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三观卖血记》封面。
午后暖阳,拿出期待已久的小说,开始了我的阅读之旅——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渐渐地,沉溺其中,越来越多的感触涌上心头……
父母是什么?父母是把子女送上岸后沉没在惊涛骇浪中的小船。我想这也许是对父母之爱最好的诠释了吧!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无偿享受父母给我们的爱,认为那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看了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后,我突然明白了父母。他们为我们可以失去青春,失去地位甚至是失去象征着生命的“血”。
余华的文字总是那么平稳,无论是描写怎样的惨淡,他都那么波澜不惊,甚至戏谑,黑色的幽默让你不得不笑,但这笑,笑得无奈,笑得凄惨。余华笔下的许三观就是这样一个在穷苦困顿中为家人用精神胜利法想象着美味佳肴,用一种乐观甚至诙谐的形态为他的三个儿子奉献着一切的小人物。看这本书,笑和泪同在。
许一乐把铁匠儿子的头砸破了,他卖了一次血;自然灾害青黄不接时,为三个骨瘦如柴的儿子能吃一顿面条,他卖了一次血;为了使二乐能回城,请二乐队长吃饭,他卖了一次血;一乐得了肝炎,他走到上海,走了一路卖了一路血。尤其是当我看到许三观为了能连续卖血,他吃盐喝冰冷的河水,感动直抵心中最柔软的那一隅,父母为了子女连自己的命都不顾了,让人不禁热泪盈眶。
当许三观老了不能再去卖血了,他在街上哭闹说:“我老了,以后不能再卖血了,我的血没有人要了,以后家里遇上灾祸怎么办?”听着这样的话,想象着他那张哭着的脸,忍不住笑了,但转念,心灵为之一振,泪水涌出。
我们的父母就是这样啊,为我们操劳一辈子,永远不为自己算计一分一厘。但父母的爱又并不全是表露在外面的,他们的爱有时隐藏得很深很严,有时甚至是冷淡的面孔和尖利的语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久矣”,我们已经慢慢长大,父母虽然不舍得但还是狠心把我们放飞到外面。他们知道谁都是穿插在他人生活中的一个片段,他们不可能做我们永远的拐杖,支撑我们全部人生。所以,我们要理解他们那隐藏的爱,不要再用不理解或不满的面孔给我们那已经很艰难的父母再添新伤了。
岁月让我们改变,改变让我们怀念。我怀念和爸妈一起玩耍的时光,怀念爸爸电话中的叮咛。感谢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让我更加了解父母的付出,了解父母的艰辛。
因为怀念所以珍惜。我不希望看到叶子落了才知道夏已经走远;我不希望“子欲养而亲不待”。可是时光是残酷的,让我们珍惜当下吧!管好自己,让父母放心,关心他们,让他们欣慰。
除此之外,我们别无他法报答我们那恩重如山的父母。
(作者系曲阳县南洪德中学九年级学生王云婷,指导教师:李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