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芦花
武汉:张维清
雪白的霜,落在芦苇荡里
白鹭的留白,枉然,形同虚设
把自己素雅的影子压在白云里,分不清
静谧的流水,翻过身去,听自己的小夜曲
芦花经不住风语的诱惑
摇落了芦苇荡,摇落了秋色,摇落了霜降
拎上白袋,装满母亲的咛叮
学着三月飘飞的柳絮,就像南翔的燕子,在天空上,不留半点迹痕
宛如一朵雪花,把自己撕成千疮百孔,七零八碎
在凄风冷雨中,安放自己的灵魂
又像拼多多,但怎么也拼不出秋的形状
不知摘哪朵芦花,是我小小的故乡
但一朵芦花喊出了我的名字,相拥而泣

清明的雨
武汉:张维清
我断定,混在风中的雨
绝对是清明抒发我悲泪的情怀
雨逼得很急,硬是把土房堂屋的老母亲叫了出来
在她堆满伤悲的村口,眺望秋水望穿的那条路
坟上野菊花,把自己看成了庭院的梨花,坠落一地
青草翻新土巴房,就像我茅棚的草屋,用秋黄的枯草,修整
苦楝树上的野麻雀,守望葡蔔在地的孤坟
湿漉漉的清明,湿漉漉的坟茔
湿漉漉的哀思,如三月的春笋,疯长
雨线,缝合我美丽的伤痛和悲痛
旧坟,把自己折成半个月亮
站在清明呼唤的清风里
欲眼望穿
与母亲简明的寒暄,回忆
勾起六十年代,一声初啼,惊心动魄的初啼
清明的雨,我把它看成了杏花村,读成了一首古诗
每一粒伤感的文字,扎入我的肌肤,刺痛我的心

小村纪事(外一首)
武汉:张维清
麻雀驮回奔波,忙碌,黄昏……
叽叽喳喳,沉淀竹林几分冷清和天籁
青蛙打鼓,蛐蛐抚琴,萤火虫挂起高高的灯笼
演一场地方浓郁,民族风情的春晚
父亲坐在马车上,驾,鞭影抽痛了山路
黄土高坡上,放养一群土家族的信天游
母亲从土灶里纺出的炊烟,站在兰花花,古朴的山沟沟里,缝补我疼痛的乡愁
汉子捧起大碗,大碗的土酒,醉得划拳声摇摇晃晃,醉得自己踉跄的影子,深深浅浅
村姑,纳起布鞋,挑破子夜,千层浪的麻麻点点,暖了你的心路
狗吠,咬破了小村的宁静,咬破了月色,咬醒了挂在窗前的几盏明灯
猫头鹰,大大的眼睛,死死盯着
它深邃的心思,你别猜
晨曦醒了
锄头,铁锹,耗子,古老的农具,在田间地头
像父亲在金色的大厅,演奏别开生面的交响曲。

桃花
武汉:张维清
我与梅花对坐,饮酒高歌
它说:邀请过桃花,提几盏红灯去赏雪
断然被拒绝
我与桃花在枝头上散步,煮一壶桃花酒
吟诗作赋
不知是那句沉湎的唐风宋雨
哭红了它婆娑的双眼
点点红,在春天的花布上,渐渐喧染
曾以为那是春天破红的血
曾以为那是桃花出嫁,掀起的红盖头
生怕枝儿挑不起桃影,光影,风影和花影
也怕桃花源的潭水,带走了桃花内心的自怜或桃花脸上绽红的几朵桃花
走进十里的桃花源,像一条火舌舔着你脸上幸福的山山水水
花香弄得蝴蝶和晚霞,不肯回家
粉红的,不是羞涩,凋零的,不是缤纷
只不过复制去年的轮回
没等春光用完,还真说不清
谁赋予了谁,谁幸负了谁



张维清,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诗刊》《中国诗歌》《长江丛刊》《长江文艺》《长江日报》《湖北日报》《芳草·潮》等刊物上发表诗歌一百余首。出版个人诗集《乡土》《父老乡亲》《风语》《春暖花开》四部。先后获武汉市99位诗人诗歌奖,财政部财政文学诗歌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