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兰玉娟,前郭县作家协会主席(代理),八郎镇文联副主席,八郎镇妇联副主席,黑土文学社社员,吉林省阳光工程文化志愿者。主持大型农民文艺汇演百余场。2016年自编自演的快板《农民乐》在全县农民文艺汇演中获得一等奖。2017年原创诗朗诵《我爱你家乡这片深情的土地》获得全县诗朗诵比赛乡镇组一等奖。2017年创作的快板《赞十九大》在新时代传习所以通俗易懂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向百姓宣讲十九大精神。2018年参加了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全国基层文化队伍示范性培训班第七期文化组织员培训班”的培训。2018年阳光工程面向全国“与文化志愿者同行”主题征文中创作的散文《让文化滋养我们美丽的乡村》获得一等奖。小说《换号》被收入《花开的声音》(2019年12月吉林出版集团出版)。2020年创作的小品《我们村的红辣椒模特队》获得省级奖项。抗疫作品三句半《战胜病毒》视频和音频在中国农业信息网、前郭县文联、前郭发布等微信公众平台发表,在全县500多个农村大喇叭里循环播放。2017年被吉林省文化厅评为优秀文化志愿者,2018年被评为吉林省第七届优秀文化志愿者荣誉称号。2019年被评为松原市优秀志愿者,2020年被前郭县妇联评为《最美家庭》荣誉称号。2021年被评为全国阳光工程优秀文化志愿者荣誉称号。
父亲是我永远的思念
作者:兰玉娟
两个月以前,父亲在医院检查出胰腺癌晚期。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腹腔各个脏器。这对于我们姐弟四人来说,有如晴天霹雳。我和姐姐放声痛哭,大弟和小弟拿着化验结果发呆,我们的心都碎了!
早在半年前,父亲常说腹部疼痛,弟弟带他去医院做了全身检查,却没有查出病来,检查报告单显示各个组织器官都正常。当时母亲还高兴地对父亲说:“这回好了,全身都没病,能活到一百岁了!”可是父亲还时常说胃疼,我们就买来各种各样的胃药,依然不见好转,弟弟这次又带着父亲去了另一家医院,检查结果让我们无法接受,无法面对。
医生的建议:手术必须把胃、十二指肠、胆和胰腺摘除,然后化疗。医生说胰腺癌是癌中之王,化疗之后也不敢保证能活多久,也许几天,也许几个月,最多也就两三年。而且化疗非常遭罪。这对于75岁的父亲来说,无疑是与死神展开一次生死较量。我们姐弟四人商量以后,决定放弃治疗,不让父亲承受那么大的痛苦了。
我们都瞒着父亲,说他得了胆囊炎,暂时不能手术,在家保守治疗。我们都知道,说是保守治疗,其实已无药可治,每天给父亲吃的药就是止疼药。本来不想把父亲的病情告诉母亲,但是一想,母亲早晚都要知道,终究都要面对现实。母亲听完故作坚强地说:“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你爸也是到寿了,你们也不要太难过了。”母亲这样说的时候她的眼里噙满了泪水。
眼看着父亲的身体一天比一天消瘦,皮肤和眼睛都出现了黄疸。我不愿面对现实,每天都在祈祷父亲会有奇迹发生。听村里老年人说塔虎城西门有个土地庙,庙里供奉着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塑像,他们能保佑这里的人平平安安。于是我买上贡品每天都来到土地庙祭拜,烧香磕头,祈祷父亲的病能有奇迹出现。我跪在土地庙前放声痛哭,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用慈祥而又平和的眼神看着我,他(她)们的嘴角挂着永恒的微笑。我双手合十,祈求神仙能救救我爸。我哭得泣不成声,我知道父亲得的是不治之症,不可能会有奇迹发生,可是我没有别的办法排解自己,我宁愿自欺欺人,托土地神仙去阎王爷那求情,承诺用我三年的生命换回父亲三年的寿命。让父亲再陪伴我们三年,让我们再尽孝三年,让父亲再多享受三年的人间烟火,再多看三年的社会发展。
然而我的承诺并没有让父亲的病得到好转,起初父亲还能到外面晒太阳,看看他养的狗和小鸟。回来不到一周的时间,父亲说他的胆囊变得很大,仿佛要在肚子里爆炸似的疼。于是弟弟又带着父亲去了医院,这次医生给父亲的胆囊做了引流,挂了个引流袋。做引流手术时,父亲疼得直咬牙,但始终没哼一声。做完引流,医生说:“这老爷子太坚强了,做引流手术是很疼的,可是老爷子从始至终没哼一声!”胆汁随着引流管流到袋子里。父亲在医院住了一周又回到家里,父亲更瘦、更憔悴了。母亲和姐姐在一旁偷偷流泪,两个弟弟虽然没有流泪,但是他们的眼睛都是红红的。我仍然抽空去祈求土地神仙,向神仙承诺。然而,神仙并没有眷顾父亲,他的病一天比一天严重。
