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防洪纪念塔
文/韩寒(江苏)
纵使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但对于哈尔滨这座城市而言,防洪纪念塔始终是一座永恒的见证。它矗立在松花江畔,宛如一位坚毅而庄严的守护者,它的高耸与坚固,仿佛是守卫着这座城市的丰碑。
一天的午后,我漫步来到了防洪纪念塔前。远远望去,高达三十米的纪念塔向我招手,似乎对我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驻足于塔下,仰望着这座气势恢宏的建筑。纪念塔雕刻着精美的花纹,以及生动的历史场景,这让我更加着迷,仿佛置身于一个不可思议的时光隧道。
我踏上了纪念塔的台阶,一步一步地攀登。脚下似乎有一种力量在推动着我,引领我走进这段曾经的历史往事。台阶上刻画着浩荡的江水,滔滔不绝地流淌而过。我的耳边仿佛响起了江水的潺潺声,似乎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恢弘与深沉。
终于,我来到了纪念塔的顶端。眼前的景象让我为之心动,我仿佛看到了曾经风雨飘摇的岁月。这里是松花江的最高点,我俯视着这条母亲河,感受着她带给这座城市的温暖与力量。她肆意流淌,承载着无数的爱与希望,用她的身躯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宁。
站在纪念塔的顶端,我仿佛回到了过去。我回忆起了那个曾经遭受过惨重洪水侵袭的岁月。这座城市曾经经历了无数次的困顿与绝望,但它从未屈服。人们用自己的汗水与智慧,筑起了坚固的防洪工程,让这座城市能够在洪涝灾害面前屹立不倒。
纪念塔也成为了纪念那些浴血奋斗的人们的象征。站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一种庄严与肃穆,也感受到了一种无私与奉献。他们的努力与付出,保护着人们的家园,让我们能够安心地生活、工作和创造。
纪念塔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历史的感慨,更是对生活的思考。世间风雨无阻,但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勇敢地面对挑战,才能在逆境中迎风前行。与其抱怨命运的不公,不如用行动来改变现实。正如这座纪念塔一样,无论遭遇多少风雨,都能够屹立不倒,永远都是这座城市的骄傲。
我沉浸在这份历史与感悟之中,感叹时间的飞逝。在这座纪念塔下,我明白了生命的真谛。无论多少风雨,无论多少坎坷,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敢前行,就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与守护。这是哈尔滨防洪纪念塔给我的最深的启示。
离开纪念塔时,我回望了一眼,心中充满了对这座伟大城市的敬意。哈尔滨不仅是一座美丽而富饶的城市,更是有着坚韧与勇气的象征。纪念塔见证了这座城市的辉煌与艰辛,它将永远伴随着这座城市,成为我们追求梦想和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
作者简介:

韩寒,江苏省连云港人,1990年出生,江苏海洋大学毕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公益协会会员。国企工作,多年来,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百余篇(首),诗文被选入多家文学作品选集,江苏省作协“壹丛书”入选者。著有散文集两部、诗集三部、小说集一部,现为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