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枣树的记忆
乔鑫斌(澎湃的浪)
在故乡的土地上,沙枣树给整个乡村生活增添了独特的生机与色彩。
春天,沙枣树,长出茂密而灰绿色的叶子,随风摇曳,翩翩翩起舞。夏季,满树的沙枣花芬芳四溢,扑鼻喷香,秋天,沙枣树结满了不啃红的马奶形果子,隐簇在枝条上白灰色的叶片中间,。冬天,沙枣树虽然没有了叶子,但也透露出一种坚强的生命力,满身的刺锥指向不同方位,一串串儿的淡红果子,或白果子,黄果子,溢出甜甜酸酸的味儿

沙枣树,是一种生长力很强的树种,在我的记忆中,它是沙漠王,治里沙漠,防风治沙,沙海绿浪,立下汉马功劳!
小时候,我们村里,有南沙树湾,北沙树湾,全是茂密的农田防护林带。

我们的村庄叫南营子,紧挨着内蒙古建设兵团哈腾农场三团的边缘上的牧业队三团集体队。
只要走出家门,就能望到海海的沙枣树林,沙湾里只要有湿地的地方全是长的沙枣树。
每到秋天,乡村的人们都会风风火火的去打沙枣,品尝它那酸甜
可口的味道。小时候,我经常和伙伴们一起争先恐后,爬上沙枣树,享受着吃沙枣的乐趣,品味着它带给我的美味。那一刻,我们这些吃不饱肚子的小家伙们,才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和幸福。

打沙枣不仅是一种劳动,更是一种小收入,那时,协成供销社收购站,收沙枣,一斤一毛伍分钱 必须是晒干后的沙枣。另外沙枣用烧酒拌后,蒸出来,当水果吃。还把那一麻袋一麻袋的沙枣,用毛驴车拉去磨坊,磨成沙枣面充饥。沙枣所含的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身体健康也起到了活力。
在家乡的土地上,沙枣树长久以来,一直以一种亲切的风格存在着。因为它们见证了家乡“东靠黄河西靠沙”的变迁,见证了一辈辈父老乡亲垦田战沙的艰辛,同时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每当我看到那些沙枣树依然屹立在乡村的土地上,我就不禁感叹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延续。

沙枣树纷呈了一种甜蜜蜜的乡魂,也是我永远怀念的记忆---
无论我身在何处,心中都会有一份属于沙枣树的乡愁,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乔鑫斌:笔名奔放网名.澎湃的浪
1960年生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一个小农庄。.黄河水滋润我在长河沃土上成长,我耕耘我收获!一路走来,我渴望草原的蔚蓝,向往大海的澎湃!
代表作《我是一粒种子》《致乡村男子汉》
现为磴口县乌兰布和农场农民。爱好文学写作,曾于《诗刊社》全国青年诗歌刊授学院学习两年,受过诗人宋家玲老师的指导作家碧野老师的润泽。作品散见<中华《诗词月刊》>《草原》《内蒙古文学》《巴彦淖尔报》《《河套文学》《中国青年》《黄河晚报》《北方新报》《内蒙古诗词》《巴彦淖尔诗词》《府谷诗词》.等报刊。2005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当代文学选萃》一书中收入了散文.诗歌近百首,在磴口作协会员作品集《河套源》均发表诗歌与散文。现为巴彦淖尔市作家协会会员磴口县作家协会诗词学会会员。在庆祝內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和巴彦淖尔诗词成学会成立10周年编印的大型诗集《长河流韵》发诗数首,目前筹备出版诗集《冰层下的激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