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明半弦月,云去数峰青 1000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滟滟皱江风
夜夜起飞蓬
古木多肃气
游子访故情
吟咏赋涛鸣
兴绝与君同
江明半弦月
云去数峰青
翰林之乐,亦或以文会友,亦或自娱自享,无不是在诗文华香中蜂蝶竞采,莺燕争衔,文字的魅力非是词藻韵丽,而在于它变幻莫测又回味无穷。夜读《春江花月夜》,咀英嚼华,总曰文新,竟有一宵千金之值,文情朗练,难以释怀。“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夜阑入梦,似醒非醒,飞枝走叶,风声如潮,室若仙境,款款待情。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尘间万事万物看似磅礴宏阔,气象万千,其实不过你来我往悲欢离合地轮回而已,皎皎洁洁的虚荣太空,看似美轮美奂,总是人去楼空,孤月独行。“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两曜迭明,月独善倾,湛湛江水,弯弯曲行,心中有爱,当大爱无疆,而人必须依靠自己的坚强与才智完成此生无悔的大爱使命,忧己忧人,达己达人,这也许就是生命的真正意义与终极答案。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岁韶春华,寸寸光阴,或志凌九畴,或落花流水,生命成长其实就是意志坚强的过程,有志者事竟成!志是生命成长之根,无志之士或者消沉之人, 终究将错付高光霁月,青春虹彩。在这世短短的风雨人生中,必须从跌落里爬起,从彷徨中勇敢走过,从绝望中找到希望的曦光,并傲然于世,一切艰难险阻都在我们的挣扎与坚强中成为历史的辉煌。(未完待续)

抚弦与谁诉,流风回雪添 1001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寒崖明月照华轩
惊雁翩尔天地间
抚曲轻琴与谁诉
冥冥烛下诗书闲
幽帘尽望夜方半
回雪流风醉缠绵
沧江东去人未老
寻君不见复自还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人生代代,江月年年,相望不闻,月华照君,草木无情人有义,却道无声胜有声,萧萧万物在风雨中成长,在霜雪中凋零,最美的季节与风景往往昙花一现,青春靓丽之后便在孤独中老去,流失的是光阴,沉淀的是金子,岁月未老人却老,但人老也有老的收获,当我们逐渐从波澜壮阔中平静下来,天大的诱惑,无动于衷,泰山般压顶,巍峨不动。人就像从生命峰巅滚落到谷底溪涧的巨石,在千百万年的波波洗礼中,早已蜕变成美丽的鹅卵,虽然它失去了奔向大海的勇气,却把溪光风谷当做了生命的归宿,也许这就是“青山处处埋忠骨”。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闲潭落花,流水天涯,人生如梦,梦里有它。《金刚经》曰:“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生其心”,心者何也?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故而心生万法而自岿然不动,心伴万象更新而不留一丝一毫,犹如这漫天飞雨,不恋太空之高,不弃浊流之卑,清清白白地划过本轮的生命状态,在宠辱无惊中定格与扎根,不为己喜,不为物悲,淡定无住中燃起一股自信和勇气,不来不去,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斜月沉沉,碣石潇湘,乘月而归,摇情满江,此时“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人类文明从宇宙自然中脱胎生化,善待自然,善待生命,走出小我,大爱无疆,与人类天地同呼吸共命运,这才是人类大同之道,这才是万物共济之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太极,自强不息,万物本来同根同源同理同道,何来分出贫贱富贵上下多少,天地之间,浩宇之内,无穷无尽无离愁,流风回雪中,我们永远是一芥飞尘,但你付出过什么?你就得到什么;你付出了多少,你也就得到多少,这既是生命的价值储备与价值计算,同时也是“天道好还”…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本科专业法律,道学、现代哲学、文学、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编者: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只为文化强国。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沐浴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