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外情变奏曲(短篇小说)
作者:都世科
一
一场罕见的大雪从中午一直下到晚上,路面上的积雪被车子轧辗后结了冰,往常车水马龙的市区大街上,车子都小心翼翼地挪动,有些地方还没有行人走的快。王明华今天早上来县上帮忙检修网络设备,遇上这鬼天气咋办? 积雪已有10多公分,高速路已封,30多公里路得多长时间才能回去?心急如焚的他拨通了正在上班的媳妇高晓红电话,对方告诉他,今天下大雪人少,商厦8点半下班,比平时提前半小时。他看了一下表快7点钟了,雪依然在下,路上有结冰,恐怕很难赶回去接她,她让高晓红老早联系个网约车,下班拉她回去。高晓红没好气地说她确实也费了好大劲几次联系,这天气谁还愿意出车!肯定联系不下。王明华心里不仅想着接晓红回去,还想着女儿桐桐一个人在家,他不能在县上住,得慢慢往回赶,车子不敢开快,稍快点便打滑。
高晓红下班后便站在商厦门厅瞅出租车,很少走过的车上也坐满了人,几次打电话给王明华,回答是才离开县城走了几公里路。高晓红忽然想到有一个过去在一块上班的同事宁向平,就在附近一家公司上班,该不该向他求助呢?她心里开始泛起涟漪。这个宁向平,曾经有意于她,可同事中有人说宁向平是个花花肠子,说宁向平脚踩两只船,既看中张亚梅的才华,又看上她高晓红的美貌,不地道。她当时认准了王明华忠厚诚实,便疏远了宁向平。结果宁向平与张亚梅结了婚。
听说张亚梅和宁向平过得很不幸福。而自己和王明华呢?似乎也是性格各异,唉!
高晓红几经犹豫,还是拨通了宁向平的电话。谁能想到这通电话竟成了一段婚外恋情的开始。
二
且说高晓红给宁向平的电话拨通后,宁向平很快便站在了她的跟前,原来宁向平住的地方离她上班的地方只有几百米,天气太冷,雪还没停,宁向平盛情邀请高晓红到自已住的地方认个门子,暖和一下过一会送她回去,高晓红稍加犹豫,便半推半就地同宁向平来到了他家。这是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媳妇自瘫痪后回老家由她爸妈护理着,女儿在岳父母住地的镇上读初中。久别的老同事有说不完的话,想当年宁向平仪表堂堂,还对她高晓红频送秋波,但由于自己的冷淡拒绝,宁向平只好和张亚梅成婚。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张亚梅前些年因脑溢血瘫痪在床,宁向平将其送回娘家每月给岳父母2000元,暂时让她们伺候。高晓红近些年同王明华日常生活中发生嗑嗑碰碰,一种喜新厌旧的欲念悄然而生。这宁向平原本就是个花花公子喜欢寻花问柳,同张亚梅结婚后曾为同其他女人不清不白的关系常闹出家庭纠纷,有人说张亚梅的病就是宁向平给气的。今天看到高晓红仍不失当年风韵、漂亮可人,他不由得饿狼般地将高晓红揽入怀中,紧紧地抱住喃喃自语,当年如果娶了你晓红多好!高晓红想着孩子一个人在家,催促宁向平快点送她回去。
雪停了,路上的车子多了起来,路面上有些雪已被扎成了水,宁向平拉上高晓红边走边聊,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王明华.车子缓慢地跑回市上已是夜里快零点了,打电话问高晓红在那里,回答是在家里,他便直接回家。他心急火燎地连晚饭也没顾上吃,回家看到高晓红和桐桐都睡了,自已便悄悄地在厨房找了点吃的,吃完便息灯休息。他心里清楚,按高晓红的脾气,今天如果没睡下,肯定同他大吵大闹方可罢休。第二天早晨,按照惯例他老早起床做早攴,高晓红因晚上9点下班,每天早晨9点左右才起床,今天孩子上学刚走,她便起来了,披着衣服吆喝:“王明华你啥意思,天气预报说昨天要下大雪你知道还往县上跑,那儿是不是有你心上人?我下班死活叫不上车,要不是宁向平送,差一点冻死在外面!好了,你以后再别接我了,我死活你不用管!”
“县上设备出问题了,人家看不成电视,公司让去抢修,我能不去吗!”
“不说了,以后我不用你来接!”
