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绣岭


昨天上午,参加庆祝蓝田县王维四吕文化研究会成立五周年暨首届理事会年会,聆听张效东会长对五年研究的工作报告,深受感动,获益匪浅。
感动的是,八十多岁老人张效东会长精神饱满,激情澎湃,作了一个多小时的精彩报告,内容详实感人。张会长把五年来研讨会付出的艰辛努力,多地的实地勘测,实地挖掘。实地考察的成果展示给大家。他们似考古专家队一般不辞严寒霜露,不畏艰险跋涉在辋川、秦岭牧户关、蓝田县五里头等地,考察确定王维故址、王维墓址,韩愈雪拥蓝关马不前与韩湘子故事的真实遗址、四吕故址与墓址,挖掘出大量的历史真相,还原王维生活本来的真实情况。翻阅了大量史籍诗文佐证考察的真实性,纠正流传古今很多错误记录。他们为还原历史真相,为王维、四吕、韩愈等研究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我赞叹张效东会长,这种无私无畏,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为打造蓝田县王维四吕这张黄金名片,为蓝田县经济、文化、旅游,为研究王维田园诗歌不懈努力,付出艰辛,为张会长如此坚守这块研究阵地,孜孜不倦,求真求实,传承、发扬与恢复蓝田文化的奉献精神而赞美讴歌!

收益匪浅,表现在之前我没有弄明白的有关韩愈、韩湘、韩湘子之间的关系,王维故居遗址准确地点,辋川名称的来历,蓝关具体位置等问题一直困惑着我,现在听了报告,使我豁然开朗。使我深层了解蓝田,了解王维、四吕、韩愈、韩湘子等文人与蓝田的密切关系。让我这个嫁给蓝田县人,并在蓝田县居住生活三十年的半个蓝田人,更加热爱蓝田,关注蓝田。为成为理事会成员,学习与研究蓝田文化而自豪,所以说,我获益匪浅。

参加这次大会,聆听很多蓝田籍的教授、研究专家们生动有趣的的讲话,增长了知识,激发我钻研蓝田文化的热情与激情。
之前喜欢陈忠实先生《白鹿原》读过几遍,多次游玩白鹿原,参观白鹿原影视城,并写了书评与多篇游记。在白鹿原书院,初次见到四吕简介。
诗佛王维开创我国田园诗歌先河,我喜欢王维的山水诗歌,喜欢他的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美好意境。
我亲眼目睹过辋川的松间明月、石上清泉。那是一次乘坐7416厂晚班车进辋川,给厂里党校函大学生授课的途中所见。因为晚上多次去辋川授课,住宿7416厂招待所。我感受过王维曾经生活居住过地方的清静与优美。
初升的月亮,那缕缕月光透过树顶松枝缝隙,洒落在辋河水面,清澈而明亮,多么美好的夜景!我曾陶醉于辋川月出东山的静美情景。我爱辋川!
今后,要跟随张效东会长,进一步深入了解蓝田,走进蓝田,走进辋川,了解王维、四吕。把研究与传承蓝田文化作为己任。

作者简介
刘灵秀,网名绣岭、秀岭,退休教师,西安航天工业学校,高级讲师。简书优秀创作者。蓝田县王维四吕研究理事会理事。有文章七百余篇,77万多字。以游记散文为主,自编文集《秀岭走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