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行信记
重占天马顶
信义庄
在济南周边,一年内有兴趣两次登临的山并不太多,这“天马顶”算是其中之一。
暮春时节,曾与众驴一起攻占“天马顶”。那蔚蓝的天空,那迷人的黑松林,那山花烂漫的长城岭,那绿意流淌的沟壑,那“西门台”的对话等等,无不令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但阴错阳差,这次难忘的“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天意,2023年底收官之作,队长竟安排“天马顶”环绕,并在群里发布:“重占天马顶”。
晨起,雾霾笼罩,窗外灰蒙蒙什么也看不见,这天还能行吗?看群里万籁俱寂,这就是行,相信队长!背起包即向外走去。操场上空无一人,抬腿迈进,脚下一滑,啪的一下摔了个四蹄朝天。我的天啊,出师不利,看来今天这重占“天马顶”绝非易事。
看队长设定的集合地点,“花果峪村花果山超市”,一行人即按导航沿103省道急急驶去。城外雾霾略轻,车速并未受到多大影响,看两侧山体,背阴处仍然覆盖着厚厚的积雪,不禁为今天的活动担忧起来。车过长城岭,在一处不经意的地方向左下方拐去,刚刚驶入小路,开车的驴友“高山流水”就惊叫起来。“这路太滑了,这是冰上行啊”。看窗外,路面坡度很大,积雪已经压实成冰,也禁不住提心吊胆起来。小心翼翼前行,不停地拐来拐去,半小时后,方有惊无险安全抵达。
花果峪、花果山,难道这是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地盘?脑子里刚刚闪过这个念头,队长就在一旁朗声说到:这里是孙悟空出生的地方,今天,我们要由此重占天马顶,体验一把孙悟空腾云驾雾,游牧山顶,天马行空的感觉。
浓雾中跟着队长,沿村中小路漫步前行,不知是起的太早,还是雾霾的原因,众驴似乎兴致不高,全无往日出征时开心、兴奋的样子,直到小河里、街道旁,一阵的鸡鸣狗吠、鸭欢鸟唱,众驴方才从睡梦中醒来,抖擞精神,大步开始今天的驴行。
多年前,在朋友圈看过一幅“花果峪”写生的小画,画中“花果峪”的模样深深印在了脑海。今日走进“花果峪”,忍不住四处寻找画中的场景,却感觉哪里都像,哪里都不像。边走边看,边看边思,突然顿悟: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艺术之妙,不就是妙在这似与非似之间吗!
不知不觉,众驴跟随队长踏进了“花果峪”村的大西沟!沟口一条一米多宽的小河蜿蜒而出,此时虽是冬季,不见滔滔河水或涓涓细流,但沙土里、乱石下,仍可洞见那至柔至刚的影子。走不多远,掀开一块塑料布,那清清的泉水竟从石缝中突突冒出。小黄狗跑来了,围着老李转圈,不叫也不咬,只是昂着头盯着老李,似乎在说:为何偷窥我家的泉水?
