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系三中
齐迎春

我是1992年参加工作,2001年踏上三中讲台。迄今为止31年的教龄,其中就有22年在三中。这么多年里,我由一个踌躇满志的小伙子,步入了即将退休的行列,大半的青春年华都抛洒在了三中。岁月染白了我的鬓发,也见证了我的激扬人生。再有九年,我就可以退休了,这个世上,除了我的家人,就数三中与我相伴时间最长。作为一名三中的老教师,我的命运早已同三中紧紧地系到了一起。三中的起伏跌宕,也是我的人生波折,三中的荣辱就是我的荣辱,三中的成败也是我的成败。
让人永远难忘的是每年的两个揪心的时节点:中考和秋季的招生。中考前每一次模考都揪动着我的心。尽管没有我的孩子,尽管我也不带初三班级,但不知为什么,只要听到某一次的成绩滑坡,我就担心得不行,担心会影响下一学年的招生工作。每听到成绩提升,我又兴奋不已,激动不已,仿佛看到了三中的辉煌。每一届毕业班里的那些个优秀的优生名字,都随着一次次的考试成绩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这大概也与我每年参与学校的招生工作有关吧。每一年的秋季招生工作,我都从始至终参与。有人说保险公司的人跑保险都是“跑断腿,磨破嘴”。我们每年秋季的招生一点也不比跑保险容易,特别是三中处于低谷的那些年。面对一个小升初的学生家长,哪怕孩子的学习成绩很不好,我们都是一次次地上门,一次次地详细介绍我们三中的各种优势,向家长说了无数保证的话语,只为了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们。就是这样,我和我的同事们用无数实实际际的行动证明我们三中人的诚心与诚信,尽管面对家长依然怀疑的目光,我们常常会觉得有时真的很无助,也很无奈。
还有一部分家长因为不愿意来三中给我们吃闭门羹,甚至说一些难听的话语。什么时候,教育成了这样了?为了教到、教好别人的孩子,落到低三下四、费尽口舌、说尽好话的地步了,有时想来又是一阵的心酸。
办学真的好难,你无数次的辉煌都抵不过一次小小的失误,甚至根本就不是你的错。家长与社会永远只盯着你的成绩是否攀升,而不会去在意你背后客观的无奈与无限的努力。也正是因为如此,我知道每年九月来到三中的每一个孩子都很不容易,都是我们三中振兴与发展的宝贝,是资本,更是希望。我更懂得,一个孩子对于一所学校讲算不了什么,但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却是全部的希望。正因为如此,教书三十载,我从没有放弃过一个学生,也没有让一个学生因为我的缘故在我的手中流失。
就前几年带过的一届学生来说吧,新学期给我班分了24个学生。这24个孩子,不是成绩不好的,就是有这样那样问题的,没有人愿意带这样的一个班。校长找到了我,说我上了年纪沉稳,说我有经验,说我办法多,说我这说我那,一顶顶的高帽子压了过来,总之一个意思就是这个班非我莫属。领导都使出了这样的招数,我还能说什么?那就带吧。可咋带呢!那些孩子的成绩没几个能入眼的。他们衣着打扮,言行举止,痞气十足。既然接手了,总不能半路让这个班散了或是带不下去吧,那样我真丢不起这个人。
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当熊孩子,也没有一个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就是那个最差的。何况这些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毕业,可以说受尽了嘲讽,受够了冷眼。谁愿意一直这样受下去呢?当孩子们告诉我说他们不愿意做差生时,我就立即召开了家长会,告诉了家长孩子们的心声,与家长有了一个约法三章。从此,我从抓他们的言行举止、衣着打扮开始,从外观上让他们有了一个学生样。铁的纪律,严格的班规,没几天,就有家长们向我反馈了孩子们的变化,并表达了他们的感激之情。学习方面,我从练字入手,狠抓课外阅读。在这般强制度强管理下,我从不吝惜任何一次对孩子们的夸赞,甚至更多次,我抓住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无限地夸大其词。
孩子们的学习有了信心,这还不够。我将孩子们的作文一次次地用心修改,更多时候改得面目全非,几乎就成了我的文章。我将这些文章在当地官方公众平台上进行发表。看到自己的文章被发表,孩子们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后来有一些孩子的文章陆续在市级报刊发表。这是一种奖励,他们从没得过这种奖励,其他班的孩子也没有,他们更觉得高傲。于是,他们便开始不断地写,不断地发表,这些孩子的名字便经常性地出现在岢岚众多人的面前。就这样,我这个班就成了不明就里的人们眼中的重点班了,我也成了这些人眼中的名师了。