父亲病重期间,正赶上国庆节,远方的亲人得知父亲得了重病,千里迢迢赶回来看望父亲。亲人们知道这可能是最后一次看望父亲,他们的表情十分凝重,却又怕父亲怀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就都强忍悲痛,强颜欢笑地与父亲交谈,给父亲心灵以慰藉。二哥(大伯父的次子)带着八十五岁的大伯父来看望父亲,大伯父已是八十五岁高龄,精神状态很好,只是腿脚不好,行动不便。父亲躺在炕上,用疲惫的眼神看着他的老大哥,眼里噙满了泪水。父亲的病情严重,二哥没有告诉大伯父,他怕大伯父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大伯父鼓励父亲,不要总躺着,要下地走动,到外面晒晒太阳。大伯父哪里知道,父亲已经没有力气行动了。二伯父远在通化,我们也没敢告诉二伯父父亲的病情,只是谎称胆囊炎,二伯父给父亲打来电话,鼓励父亲要与病魔顽强抗争,多锻炼,不要有心里负担。父亲只是答应着,已经没有精神和二伯父多说话了。
农历九月初三,是父亲的生日,亲人们又聚在一起为父亲过生日。父亲非常高兴,精神了许多,大家为父亲唱着生日快乐歌,父亲笑得像个孩子。大伯父鼓励父亲多吃点饭菜,父亲吃了几口鱼肉,几口蛋糕。亲人离开后,父亲把吃的饭菜和蛋糕都吐了出来。他说胃疼得厉害,母亲给父亲吃了止疼药,父亲就沉沉入睡了。
二哥为了让大伯父和父亲多见几面,不惜路途遥远和坐车颠簸劳顿,三天两头就带着大伯父来看望父亲。大伯父最后一次看望父亲,父亲已经处于昏迷状态,更不能和大伯父聊天了。大伯父却还在鼓励父亲要与病魔抗争,兄弟情深,我知道这是大伯在心疼他的弟弟。这情景看得我的心都碎了。
父亲在止痛药的作用下,整天昏昏欲睡。父亲很怕热,他只穿着衬衣衬裤,不让我们给他盖被子,哪怕盖薄薄的一层他都说热。姐姐给父亲做了营养丰富的粥,父亲喝下去不一会儿就吐了出来。父亲对二姑说:“我的病不能好了!吃啥吐啥,几天就把我饿死了!”父亲眼里充满了绝望。二姑安慰父亲说:“没事儿的,三哥,你得的病就是胆囊炎,很快就好了!”看着父亲憔悴的眼神,我悲痛欲绝。
父亲已经瘦得皮包骨头,昏睡时间越来越长,我和姐姐偷偷地抹眼泪。大弟说:“给爸打白蛋白营养液吧!”小弟从医院开回几袋白蛋白营养液找村医给父亲静脉注射。在白蛋白营养液的作用下,父亲又有了点力气,有了点精神。父亲平时喜欢看新闻联播,关心国际形势,被病痛折磨得很多天都没看新闻联播了。那几天正是“巴以“冲突发生战争。我把手机放在父亲眼前,打开“快手”,找到“巴以”战争的视频,我告诉父亲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发生战争了。父亲用疲惫的眼神看了两分钟,就说关了吧!然后又睡着了。
父亲的身体越来越虚弱,母亲给父亲穿上尿不湿,可是父亲不愿意穿,每次都是母亲和姐姐、姐夫、弟弟、外甥女们一起搀扶着上厕所。每上一次厕所都十分艰难,父亲的手上扎着点滴,一不小心就怕滚针。肚子上挂着引流袋子,生怕用脚拌上引流管儿把引流管从肚皮上抻下来,又要扶稳父亲,怕他摔倒,每上一次厕所,都要费很大力气。
医生说胰腺癌晚期很遭罪,有的患者疼痛难忍都用头撞墙。可是父亲始终没有喊疼,只有我们问他疼不疼时,他会点头说疼。有几天夜里,我没有回自己家,我要多陪伴父亲。我们都睡在一铺炕上,夜里,母亲,二姑和弟弟都睡着了,她们这些日子照顾父亲很累,所以睡得很香,鼾声充满了整个房间。姐姐、姐夫和外甥女在另一个房间也睡着了。我没有睡,借着月光,我悄悄地起身看看父亲,父亲也没有睡,他好像很痛苦,发出几声哀叹。但他始终没有喊出声来,他是怕影响我们休息。此时我的心难过极了,我多想替父亲分担一些痛苦啊。不一会儿,母亲醒了,她起身习惯性地看着父亲,发现父亲没有睡,在痛苦的叹息,母亲强忍着痛苦,用颤抖的声音对父亲说:“我们都睡着了,只有你一个人在这承受痛苦……”母亲的声音变得哽咽了……我的心更痛了!弟弟又给父亲吃了止疼药,可是吃进去不一会儿功夫,父亲就把止疼药吐了出来。父亲的胃里已经容不下一点儿东西了,只好肌肉注射止疼药了。
