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奇缘
文/姬凤文
有一个人,在我的世界里时时刻刻都不能忘记。她就是,我在网络中认识的一位知心美女姐姐《平和淡定》——杜平。
我特别钦佩杜平姐姐的大气、睿智、率性,像个男爷们一样的豪爽与勇气、担当。网络使我们从认识、相知到相互的了解,那是“梦幻的波荡和意识的惊跳”,一种网络之中的不期而遇。我们都相互称之为:“遇上你是我的缘”,一首央金兰泽原唱的歌曲名字……
那是,2009年7月26日,我打开电脑,像平常一样点开qq。恰好在这时一个qq信息,正在电脑显示器右下角忽闪着,我点开之后是一个网友信息,提示是否加为网络好友,当时,我也没多加思索,就点了同意加入,使之成为了我的一个网络好友。打开信息资料查看一番后,才知道这个人,湖北省、钟祥市某某监狱分管财务的一位警官领导。女、汉族、1960年5月生人,土生土长的湖北人。她,就是我的网络奇缘《平和淡定》——杜平姐姐。
我们的故事就这样慢慢的舒展开了。网络让我们从相识、相知、彼此相互了解,再到无话不说:什么国事、家事,孝敬父母,工作方面,人生理想,孩子学习问题等等。
我们每次都谈的都非常开心、高兴,都觉得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聊天的时间长了,我们都觉得对方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诚实的人。可以结交、成为朋友。
于是,我们就在网络上进行网拜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彼此相互信任、理解,包容互惠,结为金兰之交,她是姐姐,我是弟弟……。
平姐,她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丈夫和她同在一个单位里工作,也是一位警官,分管狱警思想教育工作,我们虽然未曾相识,但在我和平姐的网络交谈之中,就能寻得出。他也是一位通情达理、有担当的好男人、一位好丈夫、好父亲,好儿子。他们的女儿也是一位非常漂亮、聪慧过人、乖巧的女孩,学习非常的优秀,在北京邮电大学读研究生呢!他们这一家子,我未曾谋面,但凭我的感觉、知觉。他们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闪光点、亮点,自己的聪颖、大方和修养,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耐人寻味。多么幸福的一个三口之家呀!平姐,我好羡慕你这个三口之家啊!为你有个好丈夫、好女儿,感到由衷的自豪和敬佩。
平姐,她身高158cm,体重约120斤,体态匀称且修长。柳叶眉下,有着一双美丽敏锐的大眼睛,闪闪发光,四方脸庞,但下嘴巴略显圆些,说话的声音很宽厚,有些沙哑,平姐,看起来长得有点男儿气概,说话侃快、豪爽、办事不拖泥带水,直截了当。这只是她的外表,其实,那是你对她不太了解,平姐其实也是一位非常心细的女人,这跟她的工作性质有关系的,我们不要忘了她是一位搞财务管理的啊。工作认真负责,积极能干,很有内涵与修养。孝敬父母公婆,对丈夫的关心,女儿的疼爱,无微不至,到位满满。
平姐,家庭和睦幸福,事业有成,她啊若是男儿身,肯定能干一番大事业。我这不是在恭维她、赞许她吖!倘若是你跟她聊久了,了解她了,你也一定会赞同我的观点和看法。她说不上是一个女强人,但可谓算得上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工作上也是一位佼佼者。平姐,她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一个内外兼修的女人。一位我在网络中认识的好知音姐姐,一位红颜知己姐姐……
好长时间没有上网了,今天我打开电脑,发现平姐没在网上,我的心中只犯疑惑,她平时一直都是在网上的,现在怎么没有上网呢?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啊,平姐在干什么呢?……。不知不觉的一个晚上就这样焦急的等待着,睡觉的时候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彻夜难眠,过了好久,我才迷迷糊糊的进入了梦乡……
