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伯父高文科
文/高春海
2022年8月30日下午两时许,北京我堂哥高春山突然打来电话,说我伯父高文科于凌晨五时在北京病逝(享年九十二岁),接到噩耗后我悲痛万分。因当时疫情严重,还不能赴京吊唁,于是我悲伤至极,含泪写下《祭伯父文》。
祭文如下:
伯父有德,耄耋而归;伯父有才,事于京都;伯父有情,惠及子侄。伯父少年,敏而好学,青年立志,报效国家。行不争位,动不争名,谦逊温和,恭俭忍让。有功不居,有利不图,清正廉明,光明磊落,耿耿忠骨,拳拳赤心。道家有言:德至道成,羽化成仙。佛家有语:心正惮悟,轮回天地。儒家有意:忠孝仁义,自强不息。伯父逝去,子侄涕泪,浩气长存,永相怀念。伯父英灵,飞升九天,留于霄汉,天堂有位;伯父魂魄,归于故土,安于乡里,佑护子孙。儿女跪拜,子孙叩首,魂灵归兮,驾鹤神游。侄春海与众兄弟姊妹涕泪顿首敬启。
一、少年立志
伯父高文科1930年生人。其时我曾祖父高有富尚在,家道殷实。伯父为嫡长之孙,聪慧好学,长辈垂爱至极。他首读村学,后县习高小,成绩优等。就读西安高中时,刻苦认真,吸墨诵经,志存高远,意欲报效国家。经先辈引路,投笔从戎。
1948年,我四爷高云程(字鹏鸣)为中共西府地委地下交通员,受党组织的指派,曾几次秘密选拔输送宝鸡西府地区地下党员、青年团员和进步学生到陕甘宁边区培训深造,为我党培养干部,储备革命力量。我伯父高文科就是在此时,在我三爷高鹏祥和我四爷高云程的宣传鼓励、教育引导下,毅然于1948年投笔从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后经部队选拔被送至兰州军医培训所学习。
1950年初,由于学习优秀,被选调学习空军专职军医。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伯父主动请缨,积极准备,报名参战。但上级领导考虑我伯父已经成为空军专职军医,人才稀少,培养不易。加之空军刚组建,部队医疗体检任务繁重,未予批准入朝参战。就这样,我伯父把他的一身技艺和满腔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祖国空军医疗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上。

高文科(左)右为高云程先生
二、立功受奖
1954年,我伯父高文科调任四川广元(今广汉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十四航校医务所工作。在此期间,伯父由于工作努力,认真细致,任劳任怨,服从指挥,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和劳动模范。
1958年2月的一天下午四时左右,一架苏制空军三人座教练机降落在四川广元空军航校机场。突然间警报声四起,伯父高文科正在机场医务室值班,他急忙跑出来,看到降落的那架飞机浓烟滾滚,伯父立即意识到飞机出事了。他快速背上急救箱就朝飞机跑去。
机舱起火!两名学员和一位苏军教练被困舱内,情况十分危极。伯父揣了把梯子第一个就冲上了飞机。机舱反扣,舱内的三人都被浓烟熏晕了。在一名机械师的协助下,他们才打开了机舱盖。机械师负责灭火,他负责救人。他连续不断地从机舱内背下了二名飞行学员和一位体格高大的苏军教官,快速对他们进行清烟、吸氧、人工呼吸、心脏起搏等救护。在他这一连串的精准熟练地救护下,三名巳近窒息伤员才苏醒过来。这时后续队员才赶了过来,接替了他的工作。
四川广元二月份的天气依然寒冷,大家都还穿着棉衣。只见伯父满脸的汗水和烟灰,棉衣都湿透了。三个伤员经抢救已苏醒过来,脱离了危险,这时他才坐到地上大口喘着气。
由于他们的及时抢救,我军两名飞行员和那位苏联援华空军教官都身体安然无恙,未有任何后遗症。不但为国家保住了两名珍贵的飞行员,更重要的是中苏那时是兄弟关系,且还在蜜月期,苏联老大哥的援派人员和面子很重要,同时也为祖国争得了国际声誉。鉴于这次事故抢救及时,没有造成重大财产和人员伤亡,空军第十四航校全体人员被通令嘉奖。
1958年底,由于伯父高文科在这次忽发事故中表现突出,救护及时,再加之他以往的工作表现一贯积极优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空军政治部批准我伯父荣立三等功一次。这是何等的荣耀和鼓励!
