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桑梓的情结
从古老的松北县城出发,沿着宽阔平坦的省道西行八九公里,便是闻名遐迩的向阳古镇。丽日蓝天、风清气爽,登上县城四五丈高雄伟壮观的大西门向西眺望,向阳镇南面将近三十多平方公里的沃野良田、河套沼泽、山坡沟壑,可以尽收眼底。这里的十几个自然屯便是杨光华的家乡——超前村。超前村是由并村前的前进、前卫、前哨三个村组成的。人们为了企盼合并后的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所从事的各项事业都超过以前的前进村、前卫村和前哨村,把新组成的村定名为超前村。超前村后有五六万人口的向阳镇为依托,面前是绵延数十里的百花山余脉。盛产鱼虾、水肥草美的莲花河围绕着超前村四万多亩膏腴之地转了一个大大的“U”字,然后平稳缓慢地注入浩瀚的松花江。全村所辖十二个自然屯,大屯子二百多户,小屯子五六十户,全村一千二百多户,五千多口人。这里山清水秀、物阜民丰,是改革开放的春风温暖的地方,是党的富民政策惠及的地方。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在奔小康的道路上那是一步一重天。
放寒假了,杨光华那颗躁动不安的心早已飞回到他魂牵梦绕的家乡。在风驰电掣的大巴车上,他那聪敏的思维在不停地谋划着假期活动。他觉得两个月的假期不能像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他要利用这宝贵的时间搞一份社会调查,一方面为将来撰写论文积累素材。另一方面摸清家乡底数,全面掌握家乡基本情况,为将来建设家乡选准突破口,为改变家乡面貌做到有的放矢。
杨光华就像一只家乡放飞出来的风筝,不管飞多高、飞多远,他那根牵挂家乡的神经始终攥在乡亲们的手里。因为他的桑梓情结根深蒂固,所以他对家乡素怀深沉的眷恋。在初、高中读书的时候,每年一到寒、暑假,他都把自己融汇于家乡的山山水水之中,把自己置身于乡亲们生产劳作的摸爬滚打之中。家乡的田园易容、山水变化,让他看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给乡亲们送来的丰硕成果;乡亲的生活改善、安居乐业,让他体会到党的惠农阳光雨露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欣喜收获。过去遍地种植大苞米,餐桌上就是苞米茬子、大饼子。现在水稻田一望无际,老百姓顿顿都吃大米饭。过去主栽品种就是苞米、大豆,效益微薄。现在举眼望去都是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农民的腰包一天天在膨胀。农民的传统观念在悄然改变,让他看到了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群众生活的宽广道路。那些跟随太阳奔波劳作、观看星辰歇息安寝的农民,如今也跑到城里开门市、出床铺、摆地摊,当起来店长、经理、老板。还有一些有经济实力、有开拓意识、有经商才能的智能型农民竟然开公司、办企业,当上大经理、大董事。百花山数十里余脉,不声不响地沉睡数千年。农业学大寨时期,人们在狂热思潮的推动下,试图在这里修过梯田,最后因各种条件的限制也都不了了之了。现在居然也有人打起这些坡坡岗岗、沟沟壑壑的主意,但是目前还形不成规模,还处在小打小闹阶段。数十里地的莲花河沿岸,有几十条小船捕捞鱼虾,人们感谢大河给乡亲们送来不菲的财富。许多农民借助河水,成功发展了数千亩水稻田,使莲花河流域真正成为鱼米之乡。