她是不是遇到什么事情了,难道是生病了吗?……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吃过晚饭。我打开电脑上网查阅资料,还是没有发现她在线上,此时的我,一下子心情紧张了起来,心里在想,平姐为什么好久没有上网呢?这时,我有一种不祥之兆,似乎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在平姐身上了。就这样,我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平姐没有上网,不可能是外出、公差、出门旅游等等。
要是那样的话,她早就给我发信息了,或者打电话的呀。
我运用了排除法,考虑了这个问题,肯定是她生病了,肯定的,要不她早就应该在网上出现了。或者给我发个信息之类的,一定是生病住院了,不方便等等。
考虑了很久,于是,在某一天的中午,我拨通了平姐的手机,好久,只有振铃的声音,却无人接听,我顿生疑窦。
为什么不接电话呢?在忙什么呢?莫非不是她自己拿着手机,还是没有带在身上,或者不方便接电话。不一会,我就挂断了电话。等待着、等待着,过了片刻,平姐给我发信息来了,说她生病住院了,无法讲话,动弹。住院已经半个月了,因为声带囊肿,刚刚做了手术不久,无法回话、发信息,不方便和你联系什么的。再过几天就要出院,回家调养了。看到她的信息以后,我如放释重,心情也平静了许多,总算把一颗悬着的心给放了下来。就这样,我把以前的种种猜测,在短信上给她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说了一通。没过多久,她在短信上给我回信说:姐姐谢谢弟弟的牵挂、关心和关爱。知我者,乃小弟你也。看到平姐发来的信息以后,我也会意的笑了、乐了呀,甚至还有点得意的样子……
几天过去了,她发信息告诉我,已经出院回家疗养了。不久就要康复了,到时候我们网上见,畅所欲言、好好聊聊我们的故事和佳话……
我们的故事到现在一直没有停止,一直都在发生着,讲述着。谁说网络不可思议、是虚拟的、梦幻的。但我是不那么认为的,我相信它是真实的,纯洁的,可信的。因为,我们无论做什么,干什么事情,都要以诚相待,真心换真心,守诚信,讲信用,心存善念,始终怀揣一颗善良之心,来对待你身边的事和人,这样你才能心安理得,活的踏实安逸,长寿安康。心中有爱,你才能得到别人尊重、包容、理解信任……
我们的故事没有终点,正在朝着一个纯洁、健康、互敬互爱的美好未来生根、发芽、发展……
临清歇马亭传奇
文/姬凤文 讲述/宋春生
在鲁西北平原上,有一座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千年古县临清在此坐落,它还有一个美丽的别称“小天津临清城”之美名。同时,在绕城而过的京杭大运河旁边建有一座距今六百多年的庙宇“歇马亭”。在这里,每年都要举办两次大型的庙会盛典接驾仪式,俗称“碧霞元君接驾会”,民间说法亦称“接驾泰山奶奶庙会”……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歇马亭”庙宇,它是在1992——1995年,由当时的大辛庄乡政府牵头、歇马亭村委会主办、积极发动社会民间组织、商贾、名流、捐款、捐物凑集资金等方式、方法,在庙宇原有的基础上,开始复原建造,终于在1995年末,建造完毕,也就是我们大家现在所看到的“歇马亭”,使这一沉寂多年的庙宇重见天日,造福我们临清这一方沃土……
“碧霞元君庙” ——即泰山行宫碧霞元君庙宇,于1402年,由燕王朱棣派《监察御史秦大魁》来临捐资督办建造《泰山奶奶庙宇》。即前三门,碧霞元君大殿、白玉皋、玉皇皋、北皋、西皋、南皋、三清殿,卧佛殿,地宫老母殿,无声老母殿,观音菩萨殿,王母娘娘殿等百余间殿堂,打造成规模恢宏庞大,气势雄伟的一座建筑群体的庙宇,并亲笔御为《歇马亭》奶奶庙宇。在同一时期,燕京也建有一座北顶娘娘庙。就是说泰山奶奶在临清“歇马亭”歇马🐴后,做短暂停留,随后起驾北上于北顶娘娘庙,亲近帝王而祭拜,保佑大明王朝国泰民安,造福后代子孙。现在,庙宇还保存明监察史秦大魁建庙碑文一块,并于1992年由叶桂生整理全碑文,,延续至今、以示后人。