踩着厚厚的栗子树叶,在“沙沙”的声响中,众驴从沟底向南拐去,刚刚踏上一处缓坡,路旁一棵老栗子树下,一座一米左右长、四五十公分高的微型石头房,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这是什么?有驴友好奇相问,曾经丢过丑的俺当然知道,这是“泰山老奶奶庙”了。
继续前行,路越走越窄,坡度越来越大,一直陪伴身边的栗子树渐渐被杂草取代,那醉人的“沙沙”声也早已悄无声息。漫天迷雾,这是爬的什么山?这是在哪里?众驴纷纷质问队长,哪想到,队长低着头,笑眯眯地说到:我也不知道。
队长都不知道!哎吆喂,看来这“重占天马顶”要有大麻烦了。
路边杂草中,突然出现几块较为平整的石头,十分难得,队长提议休息补充能量。众驴纷纷拿出自带的水果、小吃,分而食之,边吃边聊中,对今天的浓雾,都表达了异常的担忧。不知是胸有成竹,还是漠不关心,队长竟淡淡地说:孙悟空放牧天马的地方,那有不云雾缭绕的?腾云驾雾中,我们重占天马顶会更快、更浪漫!我的天啊,这是什么逻辑,就不怕迷雾中队员丢失?环视众驴,大家都笑而不语。此刻,一直沉默寡言的立奕,竟坐在一边,双手合十,闭上眼睛,念念有词地开始了祈祷。似乎在说:队长永远是正确的,队长永远是正确的!跟着队长,永远不会丢。
起步前行,刚开始众驴个个跟的很紧,唯恐迷失,但进入一片槐树林后不久,众驴走着走着就四分五裂,各自散失在浓浓的迷雾之中了。先是小路出现了分叉,队长和老李各带部分队员探索前行,但很快就谁也看不到谁的影子了。我与“叶子”、“大长腿”等不停地喊:“队长、队长”,终于追上了队长的影子,但也仅仅是只闻其声,不见人影。听队长声音在右下方树林,我与“叶子”等,即向队长靠拢,可刚走几步,就远远传来了队长“丢人不能丢高度”的大声提醒。对啊,这登顶怎么能下行,随即不管三七二十一,径直地向山顶攀去。
抓树枝,拽野草,一鼓作气,二十分钟后,与“燕子”、“叶子”等,终于爬上了山顶,看海拔已达758米,十分开心,距离“天马顶”不远了。可环顾四周,除了浓浓的迷雾,什么也看不清,郁闷的我一屁股坐下来,再不想前行。自己这是在哪啊?这天马行空的天庭难道就是这样不堪。
喝点水休息片刻,看浓雾没有一点消散的意思,想想坐在这里不动也不是办法,只好起身沿山脊前行。可抬头一看,前面除了模糊地看到“燕子”的影子外,其它人都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了。紧走几步追上“燕子”,“燕子”回头就问:该怎么走啊?我说我也不知道,我们问问队长吧?扯着嗓子使劲的喊,半天才听见队长的回应,听声音,队长在我们的右下方,那就斜向下行呗。想想高度不对啊!“天马顶”应该还要上行,这下行那行?看手机高德地图显示,“天马顶”的确在右方,队长方向没错,但高度成问题了。云里雾里,已经彻底辨不清东西南北了。我说:我们不能斜向下行,这山是相连的,只要我们顺着山脊爬,就一定能到“天马顶”。 思想统一,立即行动,半小时后,我与“燕子”犹如鬼使神差般,摸到了海拔783米的战备公路。
找到战备公路,这登顶就再也不会迷路了,那一刻开心的简直不要不要的。重占“天马顶”胜利在望。
来到路上,看几位驴友正聚在一起休息,只有队长,正在不远的地方来回走来走去,一副非常焦急的样子。这是咋了?一问,原来“大长腿”等两位女驴走失了,那就赶快找呗。但任凭大家如何呼喊,竟没有丁点的回应,那手机接通也全是忙音。队长履职不力啊!张洋等驴友不禁与队长开起了玩笑。怎么办?下去找找,可漫天迷雾去哪里找啊。老李说:我们等等吧,也许一会他俩就会走出来的。
