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之缘
文/刘建文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或概括石岛医院口腔科唐明主任的服务,最贴切的词语应该是:舒服,或者说是有温度的。
从医38年至2022年光荣退休,再到反聘回工作岗位继续为患者发光发热,一路走来近40个春秋,他总是一个步速,每天早晨雷打不动7点准时到岗,即使下班拖延,也要让每一位患者都候有所诊;他总是一个神态,浅笑灿然而秉实持重,犹如清晨第一缕阳光清朗和煦。
5月下旬,因为一颗种牙,让我再次感受到了唐主任精湛的技术和恤人的职业情怀。10个月前,因上頜右边第二颗磨牙损坏严重,只能选择拔除,唐主任当时就提醒:3至6个月后为最理想的种植期。但碍于对种植手术的恐惧,我迟迟未有下定决心,种牙的事一拖再拖,甚至一度产生放弃的消极想法。而后每一次遇到唐主任,他都会予以提醒和催促,并晓以利害。终是被他善意的劝谏所打动,适逢医保政策调整,便忐忑的与唐主任预约了手术时间。
想到整个手术过程中的“刀光剪影”,心中就不免紧张而惊怵,尤其是在躺到治疗椅、盖上无菌巾的一刹那,心脏就开始扑扑的加速跳动,大气不敢出一口,呼吸也变的骤然急促起来,仿佛整个时空都静止了。唐主任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老专家,他见我情绪异常,便轻轻捏了下我的肩膀说到:和你以前拔个牙一样,没什么大不了,不用紧张,放一百个心,一会儿就结束了!末了,他又补充到:连小故娘都不怕,你个大老爷们怕啥!这让我顿时鼓足了勇气。说话间,只感觉右边的面颊逐渐有所麻木,这是麻醉开始起作用了……
只听的钻子、剪子、吸管等器具叮叮做响,但身体却丝毫没有什么反映,好像整个嘴巴顷刻之间已游离了自己的躯体,只是极尽努力地张着大嘴配合着,生怕影响到了治疗。术间,清晰地听到唐主任与助手的对话:情绪还是有些紧张,基于牙槽骨质条件较好,种植一期直接安放愈合基台,减少复诊频次。听了这话,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流,深为唐主任的细心而感动。
“好了,起来吧!20分钟,手术顺利完成!”唐主任依然是一脸浅浅的微笑。
“怎么样?”我抹了抹头上的汗珠,不好意思地答道“出汗了!”。但能够感受的到,整个手术过程非常紧凑,干净利落,可谓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并没使我感到想象中的悸痛,我诚挚地向他表达了谢意,为他树起了拇指。之后,他又详细交待了用药和生活注意事项,以及复诊时间,并微信叮瞩。
看似简单的一次就诊,可能在唐主任的职业生涯中不过是一件极为普通的小事,但对我而言却是一段极不平常的就医经历,由衷地感激唐主任一直以来的坚持与鼓励,否则我可能真的会放弃治疗,甚至留下终身遗憾;感谢唐主任以精湛的医术和温良的言语,改变了我种牙的体验,让我更加充满了对未来健康生活的期待。
口腔科“唐明工作室”的牌子不大,诊室面积也有限,但这里从来不缺病人,每天从早晨上班到晚上下班,病人络绎不绝,人员里出外进。前来就诊的患者很多都是外地慕名而来,也有不少社会贤达及成功人士,他均一视同仁,竭尽所能。从事口腔临床工作30余年,在口腔疾病诊治及牙齿修复技术领域早已是业界翘楚人物,但他却从不以师自居,以术为傲,总是虚心好学、与时俱进,积极与前沿技术对接;总是平易近人、育人不倦,用心指导下级医师成长。
用他的话说:病人就是我的全部。所以虽形式上办理了退休手续,但他却没有在家多休一天假,一如继往地早出晚归,认真地服务着他的每一位病人!
有人说:一个人最大的魅力,是不会让内心被环境影响,而是超出环境,以内心的光亮去照亮生活的路。其实,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积极阳光,它就给你光茫四射;你简约达观,它就给你开心快乐;你视患如亲,它就给你信任和理解,拉长你生命的价值,即使是刀光剪影,也有温情可待!
唐明主任,就是这样一个人吧!一个一心为患、不图回报的人;一个内心充盈、用光亮照耀别人的人;一个让人舒服、容易被记住的好医生。
一次治疗,一份感动,成就了一颗牙的缘份!

作者简介:
刘建文,男,1974年2月出生,大学文化,现就职于荣成市石岛人民医院,高级经济师,荣成市作家协会秘书长,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花开三月》《文怡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