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醒君莫笑,成败任平生 988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初雪明鹫峰
山程水一程
寄语南行雁
鸿志在江东
蹉跎岁月行
万事转头空
醉醒君莫笑
成败任平生
《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人文之母,人文是自然之化!纵观历史世界四大文明之中,唯有中华文明一枝独秀,这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德配天,自强不息”的中国文化智慧息息相关。人类需要一个理想大同的国度,人类需要建立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首先是人文与自然要形成命运共同体。近百年来,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生存环境正在恶化,这是一个极其可怕的话题,但却正在我们身边发生并漫延。当江河逐渐干涸,当湖海不再清彻,当草原逐渐荒漠,当高山冰化融雪,当尘寰唯利是图,当仁义隅自落泊,当城市高楼林立,当地表正在脆裂,当资源正在枯竭,当文化正被浅薄,当民族冲突加剧,当世界公平正义坠落,当宗教冲突不绝如缕,当世界地缘连天烽火,这一切不管您是否感知相信,一个人类衰亡之前回光返照景象正在出现!而未来救世者唯中华文明、中国文化、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胸怀、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诗》云:“谋夫孔多,是用不集。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得道者多助,顺道者天助,行道者人助,在俄乌冲突、巴以冲突以及世界无数挑战面前,中国已经站在了历史道义的高峰!中国正给世界贡献着解决世界矛盾问题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这就是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及为人类谋大同。人类思想决定人类行动!人类应当建立何种理论与文化以应对消极无爱与物欲横流!然人类社会理论最终不出本体论与方法论之范围;世界上各种思想丰富多彩鱼龙混杂,令人眼花瞭乱,但从根本非出两类,即一类是以“术”数为源泉的思想,而另一类是以“道”理为源泉的思想,而中国智慧都是大道的化身。
文以载道,大化天下。东方文化蕴涵道义,而西方文化利益为上,东西方文化之争其实就是道术之争,也就是资本科技文明与中华道性文明之争。什么是“术”?广义地说术就是各类现象的总称,包括社会现象、自然现象与精神现象等。什么是“道”简单地说,“道”就是隐藏在“术”数背后的永恒不变的本体及其运动规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我们接触最多的思想就是地域文化思想,它以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为其思想的源泉,贴近百姓,服务百姓,影响百姓,但是地域文化思想草根性太强,且在不同的民族、种族、地域之间很难形成交流,往往有很强的草根性、民族性、地域性和人文狭隘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类文化思想也同样滋润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域,一个国家。所以世界各民族地域文化思想只有向理性、道性、智性文化升华,才能成为文化大同与文明大同的思想基础。
什么是“真理”?真理就是宇宙大道之理的人文化!人类社会脱胎于宇宙自然,社会规律永远恒顺于宇宙规律,宇宙规律就是依道而行、道法自然。其实真理就是“道”性的规律及其“道”的本体的理论,但它不是本体自身。衡量世界各民文化思想是不是真理的化身,是不是符合“道”性规律要有四个标准:一是历史性,就是这类思想必须经过历史的检验,在历史的长河中大浪淘沙,真理的思想永远散射着金子般的光茫;二是人民性,这类思想必须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自如地运用,虽百姓日用而不知,但却为人类提供一个善恶优劣的标准提供一把尺度,并正确指导着人类的精神方向;三是广泛性,这类思想应该能够得到世界各民族各种族的广泛认同和尊重,它虽然来源于某个国家或某一民族,但已然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四是和谐性,这类思想必须具备包容性、融洽性、共存性,它即不排斥外来文化,也不反对文化自身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能够与任何文化和谐相处并融入其中犹如江海不拒浊流一般;五是实践性,真理的思想不是隐藏在文化理论中,而是用来指导实践,并在人类实践中检验自身适应能力,做到既以一贯之又与时俱进。
孤赏入镜心,星寥落风尘 989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孤赏入镜心
星寥落风尘
寂寞是吾道
绝艺谢天君
荆斩攀岩路
翰怡点烛台
俯仰尽碧海
清烟几缕开
荀子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真正干事创业者,必须咬定青山不放,任凭四季之风,这就是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意志体现。什么是意志?意志是我们在干事创业中所产生的持续不断的心理状态。意志由意与志构成,意代表心理状态,志代表坚定的方向。天灾人祸自愚失道会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艰难险阻,世间每个人对生存发展中艰难困苦的感受往往差异巨大!这种差异不是来自“艰难困苦”事物的本身,而是由内心意志与精神坚定的大小所决定!意志又源于胸怀与视野,宽阔的胸怀让人包容万象,长远的视野让人高瞻远瞩。所以高昂意志对于心胸狭隘的自私之人、鼠目寸光的蝇利之人来说,回避的是当下困难,逃避的是社会责任,远离的是各种矛盾,岂不知生命历练与灵魂升华源于克难攻坚的经验与智慧,而一切的阅历、经历与实践过程又恰恰是意志的展现过程,所以意志增强就是人生的精神修炼与智慧提高。
意志的短缺在于我们对自身生命的意义没有真正的贯通!当我们生命的意义不是为了生存、生活、生育等物质条件时;当灵魂修养成为一种文化自觉时,一切尘间的重重困难在智者眼中仅仅是“逢山劈路,遇水搭桥”的游戏而已!我们往往陶醉于未谋之收获,却常常茫然于当下之拥有。从得到失,失而复得!岁月依次在轮回中逝过,消磨的是人生意志,蹉跎的是无尽岁月,遗留的是仰天长叹。我们是否在周而复始中为年复一年的机器运转所厌倦;我们是否在周而复始中为季复一季的审美蜕变所疲劳;我们是否在周而复始中为日复一日的自暴自弃而厌生!日月相推,四季迁变,草木萌生,鸟虫鸣唱,万事万象总是重复着往事,多少生命一次又一次轮返在洄游里寒来暑往,难以跳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人穷极故而思变,思化,思革,思新,与时俱进就是革故鼎新。何谓革?革乃变化之中与时偕行矣。革有大革,中革,小革,大革乃革命,中革乃革新,小革乃革面。俗言:君子洗心,小人革面。故乃革之深浅因人意志而异,内外不同!君子豹变就在“憧憧往来,朋从尔思”中一次次定格又一次次升华,在尘缘聚散憧憧往来之中,与我同德同意同志同道者,泛泛之友随之几何呢?人生不是一次生死过程,而是一场毫无选择的灵魂超三维修炼,天地之大时时处处都是我们修炼的道场!或随师而入,或无师自通,或道法自然,皆是一种意志的惯性!自然与人文,本来天人合一,无别无二。万象,依道依律而行,焉能生悖?人事,依伦依义而布,焉能失序?内心,依志依正而发,焉能失德?《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意志消沉者则是“久复倦,倦则怠,怠则穷。”穷则无聊之极,生出若干是非!所以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何以穷变而不滥?唯意志使然,人生修炼就是修出一双洞察世界的慧眼与容纳天地的雄心!意随大志而行,则为大通,事随人理,则为大化,神随人势,则为大革。而一切革新、创新、鼎新、维新又何不依赖意志这颗定海神针呢!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本科专业法律,道学、现代哲学、文学、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编者: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只为文化强国。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沐浴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