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有俩妈
王淑伟
天气渐冷,婆婆和老妈都来我家过冬,于是便有了“家有俩妈”的特殊时光,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婆婆今年73岁,身体还算硬朗。勤劳善良。力所能及地做些家务,家常便饭做起来还算得心应手。忙碌一天回到家,餐桌上有热腾腾的饭菜是一种特别美好的体验。有时候早晨我们刚洗漱完,婆婆已备好早餐,米粥凉得不烫不凉正好能喝。因为这事儿,“奔五”的我心里总觉得过意不去。婆婆说:“早起会儿有啥,年龄大了睡觉少。再说等我老了干不动了,还不是你给我做饭吃?一家人过日子能干点啥就干点啥,都是应该的”。考虑到婆婆睡眠不好,在我的强烈要求下,做早餐的任务还是还给了我。周末,为了让我们多睡会儿,细心的婆婆收拾家务也轻手轻脚。华发渐生的我们,在她心里永远是个孩子。
老妈高龄88岁,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生活基本上能自理。近两年走路吃饭都不及从前。走路颤颤巍巍还执意不用拐杖,说是拄个拐棍显得多老似的。我说:“年龄不大,还没90呢”。老妈笑笑说,“哼,又说反话糊弄我…”。经常因为不服老要干这干那被我埋怨。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叠被子,收拾床铺。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梳头时习惯沾水抿一下头发,带上黑发夹。洗完脸总不忘抹点“雪花膏”(维生素E乳)。前几年头脑清晰的老太太近两年也常犯糊涂:我坐在对面和她说着话聊着天,她竟然想不起我的名字,直接起了个“小二妮”的雅名,让人苦笑不得的同时心里一阵子酸涩。
上个周末,上大学的儿子回来,一家人围坐着吃火锅。我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喜欢卖文弄字的我即兴给每个家庭成员起了个绰号:婆婆和老妈是我的左膀右臂,儿子是铠甲,老公是靠山……又特意对老公说:咱们最亲的人都在身边,这火锅涮得不只是美味,更是踏实和温馨………老公嗔怪到:“先吃饭再矫情,等你得瑟完我们就吃饱了………”这也许就是别样的“一半烟火一半清欢”吧!

平时我们上班,婆婆老妈一起看电视聊天说说话。老妈羡慕婆婆“年轻”腿脚利索能洗衣做饭;婆婆羡慕老妈识文断字,精神矍铄,能认识电视上的字知道演的啥。家有俩妈,比起老妈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我倒是轻松不少,不用时刻挂着老妈,就算加班晚会儿回家,家里有婆婆照顾着,也不用心急火燎得往家赶。茶余饭后,婆婆喜欢和我聊天,给我唠叨老家村里的家长里短。我耐着性子“洗耳恭听”,其实听了N遍我还是记不清说的啥。听老妈讲话就不用这么恭恭敬敬,愿意听就听会儿,不想听就说“好了好了,真啰嗦”。有一次老妈又教给我烙饼,我直接说:“你别管了,我四十大几的人了还不会烙饼吗?”“你能,俺又多管闲事了”老妈嘟囔着。前几天,我给她俩每人买了双棉鞋,我对婆婆说,“试试合脚不,不行我再拿去调换”。转过脸又对老妈说“喜欢不,差不多就行,恁闺女的眼光错不了……”。静心一想,婆婆面前展现的是儿媳妇的恭敬随和;在老妈面前更多是孩子的任性随意,知道母亲能包容孩子的一切。不管哪种相处方式,都浸透着温暖和关爱。这算不算也是“一半烟火一半清欢”呢?

亲(qing)家相处也有微妙的“小插曲”。婆婆做家务,老妈做不了便觉得不好意思。于是,看到婆婆在厨房里收拾老妈便执意帮忙。为此,我特意开了个家庭会议 ,对老妈说,婆婆干点家务活是替我分担,她做饭就是我做饭,所以老妈你心安理得地只管吃饭就行……转过身轻声对婆婆说:“娘,多亏了你,替我收拾家务还替我陪陪老妈……”“别这么说,谁还没个老啊,等我到88说不定不如你妈呢……”我是幸福的:疲惫的时候有人听我发发牢骚;“奔五”的人还能任性得和老妈拌嘴抬杠;还能有人把我当做孩子……家有俩妈,使我在这吃糖都不甜的年纪还能找回率真………当孩子尚小,老人老去,我们便是他们的靠山,也是自己的靠山。
家有俩妈,出门有人牵挂,华灯初上有人等着回家。在她们眼里我们永远是孩子。其实她们越来越像个孩子:情绪多变,喜怒哀乐更易溢于言表;她们习惯的一日三餐,我们必须吃得“津津有味”……所以,我享受着被当做孩子的宠爱,同时也重任在肩:一边平复她们多变的情绪,又得适应她们各自的生活习惯。还好,在这可甜可咸的年纪,岁月已把我历练成他们的靠山。
家有俩妈,我的中年在“左膀右臂”的呵护下,累并快乐着幸福着。

作者:王淑伟,网名我爱我家,女,70后。茌平区人,聊城市茌平区作协会员,躬耕于乡镇基层,喜欢文字记录生活,爱好诗歌滋养心灵。平台公众号有零星文字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