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元稹的情感说开去
铁道兵报社 罗光明

焕清兄以凌云健笔,文情并茂的详述了元稹功过是非的一生。美文辞无所假,徜徉恣肆,格高意远,读之如饮甘饴,令人拍案。
唐诗是中华文明九天之上最为夺目的星河,元大诗人虽不是这条星河中最耀眼的,却是争议最大的一颗星,历来评价冰火两重天,连《新唐书》都说他:“性锋锐,见事风生。”一方面赞他锋芒毕露,敢于仗义执言,一方面又批他无事生非,喜欢兴风作浪。一般来说,一个人通常盖棺便可定论,可元大才子千年之后,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让人又爱又恨。
记得年轻时,青春期的我,曾为元稹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感动了很久,把它视为爱情的金科玉律。后来才知道,这位写下史上最深情诗句的才子,敢情是说一套做一套,诗里痴情专一,诗外风流不羁,是个地地道道的花心大萝卜。纵观元稹一生,他既放不下追逐的功名利禄,也守不住“曾经沧海”的诺言。他痴情一时,却薄情一世。
为了个人仕途的飞黄腾达,他可以毫不犹豫的抛弃曾经海誓山盟、与他有肌肤之亲的崔莺莺(双文),而娶了位高权重的韦夏卿小女韦丛,从此他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唐代科举除应试外,还靠有人推荐。有了岳父这个靠山,元稹再度参加科考,不仅高中金榜,名次还在白居易之上。
妻子韦丛虽是官二代,但贵而不骄,温柔贤良,知书达礼,安贫乐道。从小衣食无忧的她,为了元帅哥,放弃了锦衣玉食生活,过起贫困日子。她洗衣做饭,清扫家务,拣枯枝落叶当柴烧,拾野菜充饥,看到元稹没酒喝,拔掉头上金钗去换酒,怕丈夫夜读身冷,翻箱倒柜找衣服为他披上……曾经的掌上名珠,低到了尘埃里。这些都是元稹在诗中自己说的。
这么好的媳妇,上哪找啊?可韦丛缠绵病榻时,元稹出差川东,在浣花溪畔,勾搭上才女薛涛,二人上演了轰轰烈烈的“姐弟恋”,出双入对,卿卿我我。元大帅哥早把病妻抛到脑后。

薛涛是唐代“四大才女”之首,心高气傲,一般男人难入其眼,但对元大才子兼帅哥,她却是一腔情思,万般柔情,为了鸿雁传书,甚至改造纸张,发明了粉红色的“薛涛笺”,名噪一时。满怀深情的薛涛,以为遇到了可以托付终身的男神,然而,她付出了真情,却付不到终身。于元稹而言,薛涛不过是生命中的过客而已,他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韦丛去世后,元稹悲痛欲绝,一口气写下五首《离思》《遣悲怀三首》等很多悼忘诗,字字泣血,篇篇断肠。在那首经典《离思》之四中,他说:“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自己再也无意游戏花丛,一半是在修道,一半是因为韦丛。他是真爱韦丛,并且爱的刻骨铭心。
然而,从情种到渣男,常常只在一念间。风流成性的元稹何曾有过“懒回顾”?在古代,妻子过世,丈夫要守丧一年,可韦丛过世刚半年,元稹便纳安仙嫔为妾,后又娶名门之女裴淑为妻。唐代另一位大才女刘采春不惜抛弃丈夫,投入他怀抱。“四大才女”中,薛涛为他最终脱去华服,换上缁衣,相伴青灯,孤独终老;刘采春据传投水自尽。
在爱情上,元稹说的漂亮,做的丑陋,却不是这世上的唯一。南宋大诗人陆游与唐婉的故事,千百年来广为传颂,尤其他们写在沈园墙上的两首《钗头凤》动人心魄,令人泪目。世人就此以为,陆、唐二人情比金坚,陆母是棒打鸳鸯的罪魁祸首,却不曾看清陆词《钗头凤》中,那所谓的“东风恶”“山盟虽在”,不过是陆游软弱和凉薄的托词、推诿而已。世间所有因父母阻挠,而劳燕分飞的恋人,要么是因为懦弱,要么是因为薄情。真正的爱情,是棍棒打不散的!