耐心地等,焦急地喊,大概一刻钟后,终于听到了“大长腿”的回应,老李立即自告奋勇循声前去接应。
9.50分,人马终于聚齐,队长指挥众驴沿战备公路,开始向“天马顶”发起最后的攻击。
不知是我们拼搏的勇气感动了玉帝,还是齐天大圣为我们扫除了天庭的妖魔鬼怪。战备公路上我们刚刚行走了几百米,天空竟突然云开雾散,高高的“天马顶”,蓦然出现在我们眼前,激动的几位女驴友,扯着嗓子开心的大喊。
此刻,浓雾忽开忽合,众驴忽隐忽现 ,腾云驾雾的感觉,让众驴犹如在天庭漫步,个个如神仙一般。转到一处满是黑松林的斜坡,队长说:从这里可以直达“天马顶”,但坡度大,攀爬有一定难度;如果体力尚可,建议由此攻占“天马顶”。
来时就暗下决心,要第一个重占“天马顶”,当然要选择最近的路了。队长话音未落,我即毫不犹豫地沿斜坡向山顶奔去。林中小路,铺满厚厚的松针,踏行之上十分惬意;风载着雾,在松林中忽左忽右,飘忽不定,犹如捉迷藏般好玩,但那有闲心欣赏。低着头拼命攀登,咬紧牙关,一鼓作气,二十几分钟后,终于上到了山顶。
穿过一条黒松、连翘密布的长廊,瞅一眼简陋的“老奶奶”庙,信号塔下,积雪中的“天马顶”标牌熠熠生辉。“天马顶”,我又来了。
这里是“天马顶” ,但却不是“天马顶”的最高点,上一次从北面“长城岭”上来,看到这个标牌,误以为就是最高点了。绕信号塔观赏一周,松林中窥见南面山坡,有大片盛开的蔷薇,经不住诱惑,即急急下山。结果错过了登顶,错过了山顶最美丽的风光,好生遗憾。
雪后已经两周,山顶的积雪依然很厚。刚下的雪是松软的,抓一把在手,有着暖暖的感觉,片刻就会融化;但此刻的雪,表层好像蒙了一层厚厚的壳,手不用力,是很难抓起的,攥在手里,冰凉的雪,许久都不化。但这样的雪,踏行其上却是最美妙的,那“嘎吱嘎吱”的声响简直就是天籁之音。
“天庭”果然不虚,机遇总是眷顾爱山的众驴。这山顶不仅有雪,还有北方难得一见的雾凇。从信号塔向东转去,大片的黑松林,在缕缕阳光照射下,晶莹剔透,如梦如幻,宛如仙境。这雾凇就像这仙境中的精灵,让这静谧的山林平添了许多的神秘。
“踏雪寻梅梅未开,伫立雪中默等待”。山顶没有梅花,但有我心中最美的风景,雪中那容伫立等待,只想快快看到我心中的“梅花”。
松林下兴奋地踏雪前行,爬上一处不高的斜坡,穿过数棵粗壮的黑松,眼前我心中的“梅花”——“水泥碉堡”扑面而来。小跑着快步前行,纵身一跃,终于实现了重占“天马顶”的愿望。那一刻,快乐如一股清流,迅速流遍我的全身,愉悦的感觉充盈着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这碉堡,应该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产物,虽已荒废,但主体异常完整,海拔达907米,是整个“天马顶”的最高点。站立之上,游目骋怀,泰山、梯子山秀丽风光一览无余,心旷神怡。遗憾的是,此刻山顶虽然阳光灿烂,山下迷雾却仍然弥漫,纵览周边美色的愿望只能画饼充饥了。但这浓雾,却也成就了另一番难得的景观。只见山雾在山涧、密林中静静流淌,仿佛是大自然的画笔在纵情挥洒着墨香。泰山、梯子山忽隐忽现,在雾气的笼罩下变得更加柔美而温婉。如诗如画的美景,如梦如幻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天庭,这就是天庭啊!
