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清风徐徐来
读刘江滨散文集《地上的云朵》有感
作者:董素英

2023年初春,在西山天岚书院,参加燕赵晚报副总编萧含老师新书发布会,会上第一次见到燕赵都市报总编,作家刘江滨老师。萧含老师介绍说,刘江滨老师擅长写“历史散文”。历史散文?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个词。
我心纳闷,历史是历史,散文是散文,怎么还出现一个过渡带。
2023年10月28日参加刘江滨老师新书发布会,有幸得到作者新著《地上的云朵》散文集。

回来后赶紧给自己补课。因为这部散文集《地上的云朵》中有多篇作品就是“历史散文”。读之下来,尘封的历史大门向我徐徐打开:
哦,这里云山苍苍,江水茫茫。江山千里,如诗如画。有风雨如磐,有赪霞万丈。仰望这满天星光,有如明月入我怀!
只见文坛领袖,恢廓大度、高风亮节的大师欧阳修,手持芳林新叶,潇潇洒洒向我走来。他的身后集结了前朝后世诸多英贤,他们如千匹骏马,长鬃飞扬,苍茫中奔腾呼啸,穿越千年光阴,向我扑面而来。
有一身正气,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有傲岸不羁,清高自持,不入俗流的李白;有豪放旷达、面对命运的起伏跌宕,越挫越勇的苏轼,他跨群峰、过千壑,带着他的不朽诗篇和红烧肉来了。

他们来了!
他们一身傲骨和气节,如天上星月,照亮了千古。我又该如何招待他们呢?我想,就用菊花“君子茶”款待他们吧。我还想给他们读一段舒缓优美的现代散文《白杨礼赞》,慰之。你们那挺拔的白杨精神正世代传承。
趟过沧海,怀抱巫山云雨,发明了“始乱终弃”一词的多情种元稹,一袭锦衣华袍,急匆匆赶来,他掉队了。
唉! 元稹啊元稹,我又该用什么招待你呢?你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让多少人为了理想中的爱情守节一生,而你却桃花朵朵,情史如此的炸裂。你忠贞不二、矢志不渝的悼亡诗,安抚感动了一个个亡妻,转身你又无缝衔接,迎娶一房又一房的新人。你耽误了多少红尘儿女的爱情佳话啊。
浏览审视了元稹的情感世界后,我非常赞同江滨老师的几句话:历史不能细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事比比皆是。元稹的锦衣华袍里藏着诸多的不堪,散发出扑鼻的异味。他是冰做的情圣雕像,一经太阳的照射,委地成泥,节操碎了一地。那些真情动人的诗句,保鲜期竟是如此短暂,泪未干,转脸就是新欢。一时情圣,竟是一生情渣。
好让人解压的一段话。对,情渣。这样的风流浪种口里的“爱”,给那些痴心如水的女子逐食,真是一种轻慢和亵渎!

好,那就请他喝一杯“忘情水”吧! 喝了忘情水,忘记今生的莺莺燕燕。再喝一杯“孟婆汤”,来世干干净净,没有宿缘的纠缠 ,做一只鸳鸯吧,一生一世一双人。
历史散文,它让你轻松穿越古今,一日看尽长安花,与古人零距离对话。千年故事化新说。我想,这就是“历史散文”的功能及力量。
“历史”对很多女人来说是块硬骨头,很难啃。我也不例外。
带着自己这块“病”,我曾求过“百度”。度娘答案是:女人天生抗拒两件事:记时间和辨方向。而历史就是时间的学科。读史,同时还需要大量的地理知识。没有清晰的时间感和方向感,历史在脑子里就是一团浆糊。历史对于女人来说堪比天书,把人弄得晕头转向。
男人则不同,他们多数人虽厌烦做轻松的家务,却乐的“搬砖头”。他们在历史的瓦砾中乐此不疲地挖呀挖,把那些秦砖汉瓦整日的搬来挪去,原来他们有的是“力气”。硬件健全,天生安装着发动机。
“历史散文”解决了这个问题。它给历史和散文之间架上了一座桥。做了一个“媒”,让历史与散文联姻。阴阳结合,缔结女子之好。让历史不沉,散文不飘。它让史中人物走出来,沐今日之阳光,让现代人轻松地走进去,赏千年风云月露。
这样看来,历史散文,更像是在历史与现代散文之间开辟了一条文学的“丝绸之路”,它促进了古今文化顺畅交流。让文学贸易互通有无。这又岂不是文学的一大贡献呢。

〔作家简介〕刘江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散文随笔集《书窗书影》《当梨子挂满山崖》《大地烟雨》等作品,曾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中国报人散文奖、冰心散文奖等奖项。作品被国内数十部文集选入,其中《桃之夭夭》被收入《新中国70年文学丛书·散文卷》

〔作者介绍〕董素英,笔名,夜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京津冀作家村专栏作家。作品分别在《散文风》《范阳文丛》《保定日报》“原乡书院”,“燕鼎文艺”以及网络文学平台等刊发。编辑出版《医者仁歌》诗集。著有长篇散文《老家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