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喜相逢,军民渔水情
2023年11月22日福清市知青文化研究会与铁道兵六师二十九团举行联欢会。
福清市知青文化研究会20多位代表与专程来闽的原铁道兵六师二十九团40多位来自祖国东北,西南,东南等地的老兵,在莅临福建数日后到达福清站,举行联欢活动!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这些满鬓白发的退役铁道老兵来自全国各地,如:北京、湖北、河南、广西、成都、重庆等。

福清知青与老兵们相见恨晚,欢聚在福清市卓越大酒店。


联欢会由福清市知青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毛立平主持。
主持人宣布联欢会开始,首先由原铁道兵六师二十九团某连曹指导员,福清市知青文化研究会会长陈维宁,福清市委原副书记,市政协主席陈维忠分别致辞。对铁道兵老战士莅临福清表示热烈欢迎和崇高的敬意!


铁道老兵李桂升等纷纷上台,精彩发言让会场内响起阵阵掌声……!

接着,大家载歌载舞,双方代表即兴表演,特别是军嫂代表与台下互动的表演,将联欢会推向了高潮……!

福清知青代表贵莺和林英俩表演技艺娴熟、舞姿优美的国标拉丁舞,为即兴表演拉开序幕!
知青文化研究会文娱部丁子森部长和知青代表念长辉先后演唱《画你》《军中绿花》

退役老兵家属军嫂代表即兴演唱展现军人风采、家喻户晓的歌曲《英雄赞歌》
知青会康养部部长毛青把《女人不是月亮》这首歌献给所有参会的军人们的爱情港湾—军嫂
知青代表高杨明字正腔圆地深情演唱了体现知青精神和情怀的歌曲《我们这一辈》!
原实验小学幼儿园园长张玉英用清晰的童音和魅力舞姿即兴表演《我爱北京天安门》
联欢晚会场面深情,热烈,始终洋溢着浓浓的战友情与军民渔水情!

大家即兴表演、开怀畅饮、举杯祝福、闲聊叙旧、情谊深长……!
铁道兵是共和国和平建设时期牺牲最大的部队,铁道兵烈士用他们的鲜血和牺牲诠释了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铁道兵精神”,受到世人的景仰。
铁道兵第六师是一支光荣的部队,自1952.年5月20日在贵州成立,由第49师第146团、第50师第150团、第51师第152团合编,从遵义、独山、镇远三个军分区抽调人员组成师部。1953年1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1953年9月由铁道工程第6师改称为铁道兵第6师1954年4月8日回国,参加宝成铁路、鹰厦铁路建设1958年7月修建贵昆铁路贵阳至树舍段。1964年11月再次参加贵昆线建设,1968修建襄渝铁路,1978.06.01撤离,改建为成都铁路工程局,1981铁道兵部队进行精简整编,第六师番号撤消,与铁道兵第五师合并改变为铁道部第15工程局。
特别是今天来的第29团,更是六师真正的铁军。如在1968年2月投入襄渝铁路段施工后,在时间紧,任务重,兵力和设备不足的情况下,与民兵、民工并肩战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不到两年的时间,提前24天完成铺轨。于1975年11月20日,经验收合格,交付成都路局运营。
1970年9月,在师所担负的铜望段工程刚刚完成铺架任务之后,又即接受了该段工程施工任务。9一12月29团等与南充民兵师由四川进驻该段。29团又于1973年9月调往重庆人和场枢纽站工程。1973年9月,29团自襄渝线高松段转入该站施工。1979年12月21日,正式交付地方使用。该工程为三线建设的重要项目,襄渝铁路的收官之作,是联结成渝、川黔、襄渝、川汉四条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
在各次施工中,29团都是一马当先,屢见奇功,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诗篇。

毛主席专门为铁道兵题字。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五、六师合编后的第五师,1984年1月奉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称为铁道部第十五工程局;1999年12月与铁道部脱钩改称中铁第十五工程局;2001年4月,正式更名为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让我们永远记住共和国铁道兵们的丰功伟绩,永远学习宣传和继承“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铁道兵精神,战天斗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再接再励。




短暂的晚宴即将结束,战友们明天即将返程,难分难舍、依念之情油然而生,此别不知何时能够再重逢相聚……。为了留住美好的回忆,大家纷纷拍照留影!让我们的军民渔水情谊源远流长!







总 编: 陈维宁
副总编: 毛立平
执行总编:毛 青
文字供稿:毛立平
图片供稿:黄燕清、毛 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