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眸,我的2023
齐迎春

2023年,365天,52周零1天,就这样悄然从我的指尖滑过。这365天,似乎没有过一点的惊艳,我也没有一点的惊觉。
这平平淡淡的一年,我做着跟往常一样的工作,过着跟往常一样的日子。大多数的日子都是一种平淡中的重复,这种重复在习惯了的忙碌与劳累中不会留下一点的痕迹,也往往会随风而逝,仿佛根本就没有出现过。当然,也被我忽略,甚至遗忘。
人不能总活在一种没有涟漪的平淡之中。在一潭死水中生活久了,是会加速人的死亡的。忙碌之余,我也会偶尔的照照镜子。这张已显皱纹的脸,沟沟壑壑的,纹路更显清晰。一笔一划,刻满了岁月的轮痕。50出头的人,两鬓的白发已漫过了头顶。我骤然意识,“年轻”二字不再与我有任何瓜葛。这些身体上的变化,其实我也有着明显的感受,稍微坐的久了,两腿就僵硬,感觉有点麻木,有点酸痛。这在以往是不曾有的。
这个学期,我们学校一下考入十多名90后、00后的年轻老师。这股新鲜血液的注入,很是明显的,一下子就将我们这些70后推向了老年的行列。这个学期,我们学校也换了新校长。新校长的加入给我们带来的是更多的忙碌,更多的劳累。学校要发展,我们这些老黄牛,皮坚肉糙,还得多多的发力。
日子就在这种忙碌与劳累中交替,我的工作也就这样波澜不惊的重复。我身边的同事、朋友、亲戚、家人也都安康幸福。特别是我91岁的老父亲,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依然健健康康的守护着我们,这应该算是2023年我最大的收获。
看着朋友圈、微信群里人们对2023年的回首里满满的收获与奖状,我也回顾并罗列了自己这一年来的收获。

这学年,我被学校评为县级模范教师,这是对我工作付出的肯定与激励,也让我的心里感到这一年的忙碌与劳累值了。正所谓劳有所值,累有所报。
文学方面,我的“岚漪文苑”由于人手不足,只好暂停刊发,我的岚漪诗社“同题诗”依然坚持每周一期的刊发,到目前为止共刊发了105期,深受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喜爱与关注,为岢岚县的文化发展和创文工作做出来应有的贡献 也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了成长的平台与机遇。
我个人依然坚持每天写诗,这一目标我已达到。只是原来自己给自己拟定的每天一篇千字小文,由于工作太忙碌,导致没有完成。自己给自己拟定的每天一小时的阅读,更是成了一句空话。尽管如此,我在文学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收获。

今年5月份,我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散文集《心路》,紧随这部散文集的出版,我又申报了诗集《浅风》的出版(即将在本月底出版)。这两部集子是我将2023年以前的所有作品的一次整合,也是我文学道路上的一次阶段性的挽结,是对自己所获各级会员证书的一次佐证。

今年12月份,我又主编了一本岢岚三中师生作品集《足迹》。这几本文集的出版印刷,既是我文学道路上的收获,也是我成长中的一次见证。
但我知道,我的文学知识还很浅薄,将来要走的路还很长。在接下来的一年甚至五年内,我不再准备出版个人书籍。我将潜下心来认真的学习写作,努力的去读大量书籍,在各文学平台和纸质刊物,赚取一定的资本,坚实自己文学的功底,积累创作的素材和经验。当然,深入到生活中去本身也是我的计划之一。
跨年的钟声已然敲响,脚下已是2024的航向。回首2023,我挥挥手,画上了一个圆圆的句号。望向2024的前方,我信心满满,昂首阔步的跨步出去。我坚信:2024,一定又是不一样的一年,当然我的每一年也都将不会一样。
2024,等着你的验收。




2024年1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