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华//军旅生涯】为了弘扬我军光荣传统,宣传学习强军思想,回顾军校学习历程,交流工作和家庭情况,激发爱军情怀,助力强军目标,经同学提议,队首长全力指导,组委会周密计划,同学们献计献策,积极参与,装甲兵指挥学院87届政治大专班七队队首长和学员,组织了回母校活动。
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回母校,忆传统,增友情,聚力量”。活动以强军思想和老干部工作理念为指导,坚持“正能量、忆历程、增友谊、互帮助、安全第一”,又过了一次“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军校生活。
与会学员参观了母校校园,国防大学联合指挥学院,回忆了朝夕相处的军校岁月,感恩教员无私精准因时施教,感谢队首长严格要求、关心爱护。安排专门时间召开座谈会,交流毕业后的不平凡尚武精军及地方工作历程。大家齐唱《战友之歌》《抗日军政大学校歌》,队首长致词,总结,又照合影照,共同展示才艺。
为了搞好活动组委会提前一个月召开会议筹备,秘书长冯向华想方设法联系同学,精心协调各项事宜,来石家庄组织召开组委会专题会会议,研究有关事项,王世华负责拟定方案计划,自费制作活动手册,报道宣传活动内容;组委会成员,家住石家庄及河北同学李军利、李长东、张军、李振虎、许晓军、张才修等发挥优势,联系安排食宿、交通工具、接机接站,许晓军、张才修自费设计、制作胸牌,张军同学从外地开车5个小时,赶到石家庄参加组委会会议,王春杰、陈召才专程从外地赶到石家庄参加组委会,研究方案;队首长贾根元开车接学员,贺金太二次拨冗前往石家庄研究、参加会议,全力指导支持活动,学员深受感动鞭策。学员李启新放弃为孙子过生日,前来参活动,让人感动,让人佩服,学员高卓华携夫人,提前两天报到,参与组织活动,学员张军、申庭文携夫人一起参加活动,为活动助兴,学员郭文信、徐景达安排朋友接送上学的孙子,前来参加活动;学员张建利几次转车,提前报到参车接待工作,学员彭计全还上班,请假参加活动,参过战的同学彭计全和张才修处理完手中的事情后,从保定市驾车到正定机场接同学,还有毕业后就去轮战的盛永荣等老同学也发来贺电,学员徐景达、郭文信凌晨赶到石家庄,第二天早上就参加活动,学员王兵参加组委会和活动,都是白天处理工作,晚上赶到石家庄参加活动……同学王春杰因身体不适治疗,但视频连线向同学问好,同学王正因特殊原因,未赶上参加活动,还视频在线祝贺;同学陈召才因种种原因未能赶上活动,发视频祝贺。
同学们座谈时表示,喜看今日部队在强军思想指引下,日新月异,成绩喜人,倍受鼓舞。大家说军人的天职就是守疆卫域护卫国家的安全,我们这些老同学虽然大多退休,但践行军人的最高使命永远在路上……
特别是令同学们们高兴的是,高卓华同学、张军同学、申庭文同学偕夫人一起参加活动,三位夫人从另一个角度、从二代军人的奉献精神谈了对军校、部队战友的感受,发人深思,动人心魄。
一大队校友李建印将军发来了贺电,表达了对母校的一往情深,对校友活动的关心支持,同学们倍感亲切;未能参加活动的同学通过视频表示祝贺。郑继忠同学在贺电中说:尊敬的队首长、尊敬的装院七队同学聚会组委会的同学们,你们为了这次聚会付出了很多,辛苦了!
我受到邀请十分兴奋和高兴,但由于很多客观原因不能参加,真的非常遗撼。也只能发条消息表示祝贺了。我转业后在山东济宁已退休,非常欢迎七队的首长和同学们方便时来做客。
岁月匆匆,转眼数年。尽管我们分别三十多年,经历了很多,但我们在装院七队结下的战友同学情,终生难忘。曾记得我们入学时都很年轻,在朝夕相处的两年中,队首长给了我们无私指导和贴心关怀,教员们教我们提高了政治军事素质,同学们相处阳光.率真,团结,友爱,相互尊重,互相帮助,我们都不断成长进步,受益终生。三十六年过去,我们在七队学习两年的点点滴滴,105名同学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真的是难忘同学一片情!
据我了解的一些信息,同学们毕业分别后,都各自奔赴了各自部队(后转业地方)工作。在几十年的奋斗中,都取得了辉煌成绩,都做出了对社会对家庭的应有贡献。也许我们不敢说都成长为参天大树,但我们105名同学汇集在一起,也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小森林。我们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岗位实现了自已的人生价值,没有辜负装院的培养,没有辜负贺队长贾教导员的期望,没有虚度自己的人生! 历史总在进步,人也不能永远年轻。我们的工作已有人接班,但我们不用失落,应在人生路上继续前行。工作重点回归家庭,开心每一天,过好夕阳红!
祝这次聚会活动顺利成功!
祝我们装院七队的首长和全体同学们生活幸福,健康长寿!
回首往事,庆典聚会,展望明天,“团结、战斗、友爱、互助”是我们的七队精神,七队过去是一首诗,队首长、同学们现在为一幅画,今后永远有不了情,全队共祝愿:七队精神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