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朔风吹雪飞万里》
作者:王晓霞
朗诵:风烟
昔去花如雪,今来雪是花。大雪,肆意地张扬着、飞舞着、淋漓尽致地挥洒释放。江山不夜,天地无私,琼枝素裹,玉砌粉妆。掬一捧雪花,指尖划过千年的时光。唐诗微冷,宋词太凉。在墨迹未干的宣纸上,在一笔丹青的造化中,在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的词章里 ,让心醉一场。

一
大雪,是诗意浪漫的时节。北方的雪,仿若慷慨激昂,意蕴无穷的乐章。最形象生动的莫过于“燕山雪花大如席”了。李白不愧为诗仙,对雪的描写大气包举,想象飞腾,意境壮阔,浑厚极具自然静谧之气象。如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霸气,点亮了半个盛唐。而伟人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气势磅礴,豪情万丈,傲视古今,彰显着博大的胸襟和气魄,可谓千古绝唱。

大雪,柔软了岁月,却传递出了凌厉与阳刚。好像金庸先生的雪山飞狐,一袭白衣,一匹骏马,一声嘶鸣,快意恩仇,仗剑行天下,潇洒的背影与白雪皑皑的天地,徒增了几许寂寥与惆怅。罗大佑的那首《追梦人》:“让青春吹动了你的长发让它牵引你的梦,不知不觉这红尘的历史已记取了你的笑容”,经过岁月的洗礼,只有味道,却少了芬芳。“汝心金石坚,我操冰雪洁”,仍然时不时地潮湿着你我的心房。
二
提起南方的大雪,非张岱《湖心亭看雪》莫属了。“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个世界万籁俱寂,只剩下雪,剩下天地一片大白。冷酷森然,凄厉寒怆。极淡的笔墨,写出了最浓的情肠。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的《江雪》,天,雪色任意,一空再空;地,淡极之艳,无色之色。即使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心中仍有念念不忘。雪中孤客,茕茕凄绝,以心做舟楫,自己渡自己,那一丝温度,峭厉的山水被染上了一层幽幽的冷光。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鲁迅先生笔下的《雪》,可触可感,美艳绝伦。先生严肃、深刻和冷峻,心底竟如此温热,细腻如丝,令人景仰。
三
大雪,意味着天气更寒更冷了。寒冷,总有温暖在身旁。“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汪曾琪先生的一句话,就叩中了心门,不知温暖了多少人的旅途,也把满满的乡愁,浓浓的思念拉回了故乡。
故乡山水,于今已是白雪皑皑的童话世界,天空翻着云涛雪浪。脚踩在旷野里,时不时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身后留下一串串深深浅浅的脚印,就像诗词里的平平仄仄,成为冬天的序章。那小滦河边枝枝丫丫的树木,错落有致,姿态万千,宛如一卷雅致的清词,将思念变得干净而舒朗。尤其是家乡的味道一直都在,回味着,回温着。家人和亲友围坐在一起,吃着母亲积的酸菜猪肉炖粉条,外加几碟腌制的小菜,再加一盘煎血肠。灌血肠,猪血里要放肉汤,放荞麦面,这样吃着不粘牙。要放猪油,放葱姜蒜,放十三香。然后将灌肠的两头用麻绳扎紧,放大锅里煮熟,放凉。煎血肠时,要先放肥肉炼锅,等煎出油后,将切好的血肠,放在锅子里煎到两面都黄了,起锅装盘,那个香脆,始终在舌尖上荡漾。就着这样的农家菜,再来两杯小酒,推杯换盏,唠唠家常,真是饮尽杯酒,暖意奔流在心上。此刻,禁不住就会想起“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的诗句境界全出,天寒地冻,风烈雪稠,慨然举杯,心情爽朗。
从看雪、赏雪、听雪,到醉雪,我仿佛看见蝴蝶打开天空,光芒深邃梦想。看见大雪飘飘洒洒,植根于寒冬深处。“玉叶开天际,遥怜占早春。”这诗句,让人听到了节令深处未响的跫音。迷蒙中初春的思绪,正在冰封的最深处潜滋暗长。
作者简介:

王晓霞 女,满族。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文学专业。鲁迅文学院第四期作家班学员。文化和旅游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第八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中央民族歌舞团国家一级作词。
诵读者简介:
风烟 河北省朗诵协会会员,热爱生活、热爱诵读,用心感受作者的初心、用情演绎每篇佳作,愿用声音、用真诚传递人间的一切美好,在诵读中提升自己,鞭策自己,用自己的声音去感染听者,同时也感动自己,使自己从中获得快乐与满足,用朗诵架起爱的桥梁传播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