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巫山一段云 • 坝上
作者:尹玉峰(北京)
坝上冬飘雪,天穹落草原。绵绵云朵欲压肩,骏马踏飞烟。
河柳木升水雾,白桦林藏鹿兔。向南瞭望是京都,四处起欢呼。
2眼儿媚・田园
作者:尹玉峰(北京)
流转双眸锦云飞。万顷水连溪。一声蛙叫,群鱼戏浪,山饰云衣。
桑麻影里青藤舍,伴有燕来栖。伊人应笑,田园安逸,自课锄藜。
3眼儿媚・村町
作者:尹玉峰(北京)
山上清泉响泠泠,云绕小村町。一排杖子,几幢木屋,爬满藤绳。
飞霞掠过峰峦后,月动在天庭。层林叠暗,夜钩垂钓,撒网繁星。
4惜红衣 • 桑干河
作者:尹玉峰(北京)
土改年间,丁玲在冀,著书传世。火热心肠,翻身道情志。苍天大地,桑干河、昂扬生气。欣喜,明镜玉台,雾消云开霁。
而今谷背,骏马雕鞍,耕耘者心碎。空村留守几辈,自流泪。城里讨薪无果,桑梓有田荒废。问谁来农种,能否从兹寻翠?
5旎诗:北方楼兰
作者:尹玉峰 (北京)
曾经在大海一般蔓延的荒野上
渴望黄昏有那一番长河落日圆
我的灵魂深深嵌在大地里
凝结成我的美梦我的田园
所有的承诺和追求都渗入了
泥土生长出饱满馨香的理想
阳光在大地上默默扬穗洒下瀑布般
喧响!垅垅绿波都涌荡着我的情感
大地雄心日益鼓胀 —— 大地与我
水乳交融,从来都不会有所改变
所有的故事都在翻卷的泥花中翻卷
奔马、原野、地平线 ——荡气回肠
我的朋友——世界摄影名家铁峰先生走进红色经典小说故事诞生的地方进行摄影创作,颇有意味。作品的深刻性、视觉冲击力,直捣心智。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优秀长篇,也是延安整风后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成就之一。1948年出版后,受到普遍关注,1949年被译成俄文,在苏联《旗帜》杂志上发表,1951年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二等奖。作品描写1946年华北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初期情况,通过暖水屯一个普通村庄的土改运动,从发动到取得初步胜利的描写,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农村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揭示出各个不同阶级不同的精神面状态,并且展现了中国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已经踏上的光明大道。
桑干河畔(之一)
图文:铁峰
在河北阳原县,有个叫开阳堡的地方,这里到处是残垣断壁,给人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还记得丁玲有个小说叫《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个开阳堡就在桑干河畔,只是今天的桑干河已经没有水,只留下了一条干涸的河床。
堡子里的村民基本上都已经搬到堡子北边新建的房子里。偶尔在堡子里能见到一两个,也基本是老人或孩子。

古堡不太大,基本上长宽各三百米的样子。但是看堡内的布局和南北两端的庙宇,还是可以感觉到昔日的辉煌。

刚刚到达的时候,就在城墙外看到了牧羊人和他们的羊群。

老人、老牛和两只顽皮的小狗,给这个古老的堡子增添了些许生机。

老旧民房,多用掺了杂草的黄土夯筑,屋顶也是泥土筑成,多有房屋坍毁,院落被荒草侵占。这个院落半开的栅栏门,似乎预示着这里还有主人居住。

晒着太阳聊天的老人和骑着电动自行车的中年人,让我感觉到古老与现实的链接。

儿童总能给人一种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听到相机快门声响,两只小狗不约而同地注视着我。

夕阳西下,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左侧的城楼,诉说着往昔的荣耀;渐行渐远的老人,承载的是历史的记忆。