王明华心想人家气还没消,便再没啃声,说了声我上班去了便出了门。晚上下班前,宁向平给高晓红打来电话,说他在楼下的饭店已要好了飯菜,让她下班直接过来吃饭,高晓红太高兴了,本想请宁向平吃次饭,以示感谢,没想到人家已经把饭菜安排好在等她。她收拾好东西,从侧门走向飯店。王明华在大门外停车场等了好半天,不见高晓红,便拨通了电话:“我在外面和朋友吃饭,吃完有车送,今早不是说过了不让你接吗!”说完便立马挂断了。王明华还想问一下在那里吃饭,他去饭店门外等,怎奈打了几次高晓红就是不接,他只好自已先回去。
宁向平准备的52度白酒高晓红喝了几盅便觉得天旋地转,怎奈宁向平与她好久没见盛情难却,又喝了几次,她感觉实在不行了,饭也不想吃了,扒在了餐桌上,催促宁向平快点送她回去,宁向平吃完,发现高晓红已经呼呼地睡着了,他便把晓红背起来,走向自已单元的电梯,到家后高晓红依旧昏睡,他摇晃喊叫了半天没有动静,乘机在臉上亲了又亲,他让高晓红在自已床上躺下后,解开晓红衣扣,一眼便看到白皙的皮肤和高耸的乳房,他将手伸进去,抓住硕大的乳房捏了又捏,发现高晓红仍无反映,索性将手一直伸进身底下。这时高晓红的手机铃声响了,宁向平又不能接,响了好大一会高晓红终于睁开了眼睛,一看又是王明华继续挂断了。宁向平端过来一杯水,说是让晓红喝了蜂蜜水可以解酒,高晓红喝完后发现自已的衣扣开着,便说:“宁向平你这人不地道,灌我那么多酒,趁我昏睡又在我身上乱摸,你流氓,有本事把你那婆娘离了,老娘跟你过!”
“瘫痪了算大病,法院不准离。”
“那你乱摸我啥嘛,快点送我回去。”
“ 你这样子回去,王明华看到也不高兴,况且我也喝酒了不能开车,还不如住这里,咱两个房子每人一间,明早我老早送你回去”
高晓红半天没啃声,一会儿她便又呼呼地睡了。宁向平清楚,那碗解酒的蜂蜜水虽有甜味,但那不是为了让你醒,好傻的女子!面对宁向平这个几年来实际上没有女人的饿狼,一个晚上孤男寡女同住一室,如何折腾还不是由着宁向平摆弄了。
三
宁向平7点起床,叫醒了睡在身边的高晓红,高晓红假惺惺地埋怨了几句,宁向平又抱住晓红狂吻了一次,两人怕楼下熟人看见,分开下楼上车,走到半路宁向平将车停在路边一家早歺店,买了些吃的,将高晓红送到楼下,宁向平叮嘱他晚上买好饭菜,9点后在家里等她。
王明华每天都是7点多出门,中午在外边吃饭,女儿桐桐托管,午、晚两餐均不在家里吃。高晓红一夜未归,他早晨给打电话,回答是她和几个朋友一块吃完饭,喝了点酒有些昏迷,一位朋友老公出差了,她便就近住在她家,早晨7点多才回的家。王明华听完也再没说什么,晚上9点照例去商厦门外接,没想到电话那头高晓红说她已经提前离开,不用他接自已回去,说完又将电话挂断。王明华苦笑了一下,心想真是个小心眼,还在生昨天的气,回到家里后桐桐质问他为什么没把妈妈接回来,他照直告诉女儿,孩子纳闷这是怎么了,昨晚一夜没回家,今天晚上10点多了还没回,说着便用她的手机给高晓红拨通了电话,对方回答很快就到家了。
女儿的话让高晓红坐不住了,她让宁向平快点送她回去,来日方长,改天再会。宁向平死皮赖脸地拉着高晓红的手不让走,高晓红有点不高兴地摔开手拉门走出。回家后高晓红向女儿解释了她昨晚在一家阿姨家住和赌气不让王明华接的原委。王明华知道他此时的辩解只能招致又一次争吵,便苦笑着对桐桐说,都怪爸爸,希望你妈别再计较了。然而,此时的高晓红似乎懒得理王明华,她告诉桐桐以后妈每晚都陪桐桐。
果然如此。王明华一人住一屋,高晓红每晚不管回来迟早都和桐桐睡一个房间,王明华连续接了好多次,高晓红不是说已经走了,便是不接电话。而宁向平真算交了狗屎运了,隔三差五同高晓红在家里幽会,高晓红似乎也上瘾了,每天下班前总会给宁向平打电话,商量直接送回还是先到家里,两人的联系比俩口子还要紧密。时间不知不觉的过了一个多月,王明华觉得这那象夫妻过日子,那天早上孩子上学走了后,他没有按时去上班,笑着对高晓红说:“你把我惩罚得差不多了吧?一个多月了不让我接,又不住一个屋,今晚你过来睡行不行,让孩子看着都不舒服。”
“你让我不舒服我能让你舒服吗?咱俩自已过自已的,你别找我,我也没看见你,想让我跟你一块睡, 今后永远别想!”
