椹果甜又甜
10.
这位杨志祥老师,年近花甲,头发花白,确实是桑树林四十年前的启蒙老师,也是这个学校的开“校”功臣。
桑树林八岁在本村上一年级,杨老师教他语文课兼班主任。那时候,学校还只有几间破屋子,也没有院墙和校门。虽然条件艰苦一些,可是杨老师教学认真,和学生打成一片,教学成绩很好。尤其是他知识渊博,多才多艺,语文教得十分精彩,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后来,学校在桑树林老父亲和杨老师的带领下,逐渐发展起来,破旧的土坯房变成了崭新的砖瓦房。前两年,根据上级标准化建设要求,学校还盖起了崭新的三层教学楼。教师和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从学前班到六年级,学生最多达到了将近千人。这是桑家窑小学发展最辉煌的时候,也是杨老师感觉最自豪的时候。
教书四十年,从曾经的黑发少年变为如今的白发老人,杨老师一直坚守在这里,没有离开这个学校半步。
今年暑假后,学校被迫停办了,学校里空无一人,只留下孤零零的一座崭新的教学楼。杨老师每每看到,很是伤心,总不忍离开这个学校。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思考,他主动提出要求,自己哪里也不去,看守校园看到一直到退休。学管会莫主任被他的诚心打动了,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同意了他留校的要求。
教学楼里,地面上布满了灰尘。教室门口的班级牌子,有的歪歪斜斜,有的已经掉了下来。隔着窗户,看到教室里的课桌横七竖八地摆放着,黑板上涂鸦了粉笔字。教师办公室里,冷冷清清的。这时候,银杏突然说:“树林,你看看这里!”只见墙角边有一个小黑板上,不知谁写的几个字,格外清晰,让桑树林心头一震:“我们还会回来的!”
杨老师解释说:“这可能穆老师写的!旁边就是她的办公桌,那天临走的时候,她都哭了……”
接下来,桑树林会有什么反应呢?且看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