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我们心中的神
苏远丰
祖国绵绵不绝的壮丽山川,蕴藏着无数大小村庄。在这些村庄里,却有一个特别响亮的名字"大德村"
大自然多么神奇,"大德村"就会出"大道德"的神。
父亲十八岁那年,鼠疫大流行,祖父不幸感染,与世长辞。
紧接着祸不单行,祖父还没下葬,刚生下六叔的祖母又一病不起。
当时曾祖母八十七岁,二、三叔旅居缅甸,四叔七岁,五叔三岁及刚出生的六叔。一家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死的死,全家生活重担就全压在十多岁父亲肩上。
为了给祖母治病,父亲到处求医寻药,又要抱着嗷嗷待哺的六叔,向前后村哺乳期的婴婦,讨奶救六叔。
然而父亲的孝顺无法挽回祖母的生命,但六叔在他悉心照顾下总算生存下来。
可是,在治疗祖母疾病的六年多时间里,父亲已经耗尽家产,甚至卖掉全家赖以生存的五亩多良田。那时,全家人又陷入饿死的边缘。
族长阿应叔公十分同情我们一家,好心出主意劝父亲卖掉六叔。
父亲却一囗回绝:"我子女已经出生,要卖先卖子女,我也不会卖弟弟。"
在父母亲呕心沥血的努力下,全家生活刚有点起色,旅居缅甸的二叔又患上重病。
缅甸同乡将他一家送回广州,当时还在解放战争时期,乡村交通几乎瘫痪,父亲又千辛万苦,许多时候靠走路,从广州将生病的二叔及他家人接回福建山村老家。
为了照顾生病的二叔,每逢农村圩期(集市),父亲就会想方设法买回几两猪肉给二叔,自己一家却长期吃无油的梅菜干。
遇上春节,在那么艰难的日子里,父亲还要买回洋布做衣服给二叔的子女穿,我们兄弟姐妹,却买回最劣等装面粉的布袋布,给我们穿着过新年。
由于全家人长期缺衣少食,大姊在七岁时候,就因严重营养不良而夭折。
大姊的死,父亲虽然十分悲痛,自责,但在当时环境下,为了挽救二叔一家,他唯有选择牺牲自己的亲生骨肉。
小时候我们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里,对父亲的大爱无法理解,甚至还怨恨他。
现在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多年。
他在天是否已经成为神,还不得而知,但在我们大家族的心中,他早就成为最尊敬的神。
个人简历:苏远丰 男 54年出生福建,70年代去澳门,80年代去台湾,目前回来福建,种植蔬菜,水果。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