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
作者: 刘静
播讲: 风烟

我怎么看 都觉得 我父亲和我母亲不般配,我父母结婚的时候,新中国的第一部《婚姻法》 已经颁布实施一年多了,我就纳闷 一个农村出生,大字不识,后来成了海军军官的我父亲 和一个青岛资本家家庭 大家闺秀的我母亲,他们怎么就心甘情愿走进了洞房,并且勤勤恳恳的 开始了漫长的婚姻生活呢?

两个人初次见面,我母亲立在公园门口 足足等了将近半个小时,父亲才慌慌张张满头大汗地跑来,一问才知道 是公共汽车坐过了站。母亲不乐意了,“这不是一笨蛋吗?”其实我父亲一米七八,大个 特精神,50年代时行的中分头 被水抹的服服贴贴的,上衣口袋里还插着一只英雄牌钢笔,除了他指甲缝里不干净。后来 我父亲告诉我,他那时候想的是:“哼,不蒸馒头争口气,老子打仗的时候 那么多难打的据点 都拿下了,还怕你这么个 梳着两条长辫子的资产阶级的臭小姐不成。”终于 1951年元旦,母亲举起双手 跟了父亲 入了洞房。

我小时候 爱在家里翻箱倒柜 找书看,有一天 从一本老旧的《安娜•卡列尼娜》里 掉了张照片出来,这是一张四英寸的黑白照,一个穿着西装的年轻男人,头发一丝不苟,脸上认真拘束,第一眼很有信任的好感,问题是 他的那件西装 和脖子上的领带,那个年代 在我看过的 有限的几部故事片里,穿西装的 一般都不是好东西。

这箱书是母亲的陪嫁,那这个男人 是母亲的什么人,照片背面 把我吓了更大的一跳,上面有一行外文,我只认得底下的那行1947.6,解放前,外国字,穿西装的男人。我母亲是国民党潜伏下来的特务,那外国字是命令,这男人是来接头的,不行不行,我先把照片压在褥子底下,又掖到大衣柜后面的墙缝里,还不放心,我就钻进床底 把那西装男人 塞进我上体育课穿得 散发一股难闻味道的白球鞋里,我一个人 实在承担不了这样巨大的灾难,最后 我钻进床底,拖出臭球鞋 取出那个西装男人,郑重的交给了 我父亲。

全家午睡的时候,我赤着脚 溜到父母卧室门口 把耳朵贴上去偷听动静。

“我说过了,这是我高中时的同学。”
“同学?一般同学送什么照片,你那么多同学,怎么就单单他给你送照片?”
“你声音小点,孩子都睡了,丢不丢人,这是多少年前的事了,那时候 咱俩都还不认识。”

“你跟我谈的时候 可没说过他,你说你 没谈过恋爱。”
“我是没谈过恋爱!”
“没谈过恋爱,那这照片怎么回事?”

“我跟你没办法解释,你没上过学,根本就不知道 同学是什么意思。”
“哼,我是没上学,我不知道你们那些洋学生 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
“你真无聊。”
“无聊,好好好,我无聊 我无聊,那我问你 这后面写的什么?”

“英文。”
“我知道英文…不认识。”
“送给Miss安,留念!”
“妮子安?什么Miss安?”
母亲的声音骤响:“安小姐!安小姐!安小姐…”

母亲大声喊安小姐的时候,分明在喊她自己,喊那个 20年前 在青岛街头漫步,穿着碎花旗袍的 年轻的 她自己,把那个已经走得好远好远的安小姐,又喊的回过头来,她冲着泪流满面的母亲 灿然一笑,那笑容 既清晰又模糊,既亲切又感伤,而我的父亲 那天晚上 喝到 酩酊大醉。

就是这样一对冤家,常常拌嘴,又分不开打不散,母亲随军 跟着父亲到遥远艰苦的海岛 养育了我们儿女五个,一晃 走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我的父亲母亲 自他们结婚那天起,就开始了 相向而行的长途跋涉,他们各自向对方走去,各自向对方靠拢,父亲走上了城市的柏油马路,母亲走进了乡下的田间小道,他们互相滋润,互相影响,一路磕磕绊绊,千年润物无声。
作者简介:
刘静(1961年-2019年3月30日),笔名刘政。女,山东烟台人,中共党员。1993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2019年3月30日,刘静去世,终年58岁。

个人经历
1979年应征入伍,历任总参第三通信团班长、分队长、副教导员,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编辑。
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
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主要作品
著有散文集《走好你的路》,中篇小说《飘荡》、《你在哪里等我》等。中篇小说《父母爱情》获1996年全军新作品一等奖及1998年《中华文学选刊》奖,《寻找大爷》获1998年《解放军文艺》奖。

诵读者简介:
风烟 河北省朗诵协会会员,热爱生活、热爱诵读,用心感受作者的初心、用情演绎每篇佳作,愿用声音、用真诚传递人间的一切美好,在诵读中提升自己,鞭策自己,用自己的声音去感染听者,同时也感动自己,使自己从中获得快乐与满足,用朗诵架起爱的桥梁传播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