关于开阳堡的历史,网络上的资料常提及开阳堡早在唐宋年间就是县城,最远的历史甚至追溯到春秋战国赵武灵王时代。

堡外的一棵小树,昂首挺立在天地之间。

小树傍边的那个小屋,我走到近前看过,小屋非常小,不像是住人的,里面空空如也,似乎是敬奉神仙用的。

正前方比较高大的建筑就是玉皇阁,也是整个堡子里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玉皇阁的建筑材料古旧,一些细节木构,比如四个檐角下斗拱构件中挑出的"昂",雕成象头的形状,精美完好。从其整体建筑格局形制来看,应该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桑干河畔(之二)
图文:铁峰
桑干河畔有个叫开阳堡的村子,距离北京二百多公里,位于河北阳原县东南大约20公里,是浮图讲乡下面的一个行政村。

开阳堡,是我今年众多民俗摄影采风计划中的一处。尽管之前也曾去过大大小小不同规模的村子,也看到过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古遗。但是初到开阳堡,我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堡子内的破败程度是让人难以想象的,处处都是残垣断壁,满目苍夷。

难怪这里被称为“第二楼兰”,真的担心她会象楼兰古城一样在地平线上消失,成为一段令人心痛的回忆。

进入堡内向东走,就能看到一座真武庙。建在北城墙上的东侧道路尽端。目前庙宇房体尚存,旁边还有一座清朝留下的残碑,至今仍然矗立在那里。破庙旁边的老围墙被人挖了一个小洞,可供人进出,但是也人为的对古堡造成了破坏。

门上的对联,为这里满眼的苍凉增添了一丝喜色,也寓意着主人的存在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类似这样被遗弃的房子有很多,主人多半是搬到堡北新建的房子里了。而这样未加保护的空置,想必只会加剧破败的程度。或许再过几年,大部分的老屋将会在我们眼前永远消失。

这个是堡门,上边建的有玉皇阁。
据说堡子里曾经建有大小寺庙17处之多,后来有一部分已拆毁,目前保存的寺庙建筑和遗址有10多处。主要有:南边堡门上的玉皇阁,堡墙上的真武庙,南门内的城隍庙、观音殿,南门外的弥勒佛殿、关帝庙,北堡墙内的阎王殿和倒坐观音殿等。

低机位的拍摄,显得还是颇具气势的。

玉皇阁面阔三间,南面是敞开式的,其余三面都是实墙,屋顶用四层斗拱悬挑大出檐,加上四角翘角飞檐,使整个建筑既宏阔壮伟,又飞动空灵,体现了盛唐时期建筑的气魄,屋顶采用一般寺庙建筑少见的五脊六兽庑殿顶,上面覆盖琉璃瓦,显得十分高贵,富丽堂皇。

玉皇阁四角的昂都雕刻成精美的象头,看起来生动形象又不失美观。

往北一进堡门,就能看到城隍庙。为了给照片增加些兴趣点和故事性,我蹲在地上了半个多钟头,才等来了这位老者。

堡外的围墙、古树和飞鸟,把人的思绪似乎也带到了很远、很远……

堡内偶尔还可以看到村民。

站在堡门楼上玉皇阁旁边,可以一览堡内的景象。

日暮之时,开阳堡似乎也在诉说着她无尽的忧伤。

堡门旁的三只小狗,还在尽情地玩耍。

夕阳西下,一位老人渐行渐远。此时的我想喊一声把他叫住,来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流,但是却喊不出声,只看得见远去的背影从视线中消失。千年古城开阳堡,就象这夕阳,即将慢慢地消失在地平线下。不同的只是----她再也不会如同太阳一般辉煌的升起。
桑干河畔(之三)
图文:铁峰
初春的北京,乍暖还寒。本以为冬天就将这样平淡的过去,但是二月二十一日,终于迎来了二零壹七年第一场比较像样的雪。中午前后,久违的降雪不期而至。到了下午三点,整个北京已经被白雪覆盖。对于摄影人来讲,这样的天气怎么能错过呢?于是我就背上相机,直奋景山。

