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麒麟杯”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全国原创诗词歌赋散文有奖征文大赛
参赛作品展示:44
从毛泽东同志的一段讲话中
学习伟人艰苦奋斗的精神
作者:王桂平
今年是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深切怀念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学习伟人的光辉思想。
我读到这样一段故事:1938年,毛泽东给陕北公学的学生们讲演,问学生,“为什么要自愿到延安来吃苦呢?”毛泽东这一问,会场上顿时寂静下来。过了一会儿,同学们给出了各种回答:有的说为了参加革命,有的说为了学习马列主义,也有的说延安有毛泽东、有共产党给我们做榜样……
毛泽东接着诙谐地说:“这叫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革命的自觉性嘛!不能吃苦怎么能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不能吃苦怎么能建设新中国?”青年学生们听了“周瑜打黄盖”的比喻,定当会心一笑。
毛泽东引用这句歇后语,在轻松幽默的谈话中,把历史和现实巧妙地连接起来,恰到好处地提倡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自觉奉献的精神。而且,这种倡导,不是简单说教,不是硬性灌输,而是循循善诱、春风化雨。东汉末期,黄盖为了打击入侵曹军不怕皮开肉绽;而今,青年知识分子为了抗击日寇不怕风餐露宿,住土窑,吃小米……青年学生们舍生忘死奔赴延安,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自觉吃苦的精神。
(一)毛泽东指出:“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学生时代,毛泽东在《讲堂录》中记了这样一段话:“惟安贫者能成事,故曰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这时的毛泽东就认为唯能吃苦、能奋斗者才能成事。革命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小米加步枪,敌人的军队是飞机加大炮,物质条件相差极大。但是,人民军队如毛泽东所说“好在苦惯了”,能吃苦,能拼搏,所以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由于敌人的封锁,红军物资非常匮乏,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必需品无时不处在极其短缺的状态之中。为了战胜困难,毛泽东同志亲自向红军宣布了一个规定:连以上单位办公时用一盏灯,可以点三根灯芯;连队带班、查哨时用一盏灯,只准点一根灯芯。按照这一规定,毛泽东同志晚上可使用三根灯芯办公,但为了带头发扬勤俭节约作风,他始终坚持使用一根灯芯。警卫员担心昏暗的灯光会损害他的视力,所以每到天黑,就偷偷在灯里加上两根灯芯。但毛泽东同志一看到就悄悄地挑去两根灯芯。就是在这束微弱的灯光下,毛泽东同志通宵达旦、奋笔疾书,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方向。这盏有着“一根灯芯著雄文”传奇故事的油灯,不仅见证了毛泽东同志领导革命斗争的伟大实践,而且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作风。
在延安,毛泽东对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员的三大要求之一是“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抗日战争胜利后,刚去东北时有人寄希望苏联的帮助,毛泽东及时指出:“干部中一切不经过自己艰苦奋斗、流血流汗,而依靠意外便利、侥幸取胜的心理,必须扫除干净。”在全国革命即将胜利时,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其中之一是“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醒全党,要防止因胜利而骄傲、以功臣自居、停顿起来不求进步、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等情绪的滋长,要警惕别人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说了一句名言:“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领导全党进行了多次整风、整党运动和专项教育活动,加强艰苦奋斗作风教育,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坚决反对各种贪图享乐铺张浪费现象,坚决惩治各种腐化堕落违法乱纪行为。尽管面对艰巨繁重的建设任务,面对巨大国际压力乃至战争威胁,面对各种曲折和困难,全党全国人民保持了良好精神面貌,涌现出大量可歌可泣的优秀典型和先进人物,艰苦奋斗的作风得到了保持和发扬。
毛泽东是艰苦奋斗的提倡者,更是当之无愧的艰苦奋斗楷模。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建设时期,他以身作则,一生简朴,身居高位却从不要求奢华;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打补丁的衬衣。他是劳动人民的儿子,永远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毛泽东为什么如此重视艰苦奋斗?从客观上说,毛泽东认为,敌强我弱,只有艰苦奋斗才能打破“敌军围困万千重”;一穷二白,只有艰苦奋斗才能建设起富强国家。从主观上说,毛泽东认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越是艰苦卓绝,越能磨砺人。
(二)“欲为清白吏,必自节用始。”能够自觉地保持节俭质朴的作风,不追求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是党员干部拒绝诱惑、不走邪路的道德保障。现实生活中,有些党员干部之所以蜕化变质、违法犯罪,往往是从讲排场、比阔气,丢掉艰苦奋斗精神开始的;一些人信念动摇、思想颓废,贪图安逸享受,往往是从追求奢侈生活发端的。由奢靡享乐到贪婪无度、欲壑难填,进而堕入腐败深渊,这是众多“落马”干部蜕化变质的轨迹。俗话说:“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在生活上爱慕虚荣,就无法安于平淡,更难抵挡“糖衣炮弹”的腐蚀。有的落马官员看到别人能力不如自己,赚的钱却比自己多,就觉得脸上无光;有的看到某些大老板入则星级酒店,出则豪车接送,出手阔绰,便心生羡慕。这种虚荣心理的存在,让有所图谋的“围猎者”有了可乘之机。只要诱之以利、惑之以色,爱慕虚荣者便极易被腐化,丧失底线原则。虚荣心膨胀之后,工作上便无法安于默默奉献、踏实干事,反而喜欢搞“面子工程”。揭开表层的伪装,虚荣的内核终究是水中捞月、竹篮打水的虚妄。党员干部应有清醒的认识,在名利上懂得“知足”,保持定力,不为外界诱惑所扰。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千好万好不如把工作干好。”党员干部提升党性修养,能够严于律己,用好权,办实事、办好事,向群众交出满意的成绩单,才是实实在在的荣耀,才是真正的“有面子”。
(三)有人说,现在生活在幸福的时代,年轻人不需要艰苦奋斗了,这个观点要不得。习 近 平 总 书 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奋斗是长期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持续奋斗。奋斗是曲折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我们要始终发扬大无畏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艰苦奋斗,是我党优秀作风,也是一种优良传统,革命战争年代,正是凭着这样的精神,自力更生,革命根据地如火如荼的建设,才形成星星之火燎原态势,夺取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后也是靠着一步步的摸索与实干,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让国家步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艰苦创业的精神,作为积极、健康的生活的态度,无论什么时代都应该为年轻人、劳动者所推崇和追求。
2021年2月20日,习 近 平 总 书 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说:我反复强调要发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强调要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精神,发扬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这是有很深考虑的。大家想一想,在我国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多么伟大、多么不易!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艰苦奋斗的作风丢不得!
作者简介:王桂平,济南人,爱好文学,擅诗词歌赋,喜欢写作。济南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
编辑:寒烟 子墨
编审:慧行 泰羲
法律顾问:安文强
法律支持:安文强专业律师团队
泰羲图书专业出版策划工作室,为作者及文学爱好者提供专业图书策划出版一条龙服务,合作全国多家出版社,费用低,出书快。
出版咨询微信:CN-KUNLUNSHUYUAN
出版咨询邮箱:kunlunshuyu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