面对家乡的美好现状和经济的发展形势,使杨光华对改造家乡、建设家乡、提高家乡人民的生活质量,抱着莫大的希望和充满无限的信心。在他丰富内容的调查笔记中,清楚地记载着他对家乡的一片痴情:超前村的三万五千多亩沃野良田,在经营理念上存在许多问题:一个是存在浪费劳力现象。如果开办家庭农场,实行土地连片经营,有目前十分之一的劳力就够用了,其他十分之九的劳力都可以另辟蹊径,寻找新的致富门路和经济增长点。另一个是存在浪费地力现象。现在只有少部分土地栽种经济作物,但目前也没有形成作物品牌和生产规模。绝大多数土地还在延续传统观念,播种经济价值不高,收益效果不好的农作物。再一个是生产经营方式滞后。人家都实行育苗、移栽、覆膜、扣棚等先进生产方式了,可是绝大多数农民还在直播直种靠天吃饭。莲花河流经超前村数十里地,河里鱼虾丰富,苇草茂盛,沼泽面积广阔,极富开发价值。可以开发一个五百亩或者规模更大的渔场,还可以收获数量可观的苇草,销售出去也是一笔极大的收入。利用河水,还能够把五千亩沿河岸边低洼易涝的低产田改造成旱涝保收的水稻高产田。百花山坡岗沟壑大约有三千多亩可以开发利用。有几条沟壑通过填充,再用推土机推平,可以改造成宜林地。那个一千多亩地的漫坡漫岗,可以建设一个畜禽养殖场。集体建大场,个人建小场。远离生活区,畜禽少出毛病,群众生活环境也卫生干净。依靠向阳镇的地缘优势,可以发展劳务、服务、餐饮、商贸、运输等行业。农民要学会离开土地,向城镇要钱,在脑袋里想钱,用双手抓钱,让肩膀长钱,抬起脚步找钱。属于集体经营管理的财产,还有一千五百亩集体机动地。这些机动地是第二轮土地承包政策规定,机动地不准超过百分之三和预留地不准超过百分之三而形成的。这些机动地要是经营管理好了,每年势必能给集体创造一笔巨大的财富……
一天,杨光华穿着就跟北极熊皮毛似的厚厚冬装,也像北极熊一样,笨拙地在百花山脚下的雪地里踏查。时不时地把背后的画夹子拿下来放到雪地上,拿出三角板、丁字尺、圆规、铅笔,比比量量、勾勾画画。这时,超前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李志富,驾驶着自家的宝马轿车从城里回来。他见杨光华在雪地里忙活着,就好奇地下了车。这几天他听人风言风语地说:杨光华整天在莲花河沿岸和百花山脚下踅摸,就连超前村十二个自然屯他都去过,不知他在搞什么名堂?也是他多年当干部养成的习惯,有点儿居高临下的意味,一边奔向杨光华一边大声喊:“喂,是杨光华杨大学吗?”
杨光华听见有人喊他,抬头一见就是一惊,这是从哪里来的大富豪啊?只见来人头戴一顶十分昂贵的水獭帽子,身穿光鲜亮丽的貂皮大氅,足登一双锃明瓦亮的高筒皮靴。当来人走到切近,杨光华方才认出:原来是超前村有权有势的村官李志富啊!杨光华本来对李志富没有什么好感,但出于礼貌,还是应酬说:“啊,是李主任哪,我几乎没有认出你来呀。你这是从哪里回来呀?”
“我刚从县城里回来。”李志富说:“你看天都快黑了,离家还有十几里路哪。正好顺道回家,我就捎你一程吧。”
“那好吧。”杨光华也觉天色已晚,就跟随李志富上了车。
“哎,我说杨大学,”李志富一边开车一边打开话匣子,有点儿亵慢地说:“我听说你成天背个破画夹子可山跑,搞什么超前村土地资源踏查。我想问问你,这对你来说有什么用吗?”
“这个用处可大了。”杨光华见李志富对自己有轻蔑的意味,就郑重地告诉他:“李主任你听着,你光知道我搞土地资源踏查,这仅仅是一个方面。我告诉你吧,我还搞超前村人口调查、住宅调查、经济调查、主业调查、副业调查等等。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不说恐怕你致死也不会知道。”杨光华眄视了一眼李志富的神情反应,见他好像有所震惊,嘴唇翕动几下,但没有出声。他继续慷慨陈词:“我掌握这些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就是要编制一份切实可行的《超前村新农村建设构想》。然后我要把这份规划带到大学去,边学习、边修改、边充实、边提高、边完善。”
“你一个大学生,不好好念书,跑到农村搞这些没用的东西,有什么意义?”李志富没有好气地说。
“这你说的就不对了。”杨光华反唇相讥:“我一个农科大学生,不到农村开展活动,难道还让我去工厂、去矿山、去部队进行实践,那能对口吗?”
