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寺烟暮墟隐,农家乐比邻 1048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寺烟暮墟隐
农家乐比邻
寒塘映竹翠
黄鹂鸣壑深
冰壶照仙影
倥偬化浮尘
游思天际荡
残莲带影沉
窗气泄寒帘
书外别样天
白云醉钩月
性本尚少年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一日晨来,万念未起,掩书出堂,风影依稀。入曦色微明,至寒阳隐尽,从晨曦临窗,到暮鸟栖鸣,风花湖月山光鸟语都是一味风景,日月星辰与山川大地仅一种存在的方式。人往往用过多的精力去善待自己,从缺憾到完美,从贫乏到满足,从感伤到快乐。然而自我的富贵靡奢之后,并没有换来身心的和谐,却是一种无可名状的失落和孤独。从追逐欲望到放下欲望,最后放下自己的求索,这不是简单的放下而已,这往往是个洗心革面的自我改造的自我思考的痛苦决择过程,它会反反复复多次,直到无怨无悔地彻底放下。因为生命背负的越多,心神就愈是劳累!而当生命简单之后,生活突然轻松起来,而你放下的一切,其实并未离远,都若即若离随你前行,曾经你梦寐追求的东西,好像又在你未来路上寂寂地等你。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生命疏疏淡淡,思修四季云闲,惯于早读晚习,心亦道法自然,人一旦习惯了这种有规有序的清雅生活,就是养怡之福,偶然打破一次,别书赏景,也算一种奢侈。走过人来人往,面对天地华宇,几人能从尘情欲泥中艰难地拔出双脚,单纯而固执地走向风景旖旎的前峰。偶尔独自欣赏少人触及的山水溪云,何言又不是一种心境的超然?人们常常会患得患失,希望拥有更多,失去更少,这肯定违背宇宙自然的能量平衡之律,我常党记得孔子之言,“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禅意千般有,红尘从此无 1049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夜书与谁诉
明月清风知
禅意千般有
红尘从此无
老木朽荒径
窗月正独寒
苍茫皓如雪
莺泣无人怜
唳鹤绝天地
低徊复尘缘
情去人亦老
何必恋青山
曦迟东未晓,鸣起枝头鸟。野径清风醉,梅香迎客早。跋涉千山万水,生命犹如流云,翠峰,林径,石泉,麓园,处处都是天赐画卷,观数星徜徉太空,隐城市灯火阑珊,身似孤帆远影,心惟自乐其间。 孤月流云,繁星垂饰,天地道大,人何傲己?诗云,前度桃园谁人栽?飞花蔽径染溪台,道不远人芳菲处,自有天衢通心开!生命在形短暂无住,生命在灵千秋永恒,它的真正意义不是寻名取利,而是与大道同春,在尘风泥沙难分之际,我们若以平常心顺天应地,自然道不远人,人不远道。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人途芳菲若不依道以行,悖道而驰者翻身坠马必为常事。道在何处?道法自然,生发于心,道非物质之状,又非精神之状,故而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也。《心经》曰:“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宇宙能量浑然一体,万象更新千丝万缕,“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世界缘来缘去,本无一物恒在,能量化为物质就是无中生有,物质复归能量就是有中生无,所以能量就是物质,物质就是能量,这就是《心经》所言之“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道理所在,能量与物质,两者变来化去,其实对于整个宇宙而言天人合一,万物万能万事万类浑然一体,只有互相转化而无增减生死。“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若己不悟,圣贤难扶。大道要效法的自然精神就存在于它自己本然内心世界之中,故道不远人,道悟于心。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生命的目的就是寻根问道,知己之所来,明己之所归,先觉觉后觉,先知觉后知,故而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道是什么?道有时就是我们内心深处的一抹斗星塔光,在失得茫然之中挽照着人生的坐标。而一切道途皆悟达源于文化智慧,《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存而不相悖。”侁侁人海你宽恕别人其实就是放大了自己的心量,茫茫世间你奉献别人其实就是累积自己的功德。人类万物既是宇宙世界的一粒微尘细胞,又是宇宙整体不可分割的机体组成部分,人心就是宇宙之心,道心就是自然之心,大我就是宇宙之我,小我就是微尘之我,所以凡夫依旧做凡夫,圣人依旧持圣心,圣人和凡人的区别不是来自庄严的外表,而是来自超人的智慧以及不被世尘所染的纤纤婷婷的一柱莲心,以德配天,道法自然,天下为公,与道同行。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本科专业法律,道学、现代哲学、文学、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编者: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只为文化强国。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沐浴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