关于“碧霞元君庙”的建造,还有一个神奇的故事,“一箭定京城”:1391年,朱元璋实行藩王制。朱棣被封为燕王👑,当他接到圣旨以后,朱棣立刻就藩,但是,皇帝派给朱棣的都是一些老兵和廋马,没有什么战斗力,朱棣无奈,只好带领老兵残将骑行廋马,长途跋涉行军路过临渊(临清),当时的临清城运河两岸,繁荣昌盛。比如,始建于明宣德四年的临清运河钞关,它是当时大运河上八大钞关之首,机构完备,税则严谨,榫稅丰盈,现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014年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又如,始建于明嘉庆年间的临清“鳌头矶”占地1200平方米,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素有“鳌矶凝秀”之美称,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民族艺术精品的集中展现,是临清当时最繁华的地方,于2014年申遗成功,现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再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运河上的明珠临清舍利宝塔,迄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传说是鲁班带人建造而成,它是一座八角型砖木结构,楼阁式宝塔,用来降魔除妖,造福两岸百姓所建。
话说朱棣,在临清城游玩、考察几天以后,与部下商议,决定在此驻军休整,可是帐下军师们都知道这是违背圣意啊!也不敢违抗,于是就劝朱棣北行一箭之地,到泰山奶奶庙,焚香祭祀,膜拜泰山奶奶,请她给予指点迷津,跪拜后,起身拔箭登高向北射出,顿时天空狂风大作,有一只猛虎叼箭向北而去,朱棣也随即派军士跟随寻找射出之箭,终于在燕京南郊找到。朱棣知道这是天命,于是起兵于燕并立为王。于是就有了,派《监察御史秦大魁》捐资督办建造《泰山奶奶》庙宇的故事了……
传说400多年以前,临清卫运河两岸水美田肥,百姓无忧无虑、风调雨顺。当时的老百姓把这里视为风水宝地,安居乐业!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知什么时候,卫运河里游来两只怪兽,来这里兴风作浪,无恶不作,干尽坏事。一个叫大青,一个叫二青。到来这里以后,这俩家伙发现临清是个好地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于是它俩就商量着在此居住下来。为了修炼成精,必须吃掉500个婴儿👶🏻在卫运河两岸残害百姓,泛滥洪水,冲破堤岸。弄得这里的老百姓,人心惶惶,民不聊生。于是当时的文人志士和老百姓共同商议,祈求舍利宝塔方丈和泰山奶奶,共同来想办法,来拯救当地的百姓,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就有了鲁班带人修建舍利宝塔,泰山奶奶回宫受法,回来一起降妖除魔,为民除害,造福后代子孙。不久,这里的百姓又恢复了以往的幸福安康,阖家团圆,万事如意,一帆风顺的快乐生活……
据传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姬书明老人,年已八十多岁。因其耳聋,外号姬二聋子,人称姬二大爷。生前家中供奉着《泰山奶奶》神灵。他老人家一生当中,为老百姓无私治疗眼疾引以为荣,因此其家中,泰山奶奶香火极为旺盛。根据本人讲述,《泰山奶奶西巡临渊》,《泰山志》中记载,1008年泰山封禅祭天以后,泰山奶奶奉玉帝旨意西巡河南堂化、祥云临渊化身老者,路遇姬姓盲人老者(也就是姬二大爷的祖先)。当泰山奶奶和盲人老者攀谈完后,了解到运河河畔,有河妖作恶多端,民不聊生以后。泰山奶奶便随手在盲人老者眼前一挥,马上就看见一道金色闪电而过,不一会盲人老者,慢慢睁开眼睛,看见东西了,就在他重见光明时,泰山奶奶早已化身骑马过桥而去了。至此,泰山奶奶乐善好施的故事,舍利宝塔降河妖的传说便不胫而走了。姬二爷给临清百姓无私治疗眼疾的医术,就此传开了,因他无后,六十年代他的医术失传了。造福了临清这方沃土,以及临清勤劳百姓对泰山奶奶的膜拜和信仰。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天下太平,泰山奶奶庙香火鼎盛……
一代君王留墨宝的故事,1771年,大清乾隆皇帝登基在位六十年,曾经六次下江南,路过临清宝地,留下美篇佳句。赞约:“临清傍运河,富庶甲齐郡”的绝句。传说乾隆皇帝巡江南,泊舟临漕驻驿清渊。他尚道崇佛,又喜欢書道翰墨、访古寻仙在临清都有历史记载,据传辛卯年,乾隆皇帝停泊舟登岸,入泰山奶奶元君庙
焚香祭祀,进茶饮水,茶香满室、醇味殊異。帝问宫女此水在哪里取的,急忙回答到,离这里不远,有一口井也。随后,乾隆皇帝便起身至井,并绕三匝后,挥毫亲笔题《御饮井》并赋铃印记。这口井现在已经弃用封存,等待下一步挖掘开发和利用……
