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10厘米、8厘米、5厘米……马上就打通了,一定要注意人员安全!”12月5日,在新疆巴州库尔勒森林消防救援训练场内,一场以地震后狭小空间救援为背景的演练正在紧张进行。来自该大队快速反应分队的8名消防救援人员利用各种设备器材展开救援,争分夺秒抢救被困人员。
生命探测仪滴滴响起……救援现场外,快速反应分队分队长郭彦清对侦查员反馈的现场情况进行判断并立即做出救援方案,“各小组携带救援装备依次进入救援区域,对被困人员立即展开破拆施救。”
“现在被困人员在直径仅1米的管道内,管道两端被15厘米厚的楼板掩埋,人员无法进出,我们需要对楼板进行破拆,打通救援通道。”5分钟后,顶撑组完成顶撑作业,搭建好平台,救援人员开始利用冲击钻对阻挡在被困人员与救援人员之间的楼板进行打孔。
“能听到我说话吗?一定要坚持住,用衣服捂住面部……”救援人员朝管道内呼喊。随着时间一秒一秒过去,楼板上打出一个直径约3厘米的观察孔。通过“蛇眼”探测仪,他们发现被困人员已经处于“昏迷”状态,面对救援人员的呼救毫无反应。
“快,马上破拆!”情况紧急,消防员张凯飞立即对楼板进行破拆。掉落的碎石末越积越厚,张凯飞的双手也在凿岩机的震动下抖动起来。“你快抱不住了,换我来!”“不用,你们快准备好切割工具和救护设备!”
最终,一个直径约60厘米的救援通道终于被打通。切割断钢筋网后,救援人员对受困人员进行包扎、救治,利用多功能救生担架成功将被困人员救出并转送至安全地带。
“空间狭小,烟尘弥漫,尤其是飞溅的水泥碎屑打在脸上非常疼,但一想到楼板后还有生命等着救援,浑身又充满了力量!”谈起营救时的感受,张凯飞说。
最终,将近1个小时的努力,被困管道内的人员被成功解救。
都市头条编辑:张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