“再者说你搞的那个《超前村新农村建设构想》,也没有实际意义呀。现在超前村有我健在,新农村建设怎么搞得我说了算。你费劲巴力搞出的那个规划,还不是纸上谈兵嘛,有什么用?”
“那可不一定。”杨光华斩钉截铁地说:“我在农大学成以后,还不行回来指挥指挥咱们超前村的新农村建设呀?”
李志富一听杨光华如是说,那是激灵灵地打了一个寒战,手握的方向盘几乎失手,飞驰的轿车左右晃了几下,好悬没掉到路边沟里。
人们遵循正月破五这个走亲访友的好日子,就像执行颠扑不破的法则那样坚决。吃完早饭,大多数年轻的家庭,拖儿带女、携带礼品,拜访长者。也有同年侪辈,互相探望,置办佳肴,把酒言欢。这样的民俗说不上在什么年月兴起,反正已经延续至今。这一天,杨光华在家里沏了几壶好茶,摆上几盘糖块儿、瓜子、花生。邀请超前村三四十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来家里做客。他要请这些老人家帮助自己印证手中的调查材料,他还要请这些老人家帮助自己完善超前村的远景设计。杨光华从本村小学借来一块黑板,把自己掌握的调查资料,如数家珍似的,整整齐齐地晾晒在黑板上。请这些老人家给以品评,他则在一旁像一个听话的小学生,虚心地听着,认真地在本子上记着。当杨光华对这些特别信赖的乡亲们畅想《超前村新农村建设构想》的时候,人们的情绪一下子鼎沸起来:
“这下子我算开了眼了。”赶了五十多年大车的胡二老板子胡二爷,手捋山羊胡子,高门大嗓地说:“我年轻的时候,赶着四套马车长途拉脚,下过滨海大连、跑过关里天津卫、去过草原呼和浩特,什么事没见过?城里人居住高楼大厦,农村人蜗居在矮小的平房里,这好像是永恒不可改变的事情。没成想你小子要给我们修建大楼,我这个捅了一辈子马屁股的车老板子,老了老了还要搬进大楼里,颐养起天年来。”
“我这个一拍脑袋脚底下直冒灰的土老帽,做梦都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大楼。”在人民公社年代净给生产队打头的李国栋老汉从嘴里拔下烟袋,他抡起二尺多长的大烟袋杆子就好像老师挥舞着教鞭一样,非常认真地说:“建国初期国家就宣传:咱们农村将来要实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电灯电话早就实现了,我寻思这楼上楼下,我这辈子恐怕是赶不上了。今天看来,你杨光华这么一规划,我老汉还真就有盼头了。”
“你这个二十来岁的大学生,还真有点儿气魄。”教了四十多年学的退休老教师方英杰,对杨光华的设想有点儿担心。他慢条斯理地说:“超前村十二个自然屯全部整体搬迁进城,这的确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把这些屯址再复垦成良田,也是不可小觑的大举措。一千二百多户,五千多口人住宅楼浩繁的建设资金,通过什么渠道解决?采取什么办法筹措?杨光华啊,可不能纸上谈兵啊!”
“我想杨光华的新农村建设构想,有它的可行性。”做过多年会计工作的王新平老人说:“刚才方老先生不是担心建设资金问题嘛。我看大可不必。我听说国家可能有一笔数目不菲的新农村建设补助;上楼的业户还可按住宅面积收取部分费用;建楼时可带些商品房高价出售,比如车库、商服等;百花山和莲花河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咱们超前村还有一千几百亩机动地的财富;最不可估量的是咱们村还有数以千计的人力资源等等。但是这些得需要一个优秀的带头人和一个强有力的班子来进行操作。”
人们争先恐后的发言热情,把座谈的氛围推得一浪高过一浪。整整一天人们还觉得意犹未尽。
杨光华在两个多月的假期里,对家乡调查得越丰富、越翔实、越具体、越全面、越细致,其钟情桑梓的情结就更加浓烈;其造福桑梓的信心就更加坚定;其改造桑梓的蓝图就更加清晰;其建设桑梓的力度就更加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