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料得天作赋,意为君情添 1042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霄若丹青状
梅宛玉蓉翩
暝暝凌雪夜
讪讪问衣单
月阴寂陋室
松澜韵生梵
料得天作赋
意为君情添
寒风袭袭,白雪翩翩,晓以待旦,夜色阑珊。山气夕来起,飞鸟比翼返,文中有真意,得鱼即忘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自古洎今,文人墨士皆追求一种超然物外的无我境界,或天人合一,或内圣外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柏拉图著有《理想国》,以期人间公道正义,而晋代陶公亦复如是,其《世外桃源》更为后人留下无限遐想,此之理想国也,而非他之理想国矣。在人间构筑草庐而居又无车马闹市之喧嚷,此乃陶公所绘南山仙境美图矣。世外桃源自古以来皆是志士仁人的向往之地。中国道家鼻祖老子在《道德经》七十九章中有“鸡犬之声相闻,人至死不相往来”之“小国寡民”式社会构想,儒家对于大同社会的构筑则体现于《礼记》之中,“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近代孙中山先生则提出了以“三民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天下为公”思想,当今中国也为世界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与倡议。 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这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仁人志士的共同选择,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主张人类在“正义”基础上建立“分配合理”的理想社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社会空想家托马斯.莫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乌托邦”式的公有制社会制度,其后欧洲学者圣西门、傳立叶、欧文又作为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都提出自己的主张,而马克思则是乌托邦主张、现实判断与实践经验的集大成者,他将乌托邦思想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并通过巴黎公社实践丰富思想内涵,以致发出真理的光芒,指引世界进入轰轰烈烈共产主义运动。
“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那么人类文明理想社会应当具备什么条件呢? 无论民族之大小,无论个体之贵贱,人类需要尊严、互利、正义与平等,尊严是社会交往的精神基础,人类自信源于尊严。互利是社会分工的必须选择,人类共赢必须在互利中实现生存尊严。正义体现是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分配合理是社会稳定的经济基础,而人权平等是社会稳定的政治基础。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将人的思想境界划分为欲望、激情、理性三个层级,其中高度突出了正义的重要性。若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这三个等级就是欲望、情志、理性,亦即肉体需要(六欲)、情感需要(七情)、理性需要(灵魂意识)。因此人生的精神修炼应首先从寡欲、敛情、少私开始。由之可见,世外桃源有山林之的桃源之境,也有内心深处的世外桃源,也是文人墨客大同之境的冰山一角。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我们所做若如陶公一样心无旁骛,是因为“心远”则“地偏”而己。南山风景勾勒出古代中国文人墨客的理想世界,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其实大到理想国度小到桃源南山一隅,文人墨者所构筑的理想蓝图总让后人慨叹不已,人物如是相似,历史如是相似,天地季律循循又何不如是相似! 我们欣赏柏拉图胸怀万邦的正义主张,也欣赏陶渊明公夜睹悬繁星的自娱自乐,“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与天地为伴与诗文为友之情怀。心之高洁便无名利可浸,心怀天下便具“天下为公”之意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可从悠悠见南山之中得采菊闻香之乐,又从道法自然之中知人类命运之同归与天下忧乐之感同身受。人,活于自我,活于自然,活于无束,确为快事,但以己之能,推动天下大同之路,更为快事。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以天下为公者大有人在,尧舜之治,周康之治,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皆为天下“公治”作出探索。 但人类大同之路,超越一国一族一域之利益,功在千秋万代之人类大业,和平康宁的世界梦应当是中国梦之社会延伸与文化共勉。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全世界唯有中华民族知行合一道法自然!

南北遥相许,山水更流连 1043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雪月映冰天
江河发五原
南北遥相许
山水更流连
飞莺啼苑旧
老酒醉君前
情邈人自念
朝朝又年年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日月相推,四季嬗变,昼夜更替,生命年年。也许我们带着与生俱来而又未知的使命匆匆忙忙,每天就这样在孤独寂寞中徜徉尘间,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生命的历程从此日复一日地终而复始,从无想幼年,到幻想童年,到梦想少年,到理想青年,到不惑中年,到天命之年,再到无想无念垂垂暮年,生命就在如是跌宕起伏中完成了一次生死轮回。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人生若只如初见,优美而又凄凉。也许在那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我们曾为彼此植下过明天的种子,总以为到了秋爽叶落的日子里,我们会理所当然地收获满枝的果实。世间大道沧桑,人情冷暖变幻,在生命海洋里,我们不随波逐流,在悲欢离合里,我们不做飞花飘絮。年年花似花也落,岁岁人异人志同!生命犹如一块块为后人铺垫的石砖,也许我们永远看不到长城万里,但这万里长城的辉煌伟岸就诞生在这微不足道的一砖一瓦里。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一年又一年,年年花相似,一岁又一岁,岁岁人不同。我们在生存中随机迁化,我们在万变中不离其宗。春风走过,大地苏醒,天暖花开,青园之中年年百花相似,北风临近,万物凋零,冰雪寒封天地无情。天长地久,直叹人生如流星划空,地老天荒,无奈世事如圆阙阴晴。也许花开花落,只为山河川野洋溢清香,岁去岁来,只为日月星辰劈地开天。人,在时间里循之变老,人,在空间里如之渺小。 或许,无情的时空对于尘埃般的生命过客根本没有在意, 我们又何必苦苦哀求这流云闪电的无情岁月为人驻足缠绵呢?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本科专业法律,道学、现代哲学、文学、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编者: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只为文化强国。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沐浴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