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得益于司马光之童年居住地,而内涵丰厚且正气充沛,光山人世代沿袭读书——立学——治国之道,苦读诗文经卷之风千年不衰。自小被乡里书风薰陶的邓世太也不例外,越穷越要读书,越苦越要改变命运,即使是走出了缠脚的山路也绝不停歇。在奔向心中圣地的路上,他背负着家族的无形重任,步步为营且战且进,终于跻身于一个未曾预料到的人生高度。
然斗转星移沧桑轮回,几千年的文化生态,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以文当砖敲门者蜂拥而至,过河不拆桥者寥寥无几。待进到圈里,却是各自扫雪四面楚歌,东奔西突之后方知扎根在污泥中的莲花,出而不染是何其艰辛、何其傻帽孤独!更有亲眼目睹一路呵护的莲花,在一场妖火中化为灰烬的痛楚,愈觉书生意气之可笑可悲和可弃。
涂又光先生是恪守文德的当代光山之大家,世太曾师从先生深得其教诲,但政界、教育学术界的职业根基,又岂是一个十个甚至一百个涂又光扛得起来的?正因如此,我听出《遥望故乡》这部乡情交响乐中,总有或长或短的休止符,给欲言又止的画外音留了不多的几个席位。
书中的一些篇章,曾亲经吾手编发于微刊,更有收编于《苍生录》中的“心律抖音”,均为没有任何添加剂的原生态果子,其酸甜涩苦都是传统工艺酿制,全凭读者细品严鉴。
然各人的味蕾,对不同口感的灵敏度差异甚巨,处境不同的读者,对书的评价自然褒贬不一,某些恭维话不听也好。人的宿命,往往是别在大环境衣襟上的胸针,只是偶尔泄露几句一厢情愿的梦呓罢了。
近来视力锐减精气衰退,加上直肠快口屡有闪失,本无心多此一嘴惹人嫌弃;但念及与世太深交三十年有余,噤声不妥,故捞出这一把洒了咸盐的醃菜。
末了,戏作冬联就此打住:
聊作自嘲,画饼也是饼;
今非昔比,书香难留香。
横批——饥饱自斟。
2024-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