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语:
《农历里的事物》组诗充满深情、追忆、又无奈的情绪。读《农历里的事物》感受到诗人赞美人间美德的心路历程。诗人写母亲,母亲的形象就像泥土一样朴实厚重而深沉;当诗人看到喷洒农药的无人机在五月的阳光里飞过麦地,打捆机悠哉悠哉地驶上隆冬的田野,诗人便为时代的进步、农村的发展由衷的喜悦;诗人写懒叔由于忽视了节气,而导致二亩葵花被麻雀嗑完殆尽的心伤与羞愧,尽管诗句不乏诙谐,但字里行间仍然流淌着对懒叔的同情与人道主义的情感。
诗人在乡土的穿行中也敏锐地觉察到了乡土现实中的两个已然严峻的问题,一是当今乡村的没落(见《村民的诉求》);二是乡土在房地产与当代工业的疯狂吞噬的背景下正在不断地萎缩,不断丧失心灵的诗意的栖息之所,这是时代之病,诗人为此忧心忡忡,而医治此病,应该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当务之急!
——刘 卫

新诗发展到如今,已无限丰富和多彩。各式诗人所呈现的世界都多角度、多棱镜地反映了这个时代里繁复多元的美感。如何在诗歌的版图上添上有效且富有质地的一笔,如何脚踏实地立足于我们的大地之上,找准角度和眼光,萃取出诗的美妙的因子,去反映我们时代的精神和脉搏?这是诗对诗人,也是时代对诗人最起码也是最大的考验。一直以来我都看重这样的一种诗人,即:脚踏大地,为生活、生存和人民讴歌过,不曾忘记自己的本色和身份。我也更想把目光倾注在那样的一种诗歌之上——落字成棋,言之有物,为万物发声又为万物喊魂过。诗人霍竹山把诗歌的眼光放在了生他养他的乡村,深情抚慰了那一寸寸的土地和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他的诗里,劳动是伟大的,劳作是喜悦的,劳动中的母亲是光辉的,中国传统农民的农耕更是具有和祖国国徽上麦穗一样的大美;而农村再也不是落后蛮干的代名词,是新农村新技术下的一则丰收的赞歌;新农具里同样有新的意义,赋予了时令的思考,也有哲理的出窍;“懒人”懒事,摇曳多姿,诙谐幽默,通过懒叔的“懒”,我们从而知道了生活中其实更需要把握好另一种生活、生存的“勤”。乡村“百态图”更是活脱脱的“乡村百科全书”,生活气息浓郁,把乡村写活写丰富,写真实,写可爱,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民的面貌,说明了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的艰辛;其中也不乏以独特的角度来讲述当代社会中生态普遍被侵犯以及消失的过程……小叩大鸣。诗人从小处着手,大处碰撞,一任心中那种最深厚的情感,挥洒出源头那里最纯真最美丽的诗意。
——陈一默
农历里的事物(组诗)
霍竹山
捡拾麦穗的母亲
母亲弯着腰
在收割后的夏天捡拾麦穗
一个一个的麦穗
在母亲的手中温暖地聚拢着
仿佛一束阳光的花朵
照亮我的童年
燕子呢喃舞蹈着天空
看着一朵朵白云
我的饥饿在那一瞬间安静了下来
金黄的麦茬
像一地杂乱无章的脚印
生硬地铺开
母亲打了个趔趄又弯下腰
我真不知道
母亲是怎样耐心地发现一个麦穗
我多想帮着母亲捡拾一个个的喜悦
一束阳光的花朵
可我手里一直空空如也
汗滴从母亲脸颊落下时
耕地的犁铧已走进了空旷的麦田
走进母亲的背影里了
那一刻我多想变作一个个的麦穗
让母亲捡拾起来
让母亲阳光的花朵灿烂地盛开
现在,我可以认定
母亲捡拾的一个麦穗
在共和国的国徽上闪光
无人机飞过麦田
无人机飞过麦田
她的手指轻松地按着遥控
五月温暖的阳光下
无人机喷洒的农药
仿佛牛毛细雨从天而降
我看到一道道彩虹
落在绿茵茵的麦穗上了
落在她喜悦的视域里了
也落在了我清晰的记忆之中
在无人机的一次返程里
她跟我说起了今年的麦子
