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棚户区不遗余力——追寻习近平福建足迹(五)
20世纪90年代的福州,尽管是省会但很多地方跟县城差不多。“纸褙福州城”(注一)的外号为不少人所知晓。因此作为一市之长的习近平为改造棚户区不遗余力地下了不少功夫……
习近平经过调研探讨后认为:
福州的棚户区改造必须提速!
采取脱胎换骨与改头换面结合:
全拆重建、改造门面、局部加固。
但有人穷家难舍,出租户怕断财路,
竟分别陈述种种理由加以拦阻。
街道居委会干部于是不厌其烦,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加以说服。
对于旧城改造习近平态度十分明确:
安置好百姓特别是困难户为第一要务。
干部必须把群众利量放在首位,
切实为他们着想尽力排难解忧。
改造后的住宅功能要齐全,
不能让老百姓提着马桶出户。
原则上就地安置,反对把他们迁走,
对特困户要优惠让其拎包入住!
习近平提出旧城改造“三个结合”,(注二)
鼓励单位居民集资,政府予以帮扶。
难度高呼声高效量低的木棚屋是重点,
为此作出消灭连片棚屋区的战略部署。
两年后近四十万居民乔迁新居,
万人住宅小区和居民新村靓丽夺目!
一位老中医撰写对联抒发心声:
“盛世难逢我今逢,人心不足我心足”。
五年后一个烈日炎炎的下午,
时任省长习近平视察民间疾苦:
见紧傍闹市仍余几排破旧棚屋,
便走进一户居民家中详问缘由……
随后便召开棚屋区居民座谈会,
放言改造棚屋区是对人民利益维护,
一定会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原则,
把好事办好对大家期盼决不辜负!
棚屋区拆迁安置、管理办法相继出台,
所有的棚屋区动迁改造启动加速。
一个个棚屋区被很快改造完成,
创造出旧城改造动迁史上最新纪录!
时隔一年后习近平重返故地察看,
当年破烂不堪棚屋区已改换新图:
“纸褙福州城”悄然销声敛迹,
福州已真正变成了“有福之州”!
注一:“纸褙福州”的由来:洪水泛滥时老百姓打开木门引水,以防木板墙冲倒;冲水退去后便用报纸褙上内墙,经年累月一层又一层,房子便成了纸褙房。
注二:“三个结合”即旧城改造与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相结合。
(维我中华2023年12月21日晚命笔,敬请雅正)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