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乡的召唤
文/邱沐子崴
雾还没有散,山野间空濛濛的,竹乡的清晨显得格外冷冽。从竹与竹之间的空隙向外眺望,一切都是无声的寂寥。雾气里,一切恍恍惚惚,就像娟女此时的心情。一两声野狗夺食引起的低吠,针一样刺痛了娟女。大姐逃婚已经2年多了,当时阿爸纠集了小舅大舅,追出了三十里地,大姐就像凭空消失了那样,隐匿在茫茫竹山外。
这一片大山深处的小村子,总共有百来号人。村里山高路远,也没有像样的学堂,满地爬的和半人高的娃,都在村前屋后消磨时光。村支书知道,娃到了上学的年纪要送去山下镇上的正规学堂念书,山里人穷,多少娃就这样荒废了。满十六七的女娃娃,更是早早地奶着下一代。村里至今为止读书最高的也不过是娟女的大姐——秀,读到了高中毕业。
“早知道,不该听你的鬼话,让秀读那么多年书,如今倒好,本事没有,翅膀倒挺硬,还敢逃婚”
“她阿爸,小点声”。秀她娘轻轻嘟哝着。
“咋啦?我说错了?按我说,小丫头片子嫁人生子天经地义,彩礼拿过来,贴补贴补家用,咱家这几年的收入,秀又不是不知道。借着钱供她读完高中,好家伙,吃里扒外的东西。王家又不是缺胳膊少腿,再说了,能拿出5万彩礼的,也是诚心诚意的。小丫头片子,气死我了,气死我了 ”
娟女不敢吭声,默默听着阿爸数落大姐。其实,大姐逃婚之前,娟女是知情的。虽然她听不懂大姐说的:人生有无限可能,也不懂啥是争取。秀跟她说,“咱村穷了几辈子,那么多娃都是文盲,那么多竹林都荒废着,心疼啊。山里人实诚,只知道按部就班,年年岁岁不改变,那年年岁岁就要重复前人的生活,一辈子穷,一辈子没出息”
秀那天晚上跟她说话时,那闪闪发亮的眼睛,都是对未来的遥想和憧憬。秀说想去看看山外更大的世界,去比镇上的学堂更大的地方学本领,去挣钱回来改变咱们村。娟只觉得这时候的秀,既熟悉又陌生。让她不知所措。
娟女是家里的幺女,今年刚到上学的年纪。她阿爸心心念念想要个儿子,山里人的观念是有儿子腰杆儿硬。奈何她娘肚子不争气,生了3胎,中间一个女娃儿夭折了,她娘怀幺女的时候得了糖尿病,生产的时候差点要了命,落下了病根,断了阿爸的儿子梦。阿爸一直觉得女娃儿是个赔钱货,既然生不了儿子,那女娃总得给家里挣点彩礼钱。就这样,张罗着给秀找了一个婆家。
那个王家是镇上的,知道秀在镇上读书成绩好,脑袋儿灵活。秀为了补贴家用,高中边读书边给镇上的毛笋加工厂打零工,寒暑假挣来的钱,补贴家里的杂费开支,也是因了这个,秀她爸才让秀读完了高中。
秀打零工那会儿,还给加工厂老板出了不少主意,毛笋的腌制方法上和口味上多了好几种,包装上也根据需要分大小包装、密封袋装和罐头装,老板挣来的钱比原先的翻了一番。
王家看到了秀能挣钱,才上门找了秀她爸,两家的大人,一拍即合。婚期已定,却没料到,秀会逃婚。这两年时间,两家的大人在远近几个村子里寻找过秀,但是均一无所获。
渐渐地,他们也不再讲起秀的事。秀他爸经常在他娘面前数落当年不应该让秀读书,“女娃儿心气儿高喽,不好对付”,往往这时候,秀她娘就低着头,仿佛细脚伶仃的大头针。也是,在她心里,没生出男娃已是不体面,再加上秀的逃婚,这个不年轻的农家妇女,在丈夫面前完全没有说话的权利。也因着这个,娟女读书的事情,就被耽搁下来了。
娟女懵懵懂懂知道,村里有几个同龄的伙伴,每天背着书包,去镇上读书。可是她,一早起来割猪草、给番薯地浇水、喂鸡喂猪。几次她都想跟阿爸提出,也想去镇上读书,可是每次阿爸总是唠唠叨叨说家里没有收入,供不起。娟女隐隐觉得因着她大姐的事情,她要失去读书的权利了。她还没有明白,对她而言,读书意味着什么。
雾还没有散尽,娟女的心像迷雾中的小船,抓不住方向,不知道秀说过的远方在哪里。对她而言,秀从小到大都是她身边的保护伞,两年不见,秀在哪里生活呢?秀好吗?多少次梦里听到秀那天晚上说过要改变竹乡的话,晶莹剔透的雾水在她头发上闪闪发亮。
“娟女呦,娟女呦……”土埂山路的尽头,那个熟悉的声音在呼唤她。莫不是做梦还没有醒?是她娘?又不是呀。是那个小时候一直陪着她玩耍的大姐呦。
娟女使劲揉眼睛,使劲要往前看清楚。那群人影渐渐走近了。除了秀,还有一些不认识的外乡人。秀一把拉过了娟女,娟女愣住后使劲地捶打她,仿佛要把两年来所有的思念和怨恨都发泄在她身上。秀静静抱着娟女,任凭她哭着叫着。
“我是带竹制品加工厂的人,过来看看咱竹乡的毛竹,我想把咱村的青壮劳动力都用起来,把竹乡的毛竹销到山外去”秀对着村支书和她阿爸,静静说出这句话。“咱村的毛竹又大又粗又没有污染,我寻思着,如果做成各种竹篾制品,可以销到外国去。外国人最喜欢咱中国味儿的小物件,除了竹篾制品,我们还可以制作各种生活用品,竹椅、竹篮、竹梯、你想得到的我们都可以做。”
“这样一来,村里原先会打篾的手艺人,都可以在工厂里找到工作,咱村的劳动力可以砍伐、运送、参与加工制作,两全其美啊”此时听着秀的话,那些外乡人不住的点头。
秀她娘听到秀回来了,也赶到了村委会。秀当着她娘的面,拿出了一张十万元的定额存单。“阿娘,这是我两年存下来的钱,给娟女读书,我要让娟女读到大学去,去看看未来的世界有多大,有多美”
“真的吗?”娟女不可相信地盯着秀的眼睛。“真的,娟女,阿姐告诉你,未来有无限可能,只要你勇于争取。一切都在你手里”
半年后……
外出打工的青壮劳动力也全部回来了,投入了加工厂大规模的竹制品生产大军里。村里适龄的读书的娃,都在秀的规划下,如愿入了镇上的学堂读书
“你说,当初我们让秀读书是为了什么?秀她爸”
“你呀,你呀。老婆子……”。
作者简介:
邱沐子崴,小女出生在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宁波,江南给了我灵秀的外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喜欢文学写作,倾心播音主持,热爱运动户外,关注公益帮扶。在青春燃烧的岁月里,愿留下无悔的身影和奋斗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