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疾扫尘净,蜚然夜归歌 1036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星辰含曦没
仙色莫执着
茫茫暮野远
唳唳寒鹤别
哀哀对天说
淡淡凌烟绝
风疾扫尘净
蜚然夜归歌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这是君子品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与小君在言行举止的外在表现上似无多大区别,但在内心世界里却是天壤之别,君子以智信仁勇严等品德充实己心,小人则利益至上,唯利是图,穷斯则乱,自暴自弃。君子不器,志道据德,生命修练过程就是出淤泥而不染,人生本来崎岖不平,匆匆半世的跋山涉水与诗书饱尝,不经意间竟已炼就了波澜不惊的心胸与透观万象的慧眼。也许因为淡泊明志,故而超然物外不再随波逐流;因为宁静致远,“醉翁之意”亦不再流连忘返于“山水美境”之间。白云悠悠,自觉心无旁骛!从春朝走向秋暮,从繁华走向萧疏,万象生命皆在时空中衍变出灿烂的色彩!天地有道,君子与小人均难出此律,自落因果循环之中而不知矣。
“君子豹变,小人革面”。人生修炼源于内心蜕变的自觉自愿,其实从丑小鸭变为白天鹅,需洗心而又革面,这就是身心双修。人生成长不仅仅是从幼苗到参天大树的革面过程,也是由稚嫩到稳健成熟的洗心过程。与君子交,我们学其所长,以增己德;与小人交,我们察其所短,以省吾身。任何事物都是一对矛盾推动其发展变化,社会也永远是阴阳相推,生生不息。观天察地,与时俱进,既有为而有所不为,亦无为而无所不为,天地万物自然而然地生长与消亡,此为大千共律,这就是生命终而复始的蜕变过程。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天地之间除了“道”,没有一物会成为宇宙的永恒使者,大千世界生灭变幻才是真正的铁律,从风华正茂到老态龙钟也是铁律,天道不会为你开出长生不死的秘方,我们一生都在被空间洗心,被时间革面,这些谁也无法抗拒。“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所有生命现象,犹如心生之物,故“唯心所现”,道即是心,心即是道,道生万物,万物归道,这是万物共同之性!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都说高处不胜寒,其实人在高处,也早已习惯了山巅云端的那缕寒风。我喜欢在高山流水中感悟生命的真谛,亦欣赏秋水的清爽与寒洌,在广袤的原野之中,在清澈的溪水之内,偶遇几只丑小鸭优雅非凡的闲庭信步,它们带给自然一种难以言状的和谐之美,这种美,又是没有修饰的原始的自然之美。相对于本真的自然之性,人类又多出了一份人性!人性是什么?人性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合一。自然性是性之本性,社会性是性之习性。《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性的本质是自然天性而非动物习性,所以在天人合一中道法自然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质要求。

偶顾妆霓虹,梅暗香芙蓉 1037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月日映辉行
闲思访深冬
寒鹂傲枝上
清靧沐阳风
偶顾妆霓虹
梅暗香芙蓉
离宗成万变
寰宇自纵横
大破大立,小破小立,不破不立,破旧立新乃是事物运动发展的必然过程,宇宙万物在自强不息中生老病死,人类文明在滚滚洪流中厚德载物,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筑就是为人类文明创建新形态。以科技文明和资本文明为核心的资本主义文明强领世界几百年发展,既得利益根深蒂固,目前已进入老态龙钟之期,历史证明,世界上一切既得利益者都会努力将利益固化、最大化、私有化,从而阻碍财富为民循环往复的社会自然规律,而自古打破固化利益的途径只有二条,一是革新,二是革命。当下的世界革命只会导致人类社会的自我消灭,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实质就是符合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利益重组,也是一次人类社会的缓慢从容的内部革新,因为而革新过程就是利益重组过程,也是解放生产力同时也优化人类生产关系的过程,也是打破白人优先与西方霸权的过程。
马克思认为,利益是个人或阶级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追求的好处或目标。从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互为体用,协调发展方是正道,利益与道义是人类社会的两条平衡主线,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在动态中保持着平衡,所以“义与利”之间的平衡实阮就是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寻找平衡,亦即在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道德建设中寻找平衡。文化道德建设凝聚了人类永恒不变的善良正义的文明精神,而经济社会发展为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等生存保障保障提供了物质基础,但物质利益之固化及其利益价值取向的形成其实阻碍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平衡发展。成熟的社会生态不仅要求政治清明稳健和经济生态的良性发展,更关注人类社会生态的合理架构及其体系布局的人性化、科学化、普惠化和平等性稳定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互利共赢、和谐共生、共同富裕、道义至上应该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社会基础。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本科专业法律,道学、现代哲学、文学、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编者: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只为文化强国。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沐浴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