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村仅存的一片柘树林,位于河南太康县朱口镇小王行政村霍庄大街坑南沿。由于柘树仅存甚少而非常珍贵,古有南檀北柘之称,2018年此树被县文化局保护起来了。据93岁高龄的霍廷勋老人说,他小时候见到这棵大柘树时,就已经比碗口粗了,由于柘树生长缓慢,十年还长不到一厘米,估计这棵树龄也有三百年左右。民国之前,我们村方圆几十里到处都是柘树,民国时还有大面积种植,古时称为柘桑之地,又称柘都及柘县。柘树柘树发家致富,叶子可以养蚕,树丝可以织布。枝条可以编篮子、条笆、篱笆,也是簸箕、笆斗子的主要配件,树心藏着黄金丝可以做黄袍,汁液可以做染料。古人也有把它做弓箭的。
柘树叶养蚕吐出来的丝称为柘丝,光泽鲜艳、丝长均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就有记载柘丝的用处,可以做琴弦。用柘丝做出来的琴弦音质好听,柘丝古时是宫廷服饰专供品。皇帝公爵都想得到它,所以非常珍贵,隋唐时称为“帝王木、黄金木。”八十年前的柘县是柘丝业最为兴盛的时期,是当时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柘树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别名有很多,包括柘、柘桑、桑木、伤脱木、黄桑、文章树、灰桑树、柘子、野梅子、野荔枝、老虎肝、黄了刺、刺钉、黄疸树、山荔枝、痄腮树、痄刺等 。具有舒筋活络的作用,可以用于缓解关节和肌肉疼痛,特别是对于因风湿或其他炎症性疾病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的缓解效果。治疗妇女的月经问题,如崩中血结,有助于调节月经周期和减轻相关不适。也可用于治疗一些消化问题,包括腹泻和消化不良,有提高胃肠功能助消化。柘树的果实富含营养,具有养血生津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贫血状况和滋润口。
可惜,时代变迁,当年片片的柘树林已成为历史、记忆、乡愁。改革开放以来,在科技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今天,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电子时代、智能时代。 (作者:王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