在白蛋白营养液的作用下,父亲的生命又延续了几日。在父亲生命最后两天,他开始吐血,吐了半盆褐色的血水。父亲以为把这些血水吐出去病就好了,边吐边说:”这回病好了!”父亲的这句话就像钢针一样把我的心刺痛,他不知道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在生命最后时刻还盼望着病好了!这种求生的欲望是多么令人心碎!父亲吐了半盆血水之后还时不时地吐血。他每次要吐血之前都会示意我们他要吐血,我们就会及时拿方便袋为父亲接吐出来的血水。在父亲临终前的那个夜晚,亲人们都在疲惫中沉沉入睡,我躺在父亲身旁,为父亲接他吐出来的血水,父亲在止疼药的作用下几乎失去意识,只有吐血时他还能示意我。父亲吐出这么多血水,他的胃该有多么的疼痛啊!那种痛可想而知,是刮肉之痛啊!父亲说口渴,想喝凉水,我把放有吸管儿的矿泉水瓶子放到他嘴边,父亲喝了几口水,不一会儿又吐了出来,吐出的仍是血水。父亲的手很凉,他曾经宽厚有力大手掌变得干枯无力了,我用双手握住父亲的一只大手,我想把我的体温传递给父亲,温暖父亲的双手。当我把父亲的一只手捂暖,又把父亲的另一只手放在我的手里,但是却始终没有捂暖,依然冰凉冰凉的。没想到这竟然是我与父亲最后一次握手。
天亮了,父亲说他要坐一会儿,我和母亲、姐姐、弟弟扶着父亲坐了起来,父亲的头已抬不起来了,他低垂着脑袋没有一点儿反应,母亲惊慌失措,忙喊父亲的名字,我们也大声地喊着“爸!爸!”然后赶快把父亲的头放在枕头上,过了一会儿,父亲有了呼吸。我们都预感到父亲的时间不多了。弟弟问母亲:“妈,今天还给我爸打营养液吗?”母亲犹豫了一下说:“继续打吧!多活一天是一天。”此时此刻我幻想只要打营养液能让父亲活着就好,只要活着我们姐弟就是有父亲的孩子。村医给父亲静脉注射时,血管已经不回血了,扎了三次都没扎上血管,村医说已经扎不上针了,做好准备吧!
我们眼睁睁地看着父亲的生命在一点一滴地流逝,他此时已经呼吸困难,却仍然吐出褐色的血水。父亲在昏迷中忽然醒来,睁开眼睛看看我们,然后又闭上眼睛,处于昏迷状态。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十分矛盾,我既希望父亲能多活一些时日,又不忍心看父亲这么遭罪。
老姑在通化打来电话告诉我们,在父亲临终前应该告诉他得了胰腺癌,是不治之症,让父亲走得明白。然而母亲却不愿意告诉父亲,她说怕父亲害怕,心里承受不住。就让父亲安稳地走吧!
在二零二三年农历九月十五下午五点五十八分,父亲走完了他七十五岁的人生之旅。父亲走得很安详,很平静。从此,这个世界我再也没有父亲了,再也看不到父亲慈祥的微笑了!我泪流不止,心痛不已!
父亲就这样悄悄地走了!即使病痛折磨了他这么多天,我们却依然觉得猝不及防,我的心仿佛总有一道过不去的坎儿,觉得与父亲缘分未尽。这么多年,我们姐弟都在尽心尽力地在父母面前尽孝。更多的时间我们都为了生活而奔波忙碌,所以总是觉得对父亲有未尽完的孝,总是觉得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可是父亲却等不了我们来弥补遗憾了,父亲走了,留给我无尽的思念!

大连有声文艺,是继徐丽创办《朗读者》读书会(又名:松嫩流域朗诵团)之后又创刊的有声文学媒体。大连有声文艺,就是把精品文学变成好声音。每一个文字,不仅仅是文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爱,有思想的精灵。每段文字都是通过深思熟虑的结晶,更是对文学艺术和生命的敬畏。2022年4月9日,徐丽自媒体文学公众号《大连有声文艺》应运而生,随之得到松原文化界和多个城市众多文朋师友纷纷投稿。可见广大读者对声音艺术的追求和心理渴望。文学艺术永远为广大读者服务。植根于生活土壤的文学精品,经过原创作者再次提炼,又经过好声音的录音诵读,为文字进行二次创作和提升。喧嚣的红尘,浮躁的世界,好声音的魅力和穿透力能为读者奉上听觉的文化盛宴。
之所以取名“大连”,寓意:大连在东北三省,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文化等多角度,都是名列前茅的海滨城市,而且覆盖率很广,能带动文学艺术齐飞并进。让精品文学得到广泛的传播。“有声”就是把文字变成好声音。“文艺”就是文学艺术。组合起来就是“大连有声文艺”。
大连有声文艺编辑部
文学顾问:李明军
艺术顾问:沈树立
艺术指导:吕东飞
配乐指导:贾兴旺
文艺评论:姚宗希
总编:徐丽
收稿:丽子
审核:北方二丫
编辑:北方的云
执行总编:林海丽子
大连有声文艺总编徐丽女士,有偿为各企事业单位、各大餐饮、美业、洗浴、企业家,撰写创业经历和企业背景,以及人生自传。编辑部收集优秀的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都非常精彩的文学作品,可用好声音演绎。投稿微信:林海丽子1504387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