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流才子苦行僧》
东坡毅明博物馆报道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送别》一一这首凄美哀婉的经典歌曲,老少皆宜,已传唱了100多年,如今依然久唱不衰,妙音悠扬!其歌词作者是李叔同,后来,他也告别红尘,遁入佛门,法号弘一,苦修律宗,被世人尊称为"弘一大法师"!

1880年,李叔同生于天津一官宦富豪之家,其父李筱楼,与李鸿章是同年进士好友,后弃官经商,成为天津豪门巨富。他已有三房太太。为求多子多福,67岁时,又娶17岁的王凤玲为四姨太,生下李叔同,全家上下齐欢颜。李家笃信佛教,乐善好施,李叔同从小便在念经拜佛的氛围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他天赋异秉,饱读诗书经史及佛学。其诗书画印皆精妙。被公认为是百年来:学贯中西,集诗赋,书法,美术、教育、音乐、戏剧、佛学为一身的旷世奇才!

然而,因其母不是正房,在家并无地位,李叔同不能称她为妈,只能称正房为妈。她每天都要领着李叔同向几房太太请安,并听她们使唤,犹如佣人一般,所以李叔同说:"我的母亲很多,但我的生母很苦"!李叔同5岁时父亲去世,由正房兄长主家,虽富裕却过得压抑,并不开心。李叔同在青春叛逆期,16岁时,狂追年龄比他大的戏园歌妓楊翠喜,两情相悦,如胶似漆,甚至打算私订终身。家里为拆散这对鸳鸯,在李叔同18岁时,便安排了比他大两岁的茶商之女俞蓉儿结婚,李叔同只得服从这包办婚姻。

婚后分得上百万家财,还有各地钱庄股份,真是富贵多金!因李叔同曾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为避迫害,携母全家移居上海租界,后生育三子。并考入蔡元培为校长的南洋公学,学业优秀。但李叔同在校外十分潇洒,组织诗友会,出版诗刊文集。并与多名诗妓过从密切,一掷千金,度过了六年风流不羁的快意人生!1905年,是他人生转折点,他大儿子因病夭折;接着是他母亲,因长期孤寡操劳,才47岁也病故了,他扶着两口棺材,坐船颠簸几天,从上海回到天津老家安葬。先在家中举行新式葬礼,一不下跪,二不披麻戴孝,他一边弹着钢琴,一边唱着为母亲而作的挽歌,此举轰动津门!

然后,他将妻子及两个儿子,安顿在天津后,便远赴日本东京美院留学。曾多次反串演出茶花女等花旦角色戏剧。同时还学习油画,并说服了日本房东女儿雪子,做他的裸体模特,日久生情,与她结婚生子。度过了六年甜蜜的生活,1911年,他带着妻儿,从日本返回上海,从事美术及音乐教育。是他,第一个用五线谱作曲,推广全国,是他,开创了十几个中国第一,真是全才奇人!

但他常去青楼,与歌妓吟诗唱和,耳鬓厮磨。若以当今观念,凡进青楼妓院,皆是不耻行为,然而,因时代不同,风气不同,人不风流只为贫!自古富商名士,甚至不少帝王,都爱逛青楼,他们并非完全是为了滿足生理上的享乐,而是寻求精神上的愉悦。因古时青楼女子,从小便在教坊,接受过良好培训,琴棋书画,吹拉弹唱,色艺双全。如古代四大名妓:苏小小、薛涛、李师师、柳如是,均是著名诗人,《全唐诗》中,有两千多首诗词,都是描写妓女的,苏东坡也曾给妓女写诗作词。又如蔡锷将军与小凤仙,患难成知音,并传为佳话。

更有姣姣者,名妓赛金花,被大清公使娶为三姨太,她随夫出任大清德国公使夫人,并学会了德语及国际法,公使去世后,她又沦为妓女。1900年,慈禧太后滿以为义和团能刀枪不入,可以抵御洋人的洋枪洋炮,便公开向八国联军宣战,纵容义和团拳民,烧毁外国驻华使馆,虐杀外国驻华使节、传教士几百人,其中包括53个小孩,并杀害了许多华人教民,从而导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攻入北京城,吓得慈禧太后与朝迋大员怆惶逃到西安。而赛金花,则挺身而出,以一弱女之力,有理有节,成功的说服了八国联军德籍总司令,停止杀掠并退兵,从而避免了古都北京被焚毁,老百姓被杀害,世人称颂赛金花为"护国娘娘"!而在抗战初期,南京十三名妓女,舍身营救众多女学生,免遭日寇侮辱,获得"金陵十三钗"之赞誉!这历史真相,知者有几人?!