“依你的说法咱俩已不是两口子了,你另外有了人?”
“随你怎么说,跟你在一起有啥意思!”
这话里有话。王明华这些天也多次考虑过,是不是高晓红已经有了其他人,今天听她说跟自已过没什么意思,这言外之意有她觉得有意思的人。王明华不想再说下去了,下楼去上班。
晩上他老早回到家,明华对桐桐说:“你妈同我生气,爸晚上接了无数回,人家就是不坐我的车回来,今晚上你别让你妈和你一块住,她不走,你就别睡。”桐桐想了想,点头答应了。
晚上11点钟高晓红回来时,桐桐已经将门反锁上。敲门也不开,高晓红看到枕头和被子在这边屋,只好上床和衣睡了。一个多月了没在一起,王明华着实有些想人家,但高晓红用拳头使劲砸着不让他靠近,王明华问了几次你真这么狠心吗?高晓红只说跟你没兴趣,远点!王明华怕将孩子惊醒,便只好蒙头睡了。
第二天晚上高晓红回来后桐桐还没睡,她告诉高晓红:“你以后不要到我这里来挤,你和我爸是那个屋的,你过来我就不睡了!”
高晓红只好说:“知道了,妈再不挤你。”
桐桐看了会书才刚睡下,怎么就听见对面屋里似乎打起来了,赶紧推开门,看见俩人真打架,桐桐又是叫爸又是喊妈就是没人停手,她急得大声哭叫也没人理,她哭着把门打开准备喊隔壁刘叔叔,王明华赶紧跑过去将桐桐拉进屋。这一夜谁也没睡好,桐桐和高晓红不时地在哭,王明华越想越气,靠在沙发上长吁短叹。
四
自从那天晚上之后,王明华同高晓红虽名为夫妻,住在一套房内,但实则如同路人,谁也不理谁,王明华头几天每天早晨继续做3个人的饭,当发现高晓红一口不吃,他便索性再不绐她做了。.如果不是女儿桐桐他真感到同高晓红住在一块尴尬极了,现时他只能看在桐桐的面子上凑合过。他让一个与高晓红不认识的好友跟踪观察一下,高晓红每天晚上是谁送,那名兄弟经多日观察告诉他,每天晚上在东侧门一个叫宁向平的不是开车送,便是两人一块进入二马路一幢临街的家属楼。王明华终于明白了,原来这个鬼就是宁向平,这也是他曾经的老同事,当年刚出来打工时与宁向平、张亚梅、高晓红曾同在一家商场上班。一天上午他来到宁向平上班的公司,见办公室有其他人,便约宁向平中午一块吃个饭,有些话想对他说,宁向平心里清楚推说中午有事没时间,他便让其到院子里来,没说几句便吵上了:“你凭啥每天晚上送高晓红,你们俩是什么关系?到你家去过多少回,是不是你们俩鬼混过无数次了?”
“你对人家不好,还不让别人好吗,高晓红喜欢我,我也喜欢她,两情两愿,明说吧,她想跟我结婚!”