真正爱唐婉的,是陆唐悲剧中的配角赵士诚。作为皇亲贵胄,他不顾飞短流长,顶住族人说他辱没门楣的训斥,毅然决然娶了弃妇唐婉,满城的人都说:“皇室宗亲的赵士诚,娶了陆家下堂妇。”为使唐婉不再受到伤害,赵士诚将家迁往他处。婚后十年里,精心呵护,执子之手,涉过岁月的严寒。
不曾料想,那天唐婉从沈园归家后,情意难平,竟一病不起,临终前,泪流满面,哽咽道:“君负妾者,妾未负君;未负妾者,妾又负君。”是啊,赵士诚十年的真情付出,换来的竟是“欲笺心事,独语斜阑”、“怕人寻问,咽泪装欢”。十年光阴,不得卿心,赵士诚却无悔。他终身未再娶,一生一世仅一妻。
在历史车辙的轰鸣中,人们津津乐道的是陆游、唐婉,谁曾记得有真心有担当的赵士诚?
后人有言:若生南宋,不嫁陆放翁,只嫁赵士诚!
明代著名散文家、“嘉靖三大家”之一的归有光,为亡妻写的悼词,历经十五载,才补完最后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而这一年,他为纳妾,亲手砍了当年植下的枇杷树。
建筑大师梁思诚新婚之夜,小心翼翼地问妻子林徽因:“为什么是我?”林答:“答案很长,我要用一生去回答。”爱一个人,就要用一生。
诗佛王维27岁成家,与妻子隐居淇上,过着“双宿双飞”的甜蜜生活。奈何天妒良缘,仅三年妻子便去世。王维从此寄情山水,终生再未成家。
王维称得上是一代天骄,21岁中进士,红透京都,长安城108坊,坊坊都有王维大名。而李白做到这一点时,已经43岁。
才华超人的王维,一生写诗400余篇,却没有为妻子写过一首悼亡诗,以致世人都不知他妻子叫什么,只知道姓崔,是崔兴宗的姐姐。但这又有什么要紧呢?人们看到的是,王维从30岁丧妻,到61岁去世,整整30年,他用“余生不娶”,证明了自己的痴情。卓文君那句“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不正是如此吗?

早年,读过一篇“刘庭式义娶盲女”故事。刘庭式,北宋齐州人,做过通判,是苏轼任职密州时的同僚、好友。他与妻子青梅竹马,从小订有婚约。后来,刘庭式高中进士,女孩却因病双目失明。双方不再是门当户对,相貌也不再匹配,女方因而不敢再提婚约一事。亲友纷纷劝刘庭式“毁约”另娶,刘不允,于是退而求其次:“那就娶她漂亮的妹妹吧。”刘庭式回答:与我有婚约的是她,我怎能辜负了初心?“吾心已许之矣,虽盲,岂可负吾初心哉?”他力排众议,坚决娶了盲女。
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从此,他做了她的眼睛。婚后,二人育有数子。谁料,情深不寿,盲女先刘庭式而去。刘痛哭流涕,伤心欲绝,苏轼不解,问:哀生于爱,爱生于色,一个盲女,你哀何出乎?刘庭式答:“吾知丧吾妻而已,有目亦吾妻也,无目亦吾妻也。”我只知道失去了心爱的妻子,她盲与不盲,都是我妻子。在刘庭式心中,没有盲女,只有心爱的妻子。有首歌唱道:“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你那一种。”刘庭式自始至终爱着那个青梅竹马的盲女,小人物刘庭式也以此青史留名。
金世宗完颜雍,有“小尧舜”之称,开创了金朝“大定之治”,与南宋和平共处几十年,是金王朝少有的明君。完颜雍与妻子乌林答氏从小一起长大,伉俪情深。“海陵王”完颜亮做皇帝时,看上了乌氏的美色,下诏让她进宫伺候。乌林答氏为捍卫清白之身和保护丈夫免遭毒手,只得前去,半路投河自尽。完颜雍推翻完颜亮当上皇帝后,追封乌氏为明德皇后,此后一生,他再未立皇后,皇后位一直空到他死。一代明君完颜雍,一生不敢忘一人,对得起“真情”二字。
“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之一的彭玉麟,是湘军水师创建者,也是近代海军的奠基人。彭玉麟一生忠廉刚直,不慕名利,是晚清朝中少有的“三不”官员: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他曾六辞高官,其中包括两江总督、兵部尚书、漕运总督这样的肥缺。死后谥号:刚直。

彭玉麟的初恋,是外婆的养女梅姑,二人两小无猜,情投意合,但因辈分不同,无缘结合。梅姑被迫嫁入别家,四年后死于难产。彭玉麟闻讯,身心俱裂,哀痛万分,发誓余生画万枝梅来纪念梅姑。当时,清政府与太平天国正在打仗,可无论战事多紧,他坚持每日画一幅梅花。太平天国灭亡后,他家搬往杭州,彭玉麟将梅姑墓迁到西湖旁,在墓的四周种下数百株梅树。白天,他在墓旁吹笛,都是儿时梅姑喜欢的曲子。夜晚,他伴着灯火深情画梅,通过画笔与梅姑互诉衷肠,倾吐相思之情。彭玉麟丧妻后,终生未娶,因为他的心已放不下他人。
整整四十年,他从未放下画梅的笔,终于完成了以万幅梅花图纪念梅姑的心愿。七十六岁临终前,彭玉麟仍强撑着病体,一丝不苟手拿画笔绘梅。去世时,身边除了亲兵,还有那万幅梅花。“一生知己是梅花,魂梦相依萼绿华。”彭玉麟一生画梅、咏梅,梅花深深植入他灵魂里。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从古老的《诗经》始,中国人就把相濡以沫,至死不渝,看作是最美爱情,至今仍传唱着,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槛外人 202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