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彩玲,笔名:夏雪,上海知青,原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18团6营61连,中国作协会员,纪实文学《半生缘》获2023年中国知青作家杯第二届征文大赛一等奖。
王荣根,网名:今音,早年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18团9营88连。长篇小说《返城归来》获2023年中国知青作家杯第二届征文大赛一等奖。
《 半 生 缘 》
夏彩玲(中国作协会员)
有一种情绪,积压我心中几十年。想寻找根源,只有追朔到上个世纪的那个特殊的年代。无忧无虑的我突然之间遭受到了特殊的窘迫:父母被关牛棚、轮番被抄家、房屋被抢占、家里突然断了经济来源、被迫拉去看父母亲的批斗、满地的大字标语、经常遭训斥挨白眼以及大弟在重压下已精神失常......一个女孩子实在承受不了这晴天霹雳,在东北长春秋天一个漆黑的雨夜,我偷偷地逃往了北大荒,没有一个人送行,只有凄风苦雨敲打着我滴血的胸膛!
那以后,挖土方、刨大粪、打洋草、割庄稼成了我的劳动常态,并常常累得我直不起腰。狗皮帽、大棉袄已遮盖住了我这个“南方小丫”的真容。在冰天雪地中,我的心已枯老冻结,我的手已被擦伤、灼伤和冻伤得握不住一支小小的笔,更写不出被血泪印染过被冰雪侵袭过却裸露不出痕迹的一个字。那个曾经的“白雪公主”在动荡的岁月里成了“灰姑娘”!
在二月江南的那个早春,我掩盖不了内心的激动 ,也挥之不去旧日的无奈,已经失落得太久的感觉终于在那个清晨复得。在伤痕文学的知青酒吧里,我端上了一杯热腾腾的苦咖啡,立即得到了赞誉和奖赏,朦胧的我一时间手足无措、热泪横流。中年无助啊!被埋葬了十年的红尘中的一粒尘埃,做梦也没有想到会在失去青春的中年迎来一艘为我驰来的“诺亚方舟”。像荒凉的小溪找到了江河,像流浪的小鸟投向了树林,像摇曳的青藤攀上了山崖,我的一颗热爱写作的心开始苏醒、复活。也许这一切的一切,只是为了一场“命运”中的迟到!
从此,我走上了双重轨道。支撑我边工作边写作的力量源于我内心的那份感觉,也来源于兵头将尾的女人比男人多出来的那份艰辛。我不喜欢浓妆艳抹挣扎出一个年轻,却刻意保留着自己的“知青血液”,这样一来虽远离了寒冷,却靠近了尴尬。我的工作很特殊,躲避不了摆脱不掉的是要在“情与法、公与私”无规则的较量中,在“钱与权、利与理”无休止的角斗中分出个赤橙黄绿,辩它个是是非非。我被迫在其中穿行,被迫经历一次又一次心灵的洗礼。在力量和气力的相互拉扯中,在才气和意志的共同消耗中,我这个从北大荒走出来的女孩经常受伤,这是我半生的缺憾。其实,我要为自己保留一颗完整的一点不受伤害的心干什么呢?“以残墙补远山,以水盆盛太阳”,那飞流直下的瀑布是用了自己的粉身碎骨、落地为零的牺牲才换来了令人瞻目的壮丽!
在工作的压力下,文学便是我精神的的伴侣,也是我人间烟火之外的心理享受。用写作养心,我自称为是得失互补的双赢战术。现实中当实利大于真情时,真情也许会变成废纸随风飘零,而散文写作中缺少了真情实感就像一座废墟、一片荒漠。我就是这样的“资产重组、优势互补”,在工作的山重水覆之中找到了那一片柳暗花明。这便是我在跌跌撞撞的寻觅中与文学结下的半世情缘!
我就像是一位“天涯孤客”,在经历着两种人生:无数次地被累垮,无数次地跌进风雨峡谷;这折磨人又叫我难舍难分的生活,对于我即是一种疲倦也是一种幸福。而对散文爱得太深也爱得太苦的我,就像是窗前那池塘边的残枝、败叶和枯藤死死地纠缠住了那树的老根,久久地不愿离去,那是一段解不开也扯不断的情缘!
夏 彩 玲
2022年8月21日
《返城归来》
王荣根(资深评论家)
尾 声
一个月以后,有首歌从大街上掠过:“我们这一辈。”
镜头一。马伯生到派出所报案欲救卖淫女,却被公安以嫖娼名义拘留,奇怪的而是免于罚款,秀儿提出和他离婚。而卖淫女被犯罪组织团伙控制一案,由于马伯生及时报案而破获。该女获救之后每天站在拘留所门前守着,等候马伯生出狱。
镜头二。马伯生被公安拘留的消息在老连队的知青微信群里得到散发,有人惋惜,有人大喜。大奎闻此信息邀人喝酒大醉,被送到哈医大一家医院抢救之后,又送到他以前住过的神经内科病房。
镜头三。许长辉得知徐泰正在逐渐疏远自己,一气之下人犯晕,口吐白沫,媳妇把他送到某精神卫生中心治疗。
镜头四。赵新梅在一所寺庙参加早课,她身着海青,双手捧着一本经书随众起诵。木鱼声起。
镜头五。当年一个冬季,漫天大雪,胡宁洪,马伯生和龙英抬着担架,担架上躺着受伤的方林妹,正在疾步向前。
镜头六。当年,徐泰离开连队流连忘返的表情。现在正和小草出现在首都国际机场,通过安检门,飞往美国。
镜头七。在一所大剧院内,舞台上正在进行大合唱“我们这一辈,”由袁松领唱。台下座无虚席,百余名知青眼里满含泪珠,不约而同站起,一边拍手合着旋律,一边共同伴唱这首所谓带着血与泪的歌。让唱就唱呗,歌声里究竟带有多少虔诚,恐怕谁也说不清楚。
风又刮起来了。
(全文完)
2015年8月7日初稿
2 016年4月 3日二稿
2023年2月17日三稿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空 萧潇
秋秋 胡晶清 施国标
视频制作:今音文学与评论
附获奖名单:
公示版
第二届“中国知青作家杯”征文评选揭晓
情 况 说 明
一、本次征文活动共收到海内外知青作者(含外籍知青)来稿5737人次12354篇(首)。其中有效征文3915篇,无效征文1822篇(其中一人多次投稿 1780次,非知青及子女8人次,联系方式方式不详12人次,与知青活动内容无关作品14篇,有版权争议问题8篇)。
二、评审标准:除坚持作品的历史含量、文化艺术含量、知识含量外适当照顾了各个地区、各个年龄段的各奖级比例。因为此次征文为民间文学活动,没有奖金,与参加征文的作者政绩、职称、晋级无关,总体上就高不就低。
“伯乐”奖评奖标准:推荐作者5人以上获奖。
三、获奖名单公示以后评委会将在获奖作品里编辑出版“第二届中国知青作家杯获奖作品文集”。具体事宜请大家留意评委会通知。
是否召开“第二届中国知青作家杯”颁奖大会待定。
特别声明:
一、获奖作品凡已经正式出版或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发表的,请回函说明是否有版权保护。
二、凡希望在获奖证书和获奖文集用笔名(含网名、艺名)发表作品的请回函说明。获奖证书和获奖文集署笔名和本人真实姓名只能选其一。获奖文集后面个人简介可同时署姓名和笔名。
回函截止日期10月26日。26日后获奖名单将对社会公布不能更改。
三、为节省时间及方便沟通联系,请获奖的知青作家务必加微信号:18888821425,余后所有通知将通过微信联系。
联系电话:010-65588443 1888882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