到了景山,本以为雨雪天气游人会少些。哪里想到,这里早已是“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几乎没有插脚的地方,跟本谈不上取景、构图。只能匆匆忙忙拍摄几张,草草收场。

但是心里总有些不甘,常言道:瑞雪兆丰年,此时的这场雪,或许真是上天的一种惠顾,怎么能就此作罢呢。

所以第二天一早就匆匆收拾了行囊,开车向北出发了。
雪天自驾出行,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就是高速路是否会封闭。带着这样的疑惑,一路上只能切行且看,能走多远走多远。
首先上了G7高速,起初倒是顺畅。但是过了延庆即将进入河北的时候高速就已经封闭,此刻收费站处集聚了大量的运输车。等待了半个小时,也没有任何要通车的迹象,只得想尽办法,调头往回准备下高速,在车辆之间左突右冲,终于驶入国道。

雪天的国道不好走,有时还要转入县道和乡道,整个行程变得更加艰难。路上车辆很少,但是也提供了可以随时拍摄的机会。

一路走来,虽然道路崎岖,却也欣赏到了许多平时走高速不曾见到的美景。

真的领略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的磅礴景象。

在这雪地冰封的山里,偶尔见到一个行人,竟然也会带来莫大的惊喜。

车外山坡上顶风前行的红衣少女。

还有车前道路上蹒跚前行的老人。

以及田野中劳作的青年。

雪中山谷里的小村。

迎面而来并擦肩而过的汽车。
都会感觉是上天刻意的安排。

巍然屹立的山峰,给人苍劲有力的感觉。
心驰神往的山里面,不知道还有没有住着神仙。

一路走走停停,路途虽然有些艰难,但也欣赏到了许多美景。以致于平时走高速三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的开阳堡,这次却走了近八个小时。
几位晒太阳的老人在墙根下聊天,一位看到镜头的大妈,还羞涩地挡住了脸。

另一位大妈即将回到家门口。

冬日的玉皇阁依然在桑干河畔挺立着。

穿过飞檐的冬日暖阳展露着她的光芒。

没有想到的是,今天还遇到了几位从阳原县到这里赏雪景的摄影爱好者。
更没有想到的是,竟然,竟然不期而遇到了一位铁峰映像的同学。那一刻,真的体会到了“他乡遇故知”的激动心情。

列队站立的羊群,似乎是在等待检阅。

远眺群山和桑干河畔的羊群。

极富形式感的墙壁与阴影。

村头的喇叭静静地伫立着,没有了往日的喧闹。

傍晚时分,屹立在桑干河畔几百年的玉皇阁即将再次进入静夜的沉思。

放牧了一天的羊群也从堡门洞里回来了。

暮归,羊群在堡内的暮色中的小路上连绵行进。

牧归,放牧一天的小羊即将回到温暖的土房。

一抹夕阳的余晖,给古堡的土围墙披上了金色的霞光。

晚霞的绚丽预示着明天的辉煌。
铁峰与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合影。
铁峰与著名主持人陈铎合影。
铁峰与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合影。
铁峰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合影。
铁峰与克林顿合影。
铁峰与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邵华合影
图左一:美籍华裔女演员,奥斯卡金像奖评委,好莱坞编剧家协会会员陈冲,图中:美籍华人作家、好莱坞专业编剧严歌苓,图右一:世界摄影名家铁峰。
上图剧照右一:尹玉峰。中民文化产业集团副总经理、慈善中国书画院、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两院副院长、Ⅰ0—WGCA国际组织世界绿色气候机构东北亚—东盟(中国)总部国际书画鉴定评估委员会副主席、Ⅰ0—WGCA国际书画鉴定评估研究院副院长、Ⅰ0—WGCA国际书画首席鉴定专家、京港澳台世界头条总社长、总编辑、都市头条编辑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