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人物【开国元勋曾志与她的井冈山后人】
在井冈山,我有幸多次见证开国元勋曾志的孙子石草龙讲述革命家曾志与井冈山后人的廉洁故事。
有一次在石草龙讲完故事在休息室喝茶,出于职业兴趣,以及对老革命家曾志的崇敬之情,我过去与石草龙先生聊了会。
“石老师,您的演讲大精彩!我见过您的奶奶曾志”我说。“1994年,在深圳”。
那时我是客家女强人,“新一佳”创始人李彬兰的金牌保镖。有幸见证改革开放窗口深圳铁娘子与许多名人交往的历史时刻。有一次来了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奶奶,随行约七八人,视察了当时李彬兰旗下位于天安大厦的梦幻巴黎法国时装商场。李彬兰特别介绍:欢迎老红军战士曾志部长!视察完毕,李总吩咐秘书给每位考察人员送了一份法国礼品。曾志部长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谢绝了礼品。
我是湘赣边界名人研究会的封面传记作家红安源。我向石草龙老师是这样介绍自己。
石草龙,江西干部学院退休职工。井冈山红色宣讲员。石草龙态度很严谨,也很友善。不平凡的出身和不对等的际遇,在老人坚毅的脸庞上刻下了忧郁的印痕。
他随行包里有几张曾志的旧照片。
当老人拉开文伴包,开国元勋曾志的故事开始走进我心。

曾志是第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故交夏明震烈士的妻子。石来发是夏明震烈士的遗腹子。曾志当时在井冈山小井医院担任党支部书记。在受毛泽东委派往福建白区工作前,为了保全这颗火种,曾志忍痛将孩子托付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王佐的部下石礼保夫妇。石礼保夫妇不幸牺牲后,石来发由外婆拉扯靠讨米要饭长大。
曾志的最后一任丈夫是与她在福建领导地下工作并肩战斗的陶铸。
1951年陶铸任广东省委书记、曾志任广州市委副书记时,中央慰问团领导把打听来的曾志儿子石来发的情况汇报给曾志。
1952年10月,石来发乘坐火车,一路辗转到了广州,在市政府工作人员的安排下他见到了亲生母亲曾志。这位井冈山的苦命农民,二十多岁年龄,看上去比母亲曾志更苍老!他之前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母亲还活着,并且是一名高级干部。
石来发在广州住了一段时间,母子经常见面聊天,唠家常,慢慢地亲近起来。
曾志觉得,自己20年有亏欠孩子太多,想让他生活好一些,石来发也想留在广州这种大城市能够有一些好的发展。
曾志想过利用自己的权力,让儿子进一家工厂当个工人,再给他报个夜校,补补文化课,回头这边顺当了,再把家人一块接过来。
可是,毕竟作为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在最关键一刻,党性战胜了作为母亲的感性。
曾志想到,自己这么做,那不就是假公济私,以权谋私吗?这怎么能是一个共产党人的觉悟呢?如果大家都像她这样做,那新中国和国民党政府还有什么区别?再说,儿子在井冈山有养育他的石家亲人,我不能横刀夺爱呀!

曾志想明白后,却不知该怎么和儿子开口。她只能先试着问问,你如果留在广州,你外祖母他们怎么办呢?
说完这句话,她羞愧地低下了头,她觉得自己是不是对儿子太残忍了。如果儿子不同意回去,自己该怎么办呢?
石来发从小吃百家饭长大,非常明白人情冷暖。他听懂了母亲的意思,他沉思了许久,回复了母亲:“毛主席说:‘工农商学兵,人人都平等。’做农民挺好的。妈妈,我来看看您,我就要回去了我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政府给我们分了地,我也有了老婆和孩子,只要我们辛勤劳动,生活会好起来的。而且,外婆年纪也大了,他还需要我照顾,他们都在家里等着我。”

看着儿子诚挚的目光,曾志流下了眼泪,真是有骨气好孩子,真不愧是夏明震的骨血!
后来石来发在广州和曾志住了几天,就返回井冈山务农了,当了一辈子的农民。
石草龙是石来发的二儿子。他还有个哥哥石金龙。
1985年,石来发带着两个儿子进京探望自己的母亲,也是带着俩孙子第一次见见自己的奶奶,那年长子石金龙30岁,次子石草龙25岁。
石来发决定带两个儿子探望从未谋面的奶奶。
在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下任的曾志看到两个孙子高兴极了,她问俩孙子现在是做什么工作,石来发说,俩儿子和自己一样,都是农民。
在父子三人准备回老家时,石金龙和石草龙忽然向奶奶开囗,想请奶奶帮忙俩人在“农转非”上批条子。在80年代,农转非可是太了不得的大事,意味着,他们可以正式进入城市当工人。
当时,曾志虽然已退休,可是给孙子批个条子,不是难事。
然而老人却拒绝了。
曾志说,你爸爸当农民不挺好的吗?这事,奶奶不能帮你们。
听了奶奶的话,石金龙哥俩一气之下,没和奶奶告别,就回了老家。1998年4月,88岁的曾志到了弥留之际,石金龙到北京来见奶奶最后一面。曾志仍然保持着清醒,等到孙子的到来,曾志对他们说:“金龙草龙,奶奶这辈子没给你们留下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答应给你办农转非,你们能体谅奶奶吗?”
孙子紧紧握住曾志的手,不住地点头,失声痛哭。他们明白奶奶是高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不徇私情那是党性的要求,曾志也理解,当年不告而别只不过是小孩子心性。
1998年6月21日,曾志在北京逝世。
7月1日,石来发按母亲遗志将曾志的一部分骨灰安葬在井冈山市茨坪镇的小井红军烈士墓旁,并立了一块墓碑,上面写着:“魂归井冈——红军老战士曾志”。
曾志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从白色恐怖的敌特区域走来,亲历两任丈夫成为革命先烈。从井冈山的红军医院中走来。从枪林弹雨中走过的坚强女子,忠诚于党,铁血丹心。将心中最柔软的地方留给了她的孩子,但在是非原则上,又能够坚定不移地守住党的底线。如此高风亮节的品质不由得让人心生敬意,人民英雄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感谢石草龙先生对老红军战士曾志井冈山故事的介绍。使我更真切的走进了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一位忠诚的共产党员的廉洁自律公私分明有情有爱的感人世间!水平有限。时间也紧张。不及表达老红军曾志事迹之万一。但我是含泪完成这篇文稿。
握手交别之际,特拍下封面照片以此向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志和她的后人致敬!

【封面人物网】萍乡市榜样事业促进会发布
总编 :贺焕明 夏云剑 校正:西风
历史监制 石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