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应特型演员、肖像剪纸艺术家白桂生的邀请,我国著名品牌策划专家、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制作部部长、中国人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西北大学兼职教授、秦岭书法大学终身荣誉校长李长征一行,驱车来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文景路的白桂生书画艺术工作室,就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剪纸等如何发扬光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作为土生土长的陕西榆林人,白桂生告诉记者,陕西榆林剪纸因为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滋养,有神州南北东西八面来风的熏陶而淳厚隽永,古朴生动,多姿多彩。它兼备了我国北方剪纸的粗犷大气、写意豪放和南方剪纸工巧细致、写实秀美的特点,具有“丰富的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的内涵”。其中以绥德、米脂、佳县及横山东南部为中心的南部丘陵沟壑区,是黄土高原腹地,陕北文化的发源处,民间剪纸体现出黄土艺术的本色和汉画石像的艺术特质,造型饱满厚实,多突出“面”的浑厚圆润,体积感强,线条冼练夸张,曲多直少,美感显明,重视表现画面的神韵,其风格与比邻的延安市安塞、延川等地剪纸相近,属本土文化的延续;以神木、府谷及榆阳草滩区为代表的北部地区,紧邻内蒙古。剪纸风格在黄土文化本色基础上,更显得粗犷豪放、洒脱不羁、剪工粗糙、造型多变异夸张,多镶色剪纸,贴金镶银,铺红盖绿,显现出百姓审美情趣;以靖边、定边及横山局部为中心的三边剪纸素以小巧玲珑著称,剪工细致剔透、造型生动逼真、图案空灵俊气,柔中见刚,在粗犷的北方文化语境中,显然是个“另类”。

1962年出生的白桂生,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团舞蹈话剧演员、美术教员、市中学校外辅导员、军分区团支部书记、音乐教员、文工团副团长等。并且担任过西安军旅艺术学院指导教师,西安音乐舞蹈学院学生处处长,华西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西安数字学院艺术学院院长,陕西大学生振灾晚会总导演,陕西兵器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西安传媒学院院长,西北武院宣传部部长,第二、三届陕西《童星耀三秦》青少年春晚总导演。三十多年以来,他先后参加各种惠民演出上百场。曾在部队舞台上表演过《高山下的花环》、《毛泽东在陕北》、《东渡黄河》、《保卫延安》,领舞《长征》、《前沿阵地》等。

近年来,白桂生在刻苦钻研人物肖像这种剪纸的灵活多样性的同时,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事业,并且吸收陕北一带的大批学员,一边参与各种影视演出,一边手把手的学习剪纸艺术。在他的工作室,挂满了各种特型演员、英雄模范、各级先进人物的剪纸肖像,尽管上门求购和学习的络绎不绝,他仍然谦虚的讲,还要不断的向大师们学习,力求精益求精。当天就有十多人上门讨教,他的手机电话总是响个不停,每当有人向他求教时,他总是客气地讲:“没问题,你稍等。”他热情洋溢的拿出一张刚刚完成的剪纸力作——毛主席的《沁园春》讲,“已经做了几百幅,还是供不应求!”面对他如此老当益壮、不断追求剪纸艺术的奉献精神,我们真得翘起拇指,给他一个大大的“赞”字。(记者 陈永利 王贝贝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