1911年,李叔同从日本留学归来后,因时局动荡,钱庄破产,家道中落,他当老师每月只有一百多元,生活拮据,为了养活两个家庭四个儿女,李叔同发表文章、篆刻印章,开始要收稿费,以补贴家用。而他的几位文学好友,皆离散或病亡,令他好不忧伤!仿佛正应验了他在15岁时,所写的两句诗:"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一语成谶!由奢到俭,世态炎凉,在此心境之下,1915年,李叔同填写了《送别》歌曲,从此传唱不息,流行至今。3年后,在他38岁时,他也送别尘缘,落发为僧,法名弘一法师,苦修律宗,为佛学做出了杰出贡献。正所谓"半世风流半世僧"!本人有感而发,赋诗一首,聊以抒怀:
《弘一法师娑婆行》
风流才子家富商,
诗书画印盛名扬。
放下红尘入佛门,
苦修律宗世景仰"!

得知李叔同出家后,他的两位夫人及四个儿女,曾先后来到寺院,跪地痛哭,求他还俗,但他都不为所动,这真是六亲不认,铁石心肠一般,实在令人费解!弘一法师的日本夫人雪子,只好带着一双儿女回国自立,儿子后来当兵,45年在冲绳战役中阵亡,女儿102岁去世,夫人雪子106岁寿终。而弘一法师原配夫人,因长期郁闷,48岁病逝,弘一法师因时局动乱,没能回去送葬。所以,后来弘一法师去世前,曾流着泪说:"我这一生最愧对的是她"!他们的两个儿子都长大成人,并有了孙子!本人认为:只要常怀慈悲济世之心,便是菩萨;没必要抛家别口,剃度出家!

弘一法师出家后,绝酒色财气,穿衲衣芒鞋,吃粗茶淡饭,睡木板当床,拒亲友来访,潜心整理出版了几部重要佛学经典,被佛学界尊奉为南山律宗第十一代世祖!抗战期间,他呼吁僧人"念佛不忘爱国",并将施主捐的钱物,全部捐献抗日。长年奔波于温州泉州等地,弘扬佛法。空时写经画佛,他的书法,古拙稚朴,平正镌永,自成一格,受到世人珍藏。就连鲁迅,郭沫若等名人大家,因能得到一幅弘一法师的书法,而感到莫大的荣幸!前些年,西泠印社拍卖了一件弘一法师书写的"放下"横幅,只有两个字,500万元成交,他书写的小楷《金刚经》,拍卖出3000多万元之高价!

本人认为:弘一法师的书法十分精湛,但他画的佛陀像更是神妙,无人企及。他画佛陀像,全是用朱砂所绘,线条灵动,神形兼备,墨书偈句,丹青翰墨,珠联璧合,乃不可多得之书画奇珍!他曾在1916年到杭州虎跑寺,进行辟谷养生,并每天写《断食日记》,所谓"辟谷",本是一种断食养生法,共二十一天,头七天,从正常饮食逐渐断食,第二个七天只饮水,第三个七天,逐渐从饮水到进食。辟谷结束后,他感觉身心舒畅,并感到寺庙胜家,于是便在1918年正式在此出家,法名弘一法师。

由于弘一法师出家后,严格遵守清规戒律,潜心专研律宗,编著出版三部佛学经典,一日两餐,粗茶淡饭,四处奔波,弘扬佛法,甚至还刺血写经文,这些都严重的透支着他的健康,1942年9月,他在泉州弘法时,感到身体不适,于是又釆用"辟谷"疗法,但他巳无中年时的精气神,经不起长时间断食,在"辟谷"还没结束,他已预感到身体不支,无力回天,便对弟子说"别请医生,我要走了"!便书写遗书,安排后事,并写下了绝笔"悲欣交集",这绝笔,是悲?是喜?还是憾呢?我想只有法师自知!最后几天,他坚持不医不吃,在弟子们的诵经声中,安祥圆寂,享年63岁。弘一法师遗体火化后,从骨灰中发现有1800多颗七彩舍利子,这是得道高僧才会有的福报,舍利子是佛门圣物,佛祖说:"见舍利,如见佛"!
今日赋诗一首,以表感怀:
《酒肉穿肠佛心留》
一一辟谷本是双刃剑,
一一油尽灯枯魂魄散。
一一肉身如铁饭似钢,
一一荤素皆有福寿延!

为纪念弘一法师诞辰145周年,今将本人所珍藏的弘一法师书法佛画,首次发表,供读者鉴赏,并长期在东坡毅明博览馆公开展出,待有缘之人前来观赡,领略大师丹青之神妙,感受大师翰墨之禅意,提升心灵之维度!新年伊始,我谨在此,虔诚祈愿:天下太平,民富国強,福寿康宁,扎西德勒!
黄毅~2024年元旦
~撰于东坡毅明博览馆








作者简介:
黄毅,1953年生人,从医50年,80年代获得国家中医及西医双专业技术职称。收藏40年,95年中国第四届梅花奖颁奖仪式在成都举办期间,黄毅作为组委会副秘书长,在四川省博物馆举办《历代书画收藏展》,几年前巳出版十个收藏糸列图彔,现为中藏联专家,玉器鉴定副主委,学科带头人,中藏联文物鉴定检测评估中心,全国科技鉴定评估成都联络站负责人,并拥有授权书。现为东坡毅明博览馆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