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米高空的呼唤
王业松
12月2日,我夫妇由南京乘海航航班去海口过冬天。进入机门时按惯例取了一份当天的报纸。飞机起飞平稳后,在万米高空开始我的阅读。
100岁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于11月29日在美国家中去世。12月1日的《环球时报》以《“中国人民老朋友”基辛格去世》为题报道了这一消息。报道说,基辛格是美国政界的传奇人物,对美国外交政策影响重大,曾被美国前总统福特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卿”。
基辛格是中美关系大门打开的推动者,曾陪同当时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建立了外交关系。在之后的50年里,基辛格致力于中美关系发展。基辛格的名字将永远和中美关系联系在一起。1973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基辛格说:“我的一生一半时间都在为美中关系工作”。
基辛格去世后,中外专家和媒体纷纷发表评议,都希望美国领导人能从基辛格的经历中学有所得,这才是纪念基辛格政治遗产的最好方式。
在缅怀基辛格的时候,我们不能忘了他是美国人,他是人家的人,他是美国的国务卿,他是美国的政治家、外交家、战略家,他的言和行都离不开美国利益,他始终是为美国服务的。美国前总统福特赞誉他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卿,不是没有 原因的。
2015年8月出版的基辛格的《世界秩序》是《论中国》后的又一巨著。书中说:中国历史上的朝贡制度是“以中国为中心的,没有一个社会能与中国平起平坐”。现在中国的崛起是历史的重现。书中在谈到中美关系时,他希望美国应放远眼光。但他又以赞美的口吻说:“美国人民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只要需要就送自己的儿女到世界遥远的角落去捍卫自由”。还自诩地说:“除了美国,没有其他大国能把改善人类境遇作为战略目标之一”。如果放弃这一理想主义,“美国就是背叛自己”。书中鼓吹,在推广“普世价值”,在维护世界平衡中“绝不能退缩”,在“21世纪世界秩序的演变过程中,美国要发挥负责任的作用”。在32万字的《世界秩序》中读者可以看出,美国主霸世界秩序,蓄谋已久,根深蒂固,早在一百年前就已下定决心。这两本书,作者把自己的美国官员烙印完全暴露在读者面前了。
2016年6月9日,我在《基辛格论世界秩序》一文中明确指出:在谋取美国利益面前,一位所谓美国的学者、外交家、战略家还能保持真正学者的面目吗?基辛格吃的是美国面包,喝的美国墨水,当的是美国高官,拿的是美国俸禄,他绝不可能抛开美国利益而那样公正。
文到此处,让我想起了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一句话。1979年中美建立了外交关系,尼克松到访北京时声明:“我是为美国的利益而来的”。尼克松的坦言,即使不说出口,各自也都知道。毛主席、周总理也是为了中国利益才接见尼克松的。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两国为了维护自身的战略利益而适应国际形势变化,各自调整外交政策的结果。各有所需,各有所求。
中国人重情义,这是中国人传统美德,虽然基辛格是美国利益坚定维护者,但他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和后来几十年的中美关系演变中的努力,中国人不会忘记。
我继续在万米高空阅读。同一天的《环球时报》以《愿基辛格在美国后继有人》为题刊登的社评说:基辛格留给美国人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等待着美国后来者去挖掘和发挥”。我在万米高空呼唤基辛格的后继人的出现。
2023年12月3日于海南作者王业松简介
王业松,男,1934年⽣,汉族,江苏省泗阳县⼈。南京⼤学中⽂系毕业。曾在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任助理,在公安部外事局和教育局任处、局⻓,并兼任《公安教育》编委主任。现为中国散⽂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多次在《⼈⺠⽇报》《⼈⺠论坛》⽹、《中华英才》半⽉刋、《亚洲财富国际交流》⽉刊,以及南⾮出版发⾏的《⾮洲时报》等报刊发表⽂章。已经岀版《呼应》等九卷散⽂集,计300万字。其中《⾬中送魏巍》、《我送荣毅仁副主席回家》和《我在中南海⼯作期间花絮》等散⽂在社会上⼴为流传。作者年已九旬,但仍在为时代发声。读者可从中听到⼈⺠的呼声,看到国家发展的脚步,感受到时代的脉搏。2023年,荣获联合国文化荣誉最高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