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标签
首页
\
文学
\ 老物件木制系列组诗十一首 作者/ 李 庆 和
老物件木制系列组诗十一首 作者/ 李 庆 和
精华
热点
23-11-26 13:08
19818
阅读
关注
老物件木制系列组诗十一首
李 庆 和
一、七律/老物件一一木耙(押麻韵)
出世归来铁齿牙,长方形状曰耘耙。
平衡土地宜浇灌,保护墑情搂播茬。
村北水田移画影,南湖旱垧划伤疤。
农夫扶佐卧云月,耙尽沧桑飞彩霞。
附初稿:
生来长就铁齿牙,长方形状名木耙。
平整土地宜浇灌,保护墑情利播茬。
村北水田留身影,南郭旱垧坷垃踏。
农夫扶犁卧云月,耙尽沃野飞彩霞。
二、七律/老物件一一木掀(平水韵)
三夏争分抢麦场,朱明没有一秋忙。
木掀飞舞来戎阵,身影随风翻作浪。
除尽尘埃和草叶,分清糠粃与精粮。
农耕收割机车化,诸子依肩东北墙。
附初稿:
麦季虎口夺丰粮,三夏没有一秋忙。
木掀飞舞来助阵,身影依风翻作浪。
除尽尘土和禾叶,分清瑕疵与精粮。
农业收割机械化,爱卿歇肩依东墙。
注:朱明,夏季的雅称
三、七律/老物件一一木叉(平水韵)
就地征材做木叉,天生我辈落农家。
南山满目三千万,北岳全坡二百杈。
初夏行踪随麦熟,仲秋驻足晒禾洼。
堆挑秧草避风雨,跺起茅台百姓夸。
附初稿:
就地取材做木叉,天生我辈落农家。
南山全坡二十万,北岗满坳三千杈。
初夏行走东麦场,仲秋驻足西禾洼。
挑动秧苗避风雨,堆成草跺世人夸。
四、七言古风/老物件一一木鞋
木鞋本是祖先产,恰似双脚驾两船。
雨天防水淌泥泞,晴天洗衣踏石板。
每向靓丽陪嫁女,曾经辉煌登宫殿。
民族工艺美术品,风俗文化藏内涵
五、老物件一一木盆
木盆数千年,祖先盛菜饭。
绳藤圆紧箍,木片肩并肩。
小盆可盛水,大盆可作船。
今日泡洗脚,养生延寿年。
六、老物件一一木勺
北斗星移落人间,伏羲女娲伴三餐。
未曾扬名沐春风,有幸重生逢吉缘。
银勺金勺塑料勺,千变万化怎如咱。
工艺完美初心在,肚圆腰直秀婵娟。
七、老物件一一木齿板子
沂蒙煎饼美名传,原始工艺越千年。
一条齿板握在手,一盘鏊子坐跟前。
手攥炊具用巧劲,面糊羽状成弧线。
裸身沾糊不叫苦,烟薰铁烫不言传。
八、老物件一一八仙桌子
八仙桌子历史长,蓬莱仙阁写辉煌。
瓦屋草房留身影,常年中堂靠北墙。
做工精细雕图案,油柒红木亮光光。
客人驾到摆酒席,逢年过节供品放。
九、老物件一一地八仙
红木家俱地八仙,身份显赫藏内涵。
鹰爪着地四只脚,龙凤缠腰光脸面。
殷实人家作饭桌,寻常百姓极稀罕。
相传动物显神通,伺候前贤摇身变。
十、老物件一一木梯子
攻城越墙赖云梯,遇河搭桥夺战机。
祖先卫家云梯拔,臂力无穷惊退敌。
发小竖梯摸麻雀,二弟登梯修屋脊。
姓名依旧换筋骨,后生出息更靓丽。
注:祖先,特指我们村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李学贯爷爷为保家护院,在城墙上奋勇拔起土匪攻城的云梯。传相云梯近千斤。详细故事请查看李万春同学写的《李围子村保卫战》。
十一、老物件一一木床
在我们故乡,儿子结婚,
盖座新房,做张新床,当年非常风光。
木床,四条木腿,
一个长方形木框,七条横梁,镶在木框。
做床讲究吉祥,椿木最好,杂木脸面无光。
床不离七,木匠匠心独创。
我诞生在木床上,床面还有雕花木镶。
听父亲讲,父母结婚时,买床用七块大洋。
木床啊木床,你终生伴母亲身旁。
你对家族的贡献,难以斗量。
我们对你的亏欠,无法补偿!
二0二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于廊坊
查看全文
支持作者
给作者一点鼓励,您的鼓励是原创的动力!
更多
最新评论
3.00
5.00
8.00
10.00
20.00
30.00
50.00
100.00
200.00
其他金额
返回
打赏
最新
换一换
热评
更多
人气
更多
相关阅读
写评论...
取消
确定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3397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