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曾看到过书法家的一幅字:“人生大悟靠琢磨”。开始不以为然,后来越想越觉得耐人寻味。联系自己从旭日东升,到了夕阳西下,琢磨琢磨这个过程,再来领悟人生,许多感想。

首先,琢磨自己,要从正确认识自己开始,经常解剖自己。就是说认清自己的优劣长短,摆正自己的位置。这是最难的,不少人认清别人很容易,认清自己常犯迷糊,尤其看不清、弄不明白自己的弱项和短板,甚至把自己的毛病看成是个性和强项。认清自己,正确看待自己,虽然很难,但事实上最需要。做到了这一条,不仅少走弯路,而且还可以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老子有言“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后来又进一步拓展,引为“人贵有自知之明”。古今中外,大凡成功人士,无一例外都是正确认识自己,冷静琢磨自己,不断研究自己,从而扬长避短,成就事业,导引他人,福利社会。

其次,琢磨自己,真正琢磨出名堂,就是一点也不能讳疾忌医,遮丑护短,而要有刮骨疗毒的定力。鲁迅不仅批判别人毫不留情,刀刀见血,还善于解剖自己,句句中的,直面自己的缺点和陋习。人生在世,既有顺风顺水、过五关斩六将的风光,也有秦琼卖马、关羽败走麦城的悲哀,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自己倒霉和失意时,琢磨透原因和教训,认清自己的性格弱点和能力短板,化短为长,步入平坦,阔步前行。

再次,琢磨自己,贵在科学理性,就是要精准地知道自己能吃几碗饭,能挑多重担子。要给自己角色准确定位,知道自己的品行才学,不高估,不虚夸,不掺假,不坐自己坐不了的交椅,而是要干好自己该干能干好的事情。恩格斯很伟大,但他清楚“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帮手”。心悦诚服地推崇马克思是“第一小提琴手”,自己心甘情愿地居于其后。反之,“初唐四杰”里的杨炯,就过于看高自己,认为“王杨卢骆”的排序不公平,自己排后了,很委屈。发牢骚说“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其实,不仅当时,就是后世,明眼人都能看出他和王勃的差距,仅一篇《腾王阁序》,就甩了他不知多少里路。

再有,琢磨自己,恰如其分地评估自己琢磨自己现有的作用和贡献,切忌夜郎自大,揽功推过,把成绩归于自己,把问题推给别人。项羽兵败垓下时,哀叹“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不知反省,不检讨自己,反而说老天不公平,不给条件,如此心态,就是再给他多少机会,也照败北。拿破仑过阿尔卑斯山时,大言不惭地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鲁迅讽刺说:“这何等英伟,然后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兵。倘若没有那些兵卒,他只能被敌人活捉或者赶回”!
琢磨自己是个深不见底、学无止境的大学问,也是当今国网电力人每时每刻的每个电力人生终生大课题。这个课题做好了,未必大红大紫,功成名就,但至少可以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可以肯定地说,也就接近成功了!责任编辑/文字(王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