害,给身心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烦恼。
友谊,永远要记住的话就是:
“友谊的建立与巩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互相信赖地闲谈心事与家常。”(英·约翰·洛克《教育漫谈》)
“友谊最容不下的就是虚情假意。”(古罗马·西塞罗《论友谊》)
美国的培根在《论友谊》中曾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的话也要时刻记住:“友谊的一大奇特作用就是,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就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了,你也就分掉了一半的忧愁。”
(黑龙江省伊春电视台沈学印写于2023年11月6日13039680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