听附近老人讲,1947年8月,刘邓大军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南出陇海线,渡黄河,涉黄泛区,又过涡河、沙河、洪河、汝河、淮河,击破国民党10余万军队和围追堵截,以20余天的行程直入大别山,拉开了解放战争中的战略反攻序幕。为了不打扰老百姓,在临清歇马亭庙宇外,休整三天三夜,在此饮用《御饮井》水烧饭洗漱。《御饮井》,给我们的子弟兵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帮助,发挥了它的祈福作用……
听老人们讲,早些年间,临清《泰山奶奶庙会》,每年都要举办两次。每次都会吸引、周围数百里内的香客前来临清焚香许愿,更是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商贾云集出行来此地游玩。传说,这两个庙会期间,多达近百万人来临清逛庙会,庙会场面盛况空前……在临清老俗话这样讲:“穷南坛,富行宫,爱耍花样的碧霞宫。奶奶庙是一窝蜂,慈航院的瞎哼哼”。短短的几句顺口溜,就是当年泰山奶奶庙会的真实写照。
农历四月、九月的两次庙会为期七天,正式拉开了序幕。庙会开始的第一天,架子鼓、秧歌会、杠官会、灯笼会、高跷会、钢叉会、玩杂耍的等等,陆续闪亮登场表演。庙会的场面,热闹非凡,焚香朝拜、祈福许愿的人们络绎不绝,香火昼夜不断。每天都有众多的民间艺人、献艺参演,说书唱戏,好不热闹。各种特色小吃,应有尽有,种类繁多。逛庙会的人们人山人海,绵延不断,人声鼎沸。男女妇幼,比比皆是,成群结队,他们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一眼望不到尽头,来这里寻找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农历四月的一天,我独自一人逛了一次庙会。在这里看到了许多逛庙会的人们,那场面非常的令我吃惊和好奇,可谓是人挨人、密密麻麻,川流不息。奇装异服穿在
身上,弄得我眼花缭乱,抬眼望去,真是一片花的世界,浪花朵朵 的海洋。三五成群、一队队、一排排、一簇簇 ,恰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场景。这情形也太震撼了吧!在看看各个摊位面前,都挤满了人儿,简直是水泄不通,人多的让你无法想象,有的在挑选商品、有的在讨价还价、有的在窃窃私语、有的在扫码付款,场面甚是壮观。再看看特色小吃摊位旁边的帐篷里,已经坐满了很多食客,坐在桌子面前,等候美味佳肴出锅就餐了。各种小吃一应俱全。比如:武城璇饼、高唐驴肉火烧、老豆腐、聊城的呱嗒、兰州拉面、临清特色小炒、烤串、焖饼样样多多。再继续前走,环顾四周,看到的又是零售各种各样的小商品摊位,比如:卖衣服的、卖生活用品的、各种水果蔬菜的,小孩玩的,物件种类颇多。继续跟进,这边又是:套圈的、扎气球🎈的、描摹水彩画的、说书📖的、唱戏的、敲锣打鼓卖艺的,放眼望去在那边树荫下,还有一群人,围在那里观看一个老头耍猴呢!甚是好玩极了。在这个庙会上,只要你想到的人和事,它都能满足你的好奇心,让你的心灵放空,回归到原来单纯的那个你我……
只有在这里,你才能体会到什么是童年的快乐时光!真正的童心未泯。其实我们想要的幸福生活很简单,也很单纯。比如,一个小孩在这里得到了自己心怡的东西,年轻的情侣👫在这里简单的吃上一顿可口的饭菜,大爷大娘们在这里吃上一次武城璇饼简简单单,也是一种幸福快乐的享受和感悟。我们每个人,只要某时某刻忘记烦恼、愉悦就好。人生一世,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高兴就好,随遇而安就好!时刻保持一颗平常的童心。感恩遇见,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谢新时代,感谢生命里遇见的每一个人,就足够了。
多年来,临清泰山奶奶庙会。得到了市政府,大辛庄办事处和民间社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才使这一曾经消失的历史文化传承又获得了重生和发扬光大。
最后祝愿我们临清泰山奶奶庙会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灿烂辉煌、永留芳名,泰山奶奶庙会越办越好,香火鼎盛,福泽绵长……
姬凤文,男,汉族,1962.9生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82.3在临清市农机局从事财务工作。现已退休在家,爱好文学,诗歌朗诵,散文创作,现在是临清老年大学诵读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