比去年玉米的长势更为喜人
比前年的土豆更接近甜蜜
她还一年年的给我讲着幸福的萝卜
讲着快乐的辣椒
讲着与她心心相印的南瓜
讲着一年比一年好的生活
在她丰收的麦田里
我看到了一号文件里的收成
正像无人机从她手中起飞
打捆机悠哉悠哉驶来
打捆机悠哉悠哉驶来
像宋词里那个不识农忙的无赖小儿
在隆冬的田野上
打捆机就像才睡醒了似的
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
我真想上前跟他理论
怎能把秋天忘到了脑后啊
怎能无视成熟
可打捆机说,你错了
打捆机有打捆机的节气
打捆机用一捆捆整齐的秸秆
证明季节之外的一种季节
证明经过晾晒的时间
才叫冬藏
证明牛羊的叫声
就是打捆机的远方
麻雀嗑了懒叔的二亩葵花
叶子黄了葵花熟了
乡亲们又忙着收割葵花
收割一个夏天照亮村庄的阳光
可懒叔说,等再熟上几天也不迟
反正葵花不会飞走
懒叔的二亩葵花地
飞满了麻雀,在云的嘈杂声里
孩子们惊奇地发现
大麻雀还帮着小麻雀嗑瓜子
像幼儿园的识字课
小麻雀开始认识瓜子这个生字
认识懒叔丢下的节气
乡亲们告诉懒叔
你的葵花还真的长了翅膀
麻雀从早到晚唧唧喳喳像过喜事
懒叔笑,二亩葵花能飞几个
孩子们说,懒叔懒下一个秋天
明年春天麻雀一定会感谢懒叔
在懒叔的屋檐唱歌
窜蹦跳跃的麻雀
呼朋唤友的麻雀
没几天,就把懒叔的二亩葵花嗑完了
一个个葵花仰起沉重的脸
一幅羞愧的样子
村民的诉求
村长,我家的羊喝了河湾水落羔羔了
村长,我家的果树今年没结住一个果子
村长,我家的柿子指头蛋大就烂了
村长,我家的玉米还没吐缨子就黄了
村长,我家的井里漂着石油花花
人吃了就拉肚子哩
村长,我家榆树上的喜鹊不知哪儿去了
村长,我家的燕子今年没飞回来
村长,我家的母猪下了三个崽儿
一个不长屁眼、一个三条腿、一个两嘴巴
村长,那个工业的臭烟囱
让我奶奶的咳嗽直不起来了
村长,咱村东头那棵开花的树枯了
村长,咱芦河的鱼都漂在水上死了
鱼肚白一溜一溜的
村长,咱村子的空气中没有花香了
村长,咱五谷丰登的红对联今年贴不成了
村长,咱还是把狗日的工业赶走算了
村长,报告你个好事儿
叮咬得人睡不成的蚊子今夏没了
村长,咱二楞子一家都搬进城里了
村长,咱还给子孙后代留不留吃的饭了
村长,咱美丽的村子快变成
电影里鬼子扫荡过后的村子了
为一个湖泊送行
不可能握手了
也不可以拥抱
让我向你轻轻地挥一挥手吧
作别的只有你曾映照的芦草
树枝几只麻雀的叽叽喳喳
那么,鱼儿呢
孩子们曾高兴了好一阵子
之前是下湖摸鱼
在只有他们膝盖的湖水里
要是空了手那是怎样的笨啊
后来是在泥潭上拣拾
就像在秋的田野拣拾一棵谷穗
鱼儿啊鱼儿
不做飞翔的梦多么可怕
那么,莲花呢
最后的开放是在五年前的夏天
城里人的摩托、小车围满假日的湖泊
莲花作为背景
又是多么古典的一种意韵
但谁能读懂莲花啊
它最后开放的是全部的热情
那么,鹭鸶呢
没有谁说它不是风度翩翩的绅士
它站在水边的那种优雅
让多少爱美的姑娘失眠
她们剪刀下鹭鸶探莲的窗花花
老酒一样让人看一眼就醉
可那优雅的绅士呢
哪里还有它梳洗羽毛的镜子
等女儿长大了
我会指着一个工厂
告诉她
这里曾经有一个清清的湖泊
有鱼儿、莲花、鹭鸶
作者简介:霍竹山,已在《人民文学》《诗刊》《解放军文艺》《青年文学》《中国作家》等报刊发表作品三百二十余万字,作品入选几十种选集,曾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作代会,诗刊社第二十二届“青春诗会”。著有诗集《农历里的白于山》《兰花花》《赶牲灵》等9部,散文集《聊瞭陕北》,长篇小说《野人河》《黄土地》等,获过《诗选刊》年度诗人奖、陕西省优秀文学作品奖、第七届中国长诗奖、第五届柳青文学奖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