升初二那一年,我班的前六名孩子转入了兄弟校的实验班。家长们一再向我表示歉意,我心里也特别难受,甚至心酸,但我这毕竟只是一个普通班,我不能耽误孩子们的前程,对此我向家长们表示了理解。看着剩下的18个孩子,我心中更多的是不甘。稍稍的失落之后,我重振信心,带着这些孩子继续努力向前。功夫不负有心人,初三第一学期的拔河比赛,我班孩子表现出了顽强不屈的精神品格,以弱胜强,夺取了全年级冠军。其中一个孩子在拔河过程中丢掉了鞋子,另一个孩子的手心磨破了皮勒出了血,但没有一个孩子放开绳子。胜利的那一刻,全班同学兴奋得热泪盈眶。初三中考体育,我班以八个满分的成绩又斩魁首,那年中考。十八个孩子,十三个顺利考入了高中,有几个孩子的中考成绩还远远超过了当初转走的那几个孩子。这三年,我不仅与这些孩子凝心聚力,与部分家长也处成了朋友。多年来,我们一直有着联系,有着交往。
教书三十余载,我也算得上桃李满天下了。从部队军官到地方干部,从城市老板到乡村村官,各行各业都有我曾经的学生,这是我的成绩,也是我的骄傲。在三中的二十几年里,我付出了许多,也得到了许多。二十几年的班主任经历,同形形色色的家长打交道,既锻炼了我,也培养了我,更磨练了我,让我学会了遇事冷静,学会了面对问题懂得分析情势,懂得去寻求解决的办法。特别是我进入学校管理层的这些年,更是让我磨砺了心性,学到了不少的技能,得事也更趋于成熟。
2017年是我人生转折的一年,因前面提到的那一届学生的缘故,我和学生们一起写作,一起投稿,“岢岚你好”公众平台几乎每天都有我和学生的文章。也是那时起,我真正地接触了文学创作这块土壤。2018年,我做了“岚漪魂”公众号的编辑,2019年,我自己创办了“岚漪文苑”文学公众号平台,并开始向全国各地报刊杂志、网络平台投稿。2020年,我加入了山西省作家协会,2021年又加入了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同时又创办了“岚漪诗社”。2022年,我先后加入了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西部散文学会。2023年,我出版了个人散文集《心路》、诗集《浅风》,在文学创作方面也算有了小小的成绩。而这一切得益于三中,是三中这块土壤培育了我,也是三中的领导、同事支持帮助了我。可以说,没有三中,就没有我的今天。

而今,即将退休的我却生出了更多的情愫,更多的不舍。不舍离开三中这块土壤,仿佛一下子我有了更多的想法想去实践,有了更多的管理思想想得到施展,我想看到我的点滴经验、我在教育工作中的思考能让三中走向更好。我也不舍三中的这群孩子,虽然在全县生源大量流失的背景下,来到三中的这些孩子好多是单亲或是离异家庭,他们的身上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的成绩好多是一塌糊涂,甚至不会写字,不会加减乘除,但我却看到了他们不一样的一面,看到了他们该有的样子。他们身上的问题不是他们的原因,他们不该放弃,也不该被放弃。我想去唤醒他们,帮助他们,我想看到他们不一样的明天。我有义务也有责任去帮助这些孩子,因为我是老师。
再有九年,就到了我该退休的年龄了,这九年对我而言真的很短,很仓促,仓促的我不知该做些什么,从何做起。我想做的、需要做的事情太多,我需要好好地去梳理梳理。不论时光有多仓促,我都会用我的爱和责任,诠释一个人民教师的情怀,为我的学生支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由于年龄的原因,不可避免与学生之间有了代沟,我会以人民教师爱的名义,走进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赢得对他们教育的成功。用爱浇灌净土,用情熏染桃李,这一直都是我的教育梦。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将在岗几年的全部的爱,根植于我所带的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尽最大限度的去滋润他们的心田,因为我知道,他们需要这种爱。接下来的九年,我会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演绎得熠熠生辉。我们可以平凡,但绝不能平庸,这应该算是我心存的一份执念吧。
彩虹是圆的,它用地下的一半孕育出空中的绚烂与热烈,丰富的色彩中有太多太多的执着,太多太多的梦想。日复一日的平凡岁月,默默耕耘的无悔人生,凭着我对三中的情,对学生的爱,我定将用心书写我的人生,最后享受那种跟同事或者纵情谈天说地或者分享喜怒哀乐的感觉。
“路漫漫其行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三中人,我将永远保持三中人“春蚕吐丝,蜡炬成灰”的执着风格,用我的余光、余热,充实自己,丰富学生,回馈三中,书写我普通教师的平凡人生。
祝愿我的三中永远有光鲜,有温度,有希望。
2023年12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