“ 他是有夫之妇,你不要臉,让你公司人都听听,勾引人家有夫之妇! ”
两人吵吵闹闹了半天,不少人都听到了,劝他们到派出所去说,别影响公司办公,王明华总算出了口恶气,骂骂咧咧地开车离开。
时间又过了几个月,高晓红和宁向平一点也不收敛,照样经常在一起鬼混,有好几个晚上又是夜不归宿。王明华向高晓红母亲诉说此事(她爸去世),老人来到家里住下来劝女儿,好说歹说,高晓红就是以王明华家暴她了,感情已破裂为由,不想理他。
老人又打听到高晓红关系好的两个闺蜜让其做工作,回话都是说劝不进去,高晓红要求王明华给她10万元,其他啥东西也不要,办理离婚手续。桐桐在家里早就把爸妈的事看得清清楚楚,高晓红几次夜不归宿后桐桐告诉她:“你再出现晚上不回家的事,我便不认你这个妈!”但无济于事,高晓红依旧我行我素。
王明华无奈告诉桐桐:“你妈要我给她10万元,然后同我离婚。”桐桐说:“你凭啥给她钱,如果你两人真离婚,我永远都不认高晓红这个妈。”
五
时间过得真快,王明华这个名存实亡的夫妻关系不觉已有两年时间,他催促高晓红:“既然不愿过了,你应该提出离婚,写个诉状咱们到法院让人家判离。”王明华让高晓红诉他,就是生怕对方提第一条件,要桐桐抚养权,这是挖他的心头肉,但是高晓红坚持让王明华诉她,还怕背自已提出离婚的坏名声,就这么不死不活地拖着。
自从和高晓红热火后,宁向平便很少去岳父家,除了按月给打2000元生活费外,有时打个电话问个好。宁向平的女儿今年该上高中了,他们所在的这个镇上只有小学和初中,上高中要到县城或市上去上,宁向平一时很为难,顺理成章应该到市上来上,又怕影响他和高晓红的事。星期天宁向平来到岳父家里,女儿让他老早给自已在市上联系上高中的事,她要在市上读高中。岳母向他诉了半天苦,张亚梅脾气越来越大,越来越难伺候,岳父哀声叹气地对宁向平小声说:“眼看5年了,整天坐在轮椅上,一年不如一年,真成不了个人,与其受罪还不如早早走了算了......”
宁向平也深有感触地说:“我知道把你们也害得不安宁,伺候个不能自理的人确实太辛苦了,我也想,与其受罪不如……”
回到家里后,他愁眉不展,几件事全摆在他面前,高晓红告诉他已怀孕两个月,女儿要回来上学,张亚梅父母也伺候烦了,怎么办!如果现在没有张亚梅,他和高晓红正式结婚,所有问题便迎刃而解,可是有张亚梅这个活死人在,他离不成就结不成,晓红又怀上了,不明不白怎么生,他建议晓红堕胎算了,但高晓红系贫血不能引产。眼看一天天高晓红的肚子隆起来,宁向平象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有人给宁向平出主意,高晓红和王明华如今还是合法夫妻,只要王明华不生事,其他人谁管你生几个孩子,现在就看你俩怎么能把王明华按住,给他些好处,让他明白装糊涂,放你们一马,再没有更好的办法。
王明华看到高晓红肚子一天比一天大,气得恨不得杀了一对狗男女,他把几个好友和家族中的兄弟召在一起喝了次酒,让哥们帮忙先教训一下狗男女。一天晚上9点多,宁向平的车子刚到他家楼下,几个人上去就是一顿拳脚,直打得宁向平头青面肿,嘴里一个劲儿地喊“叔”喊“哥”,高晓红的臉也被扇红了,王明华劝弟兄们住手算了,教训一下两个不要臉的,让知道伤害别人的滋味。
高晓红的肚子越来越大,王明华和这样的女人每天仍同处一室,一种被羞辱的感觉越来越不能自控,既然高晓红不想首先提出离婚,那就自己提吧!
一个月后,高晓红挺着大肚子找到宁向平,哭诉道:“这个王明华真不是个人,他以我与他人乱性,致我婚外怀孕,提出诉讼离婚,要求与我解除婚姻关系,并赔偿他精神损失6万元。法院最终判家庭财产和现有住房归王明华所有;我赔偿王明华精神损失费3万元,女儿桐桐由王明华抚养,我还要承担部分抚养费直到王桐具有自主生话能力为止。我哪来这笔钱呀......”
宁向平一时不知所措。本来心绪就很乱,自家的事情就一团糟,现在又添了高晓红的烦乱。唉!就在困顿之时,女儿突然闯了进来,指着高晓红的鼻子大声骂道:“你这个无耻的女人,我妈妈还没断气呢,你就来上位,要不要脸!......”高晓红挂着泪珠的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刚想歇斯底里地发作,却不成想眼前一黑就仰面朝下倒去,宁向平慌乱中伸手去拉,感觉一座大山无情地冲着他压了下来.....
2024.1.5.
作者简介:
都世科,宝鸡市陈仓区人。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新闻采、编和管理工作。高级编辑,曾获宝鸡市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
多年来采写新闻、通讯、报告文学等新闻类稿件,其中200多篇被《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巜陕西日报》省电台等采用。其中通讯、报告文学《绿色王国的保护神》、《闯出国门天地宽》、《创新潮头唱大风》等在省内外颇有影响,20多件作品荣获省、市新闻奖。
本期审核:董惠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