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264》「飘舞的剑」(4883辑)

晨间寄语
积石山救灾的故事说不完。
一位互联网博主叫“王阳哥哥的故事”播报时,以甘肃省领导和各类救灾人群的“出发”二字,涵盖第一时间赶到灾区救援的感人场景,“有人一天煮了两千多斤的饺子”,“一位牛肉面的小老板,带了一千斤牛肉,50帒面粉就赶过去了,他们一个个不过是普通人,怎么一念之间,就变成了英雄!无数的人都努力的发出一点点光和热,温暖着灾区零下15摄氏度的冬夜”。“出发”,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是行动的准则,是无数人心驰的原动力。只有出发,才是践行使命表达初心的体现。所以这篇《寄语》又在写普通人的英雄事迹。
昨晚与友人无意间又谈到地震灾区的事,一位叫邓强的朋友08年置身于汶川地震时灾区之一的都江堰。他说那种惨烈场面终身难忘,除了心情难受沉重,只有迅速参与到抢险救灾的行动当中去。那时他正在创业,但是置身于灾区,来不及多想,把准备用于创业的10多万块钱捐献给了灾区。他说,钱虽然不多,但是良心使然,其情其景,只怕没有,无法置身事外。是的,那不是豪言壮语,仅凭一个中国人对待同胞受难的同情心。他用另一种方式说了灾后遇到的“好事”。他与别人无异,创业期间也在走南闯北。他和朋友到了内蒙古的呼和浩特,打算在那里租间铺面做生意。这家当街的铺面要价是两万多,与左右邻相差无几,因为本钱有限,面呈难色。当店主得知他们参加过汶川地震抢险救灾时,立即将租金减去了将近两万元,以六千块的价格租给了他们。我听了十分感动,“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而店主减去的万元,好似也参加了抢险救灾?至少是帮助了直接抢险救灾的他们,心安理得。而他们,也感受到了“做点好事并不难”的理解和温暖,相得益彰。
老百姓在求助或感激别人时,会顺口说句“明中去暗中来”的话。毋庸解释这句话的典故,其字面也说明白了意思,想是邓强他们被应验了。固然,不是每个做好事的人都求回报。但是以德服人是最起码的道理,能够直接去抢险救灾,是积了大德的事情,店主也深明大义,两全其美也。
汶川地震后的故事很多,相信积石山的后续故事也会不少,我们传递的,正是这千千万万英雄轶事中的点点滴滴,身在后方,为前线加油[加油][加油][加油][OK]!
新的一天,早安!
2023.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