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板闸
黄 然
板闸隶属老淮安县,和千年古镇河下是毗邻,它和我的老家武墩镇相隔两道河,相距大约20公里左右。印象中的板闸活跃在爷爷的故事里,系在爷爷的唠瞌中。
小时候经常听到爷爷提到那件事。爷爷说那年夏天,他的母亲,也就是我没有任何印象的小脚老太突发肚疼,看着老太疼痛难忍的痛苦表情,爷爷从村里吆三喝四出五六位年轻后生,迅速地用小凉床作担架,抬着老太就一溜烟似的向东小跑,去淮安河下寻医问药。去河下必定要经过板闸渡口。一行人光着上身,赤着大脚丫子,肩搭一条旧毛巾,一路轮换抬,象风一般地来到板闸渡口,船家见他们满身是汗,气喘吁吁,又见床上人在呻吟不止,迅速放船将他们渡到对岸,刚登上岸,一行人着急慌忙的向河下跑,爷爷抱拳在胸,来不及多谢,也来不及掏钱给渡河费,抛下两句:回来给你钱!回来给你钱!一会便消失在渡口。

终于到达河下诊所,一行人方才稍作平静,大家擦完汗便去找水喝。老中医穿着白大褂,脖间挂一听筒,他不慌不忙掀开老太的衣服,用手在疼痛区摸摸按按,然后用听筒象扫雷一般仔细地在疼痛区域听,时而用听筒重复摁摁,时而用手在皮肤上拍拍,听筒用完后又扒开老太的双眼仔细瞧了又瞧,然后又让老太伸出舌头望了望舌根,时不时地问上一两句,其间一只手搭在老太脉博一会,也就是中医里的望闻问切。一番操作后,从药柜里拿出一瓶膏子,用了少许轻轻地擦在疼痛处,然后便开处方,让你掏钱抓药。说也奇怪,涂膏一会后,老太就感觉舒服,呻吟声也渐渐停了下来,一行人千恩万谢,几人把身上翻遍了,凑钱才把药抓齐。他们只感到老太的急病得到了救治,心里也不再混乱,浑然忘记回去身无分文,过河费钱怎么办?
一行人又来到板闸渡口,船家照就运行,上岸后几人支支吾吾,面红耳赤,爷爷也十分尴尬,他作揖打躬向船家解释,船家明白没有钱的意思,爽朗说道有钱也过河,没钱也过河!谁都有遇到难处的时候,只要病人好了比什么都好。船家继续安慰:不要放在心上,没钱就不要了,人做好事不忘前程。船家见几人饥肠辘辘,无精打采的样孑,随即又从菜园里摘来几根黄瓜分给众人。大家推却不过,感激连连,辞别而去!
难怪小时候有乞讨的人来我家门前,爷爷都要嘘长问短,像接待客人一样。临了,他们也感动得千恩万谢。爷爷却总是一笑:也没啥好吃的,谁没有遇到难处的时候!爷爷永远也不会忘记板闸摆渡的话。在爷爷的熏陶下,我们全家人,乃至后辈们也永远不会忘记。这是我对板闸的最初印象,那个摆渡的美好形象深印在我心。后来,我亲见的一件事,更让我对板闸印象加深。
1986年乡办企业兴起,板闸镇在两淮路旁也开办了一个皮鞋厂,也就是今天的世纪锦城和板闸家苑小区处。那厂来我们这边招工,给出的条件十分优越,我和如我一般的年轻人,纷纷跳槽到板闸皮鞋厂。其中有这么一位姑娘名叫英子,与我是同乡,人长得不但漂亮,而且口齿伶俐,招人喜爱,厂里的小青年都围着她转。而英子却相中了板闸的男青年小崔,一来二去成了恋人,厂内外经常有他俩单独在一起的身影。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那次英子的父母来到小崔家告之实况,说英子在家早就相好对象,小伙子在部队,还是一名现役军人,请求小崔不要和英子来往,断绝关系,保护军婚。小崔的父母当即保证,并喊回儿子商量。小崔听说英子早有对象,也表示以后不再来往。 当时这件事在厂里传得沸沸扬扬的,有人讲肯定散不了,但出乎意料的是小崔的做法让人暗暗称赞。那一天小崔把英子约到一起,坦诚布公的向英子讲明道理,并也得到了英子的谅解和理解。过不了几日,英子就离开了板闸皮鞋厂。
最近我在抖音上看到英子如今也享受绕膝之乐,并把自己的抖音名起为幸福满满!

这件事让我对板闸人竖起十次大拇指:板闸人明事理,豁达,正直。小崔后来解释:“既然你有对象了,就好好相处,就不应该三心二意,况且人家还是现役军人,知道实情,我怎么还能……” 这让我再次深入地认识了板闸人,也而进一步认识了板闸这块好地方。



2014年生态新城在建设过程中挖掘出了运河板闸遗址,特别是胥全迎老师在他的散文巜板闸遗址公园见闻》中介绍了板闸的闸基闸围都是条石垒砌的,只是闸底全是木板铺设的,给人一个耳目一新之感。日前随板闸的朋友特地去了一趟大运河板闸遗址公园,映入眼帘的栈道螺弦式板桥,闸两旁全是用青石垒砌约有三四米高,一两条小船漂浮在水中,名副其实的公园,里面集休闲餐饮游玩为一体。还有一处明清时期的三元宫,周围有一片片青竹族拥掩翠,显得肃穆壮观!一声汽笛长鸣,一辆电动小火车箭一般的从板闸境内穿过……,如今的板闸己成为大运河畔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正在大放异彩! 祝福板闸!祝福板闸人!
2023.1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