一阵叽叽喳喳的声音,众驴先后走了过来,尽管有的驴友已经来过几次,但走到这里仍然异常地开心,踏上“驴界”网红打卡圣地谁不兴奋。跃上碉堡,众驴纷纷开始了表演,抬腿的、亮蹄的、举杖的、大笑的、喊叫的……每个人都尽情地想象着、发挥着,把欢乐和开心渲染到了极致。
该下山了,队长说完,也不管众驴的反应,径直踩着积雪,沿碉堡后小路,向山下走去。“队长、队长,你说的孙悟空和天马在哪?”初来的驴友大声质问着队长。队长竟头也不回地说到:今天有雾,孙悟空休假了,天马出征了!说吧,自己先抿嘴笑了起来。
来时,走山的阳坡,尽管云里雾里辨不清方向,但没有积雪,攀行并不十分困难;下行,不走回头路的队长,选择了阴面,想不到路上满是厚厚的积雪。但这,却让这群不安分的驴,欣喜若狂,过足了雪瘾。
上山容易下山难,每次驴行,最愁的就是下山,尤其是酷暑天,那怎么也下不到底的山,简直让人崩溃。今天,沿着战备公路下山,队长说;放心吧,会一路坦途,一路歌的。
拍几张照片,让欢乐化作永恒,众驴开心畅行。转过一个山坡,路上尽是厚厚的积雪,踏行其上,仿佛听到雪花在脚下碎裂的声音,让人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愉悦。寒冷的空气刺激着皮肤,神清气爽;清新的感觉,让人不禁不住深深呼吸,尽情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悠悠前行,众驴似乎都放慢了脚步,那时间仿佛也慢了下来,所有的喧嚣和繁忙都消失不见了,这世界,只剩下雪地、天空和自己的心跳。此时此刻,所有的烦恼和压力都变得微不足道,剩下的唯有内心的宁静和淡然。
看到了,看到了,那片魂牵梦绕的黑松林。此刻的黑松林,在积雪的衬托下,更显黝黑挺拔;晶莹的雪地上,一个个硕大的松塔,引人注目,驴友“春暖花开”等纷纷拍照留念。缕缕阳光透过松枝洒落,让这寂静的松林,充满了无限生机;路旁一棵黑松下,厚厚的积雪中,竟钻出一个碧绿的嫩芽,那么的让人不可思议。静静凝望着这雪中的黑松林,脑海中不由自主浮现出林海雪原的场景,这场景与那“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打虎上山时的背景多么的相似。
继续下行,路,又要回到无雪的阳坡了,还未过足雪瘾的众驴,竟赖着不走。看队长坚定不移的态度,以“大长腿”为首的女驴,竟与队长谈起了条件。“必须到左面厚厚积雪的路上再走两遍,否则坚决不下”。气的好脾气的队长,无奈地说到:顽童,顽童,一群的顽童!
也许是为了听那雪上行走的“吱吱”声,也许是要留下雪中漫步的倩影,众驴在这段路上真的来来回回走了两遍,事后看驴友“张洋”等拍摄的录像、照片,大家真的好美,好开心。
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怎么想,开心就好。这“李奶奶”送完情报,起步前行,听到路旁大公鸡的嘶鸣,竟开心地唱起了儿歌《学雷锋》。
花公鸡啊叫天亮,
唤醒军属王大娘,
王大娘打开窗,
探出头来向外望,
咦?
是谁把院子扫干净、扫干净,
是水把水挑满缸、挑满缸,
红领巾呀把歌唱,
声声歌儿飘满庄,
你听听、你听听唱的啥、唱的啥?
学习雷锋好榜样。
美妙的儿歌声,让众驴梦回童年,心中全是满满的欢喜。
下行的“长安沟”真的是长,从山顶已经下行了近两个小时,终点“花果峪村”仍然遥遥无期。雾又渐渐浓了起来,前方隐隐又是一个山村,队长说:那是“北盘道村”。
走近“北盘道”村口,一黄一黑两只小土狗,不停地吼叫,迎接着我们的到来,似乎在说:怎么这么多人,你们那里来的?小村宁静安详,十分令人留恋。但此刻,时间已经近午,那有时间欣赏。瞅瞅沟东那美妙的“阴阳山”,与村头一群美丽的大公鸡对对话,众驴加速向沟底奔去。
也许这里真的是孙悟空的家乡,众驴就要下到沟底,接近花果峪村的时候,路旁一处山体,跟那传说中的猴山几乎一模一样,看的众驴目瞪口呆。水声潺潺,一块巨石之上,“白龙马”样的纹饰惟妙惟肖。远方隐隐传来了鸡鸣鸭唱,众驴知道,“花果峪村”就要到了。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朋友,有空就驴行吧!走进自然,那美丽的江山风月都是你的。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