事后不久,两名飞行员和那位苏军飞行教官就恢复了健康,重上蓝天。我伯父与他们一道,继续为祖国航空事业再接再励做着应有的贡献。
那位苏联飞行教官从此视我伯父为知己和救星,曾多次合照留影以作纪念。并在几次回国休假归来时,给我伯父带来许多苏联特产和生活用品,结下很深的异国情谊。几年后这位苏军飞行教官在回国时,把他自己那身飞行服和一支苏制英雄钢笔赠送给了我伯父,依依不舍握手拥抱告别。
我伯父后来又把那身飞行服赠送给了在四川成都医学院进修的一位亲密战友。那支英雄钢笔他一直留用。后来他的这位成都战友也调任北京空军总医院外科主任。再以后就是中苏交恶。时值文革,运动不断,我伯父性格谨慎,与那位苏联教官的许多珍贵合影,都被他亲自剪碎付之一炬。
1959年春,星期天伯父休假。由于航校和机场都在郊外,距离市区还有四五公里,伯父徒步进城购买生活用品。
那是中午十点左右,他刚进城不久,突然听到有人在前面大喊:"快来人啊!有人昏倒了,快救命呀!"伯父快步跑去,分开人群,只见地上躺着一位五十多岁的男性村民。面色苍白,口唇发青,四肢无力,呼吸困难,脉细如丝,双眼紧闭,是心梗的迹象。由于伯父休假外出,没带急救包,随身只有一个小的针炙盒。他便在病人的百会、人中、合谷、涌泉等穴位进行针刺,再对病人进行胸外按摩和心脏起搏。经过一系列的抢救,病人终于苏醒过来。但由于病情严重,仍需要进一步的详细诊断和药物治疗。我伯父急速背起病人徒步走了一里多路,来到一家就近医院。我伯父把病人安排好以后,就匆匆归队了。
五天以后的中午,我伯父正在医务室值班,只听窗外锣鼓喧天,人声鼎沸,航校门口聚集了许多村民。经领导询问才知道了原委。他叫出医务室的所有人,取下口罩,那位被救的村民一眼就认出了我伯父。他拉着我伯父的手热泪盈眶,激动地说道:"你们不愧是人民的子弟兵,毛主席的好战士!"同时还给航校送来一面"军民是一家"的锦旗和许多土特产。
四川人的性格本身就热情好客,以后这位村民逢年过节和农闲之时,就带些农产品来看望我伯父,并邀请我伯父去他们家做客。我伯父也经常带着礼品在节假日去拜望这位农民伯伯。这真是:军民是一家,鱼水见真情,结交在陌巷,村舍话桑麻。
1959年底,我伯父由于工作努力,业绩优秀,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十四航校评为先进个人和劳动模范。他的事迹上报总部后,经审批又一次荣获三等功一次。
在和平年代,一个人能够连续两次荣获三等功,其奉献精神和革命激情是何等宏大,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国家和民族的使命感是何等博大和精深。其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是常人难以做到的。

三、忠孝难全
1973年初,伯父调到北京中国民航总局,任卫生处主任并兼任体检大队大队长。
那年夏天,他在工作和生活环境稳定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生养自己的老母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母以子贵,子敬母亲是主流。于是他就接母进京。一是尽孝道报恩情。二是让母亲开眼界、享天伦。古人有云: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1982年8月份,我伯父高文科在广州出差,负责对华南各省飞行员进行全面体检,他是总带队负总责。
那时改革开放刚见成效,百废待兴,百业待整,各行各业人才短缺,青黄不接,断层明显,他们体检,他是总带队。他们体检队也不例外,经常是一个人当几个人用。就在这百忙之时,他接到了陕西扶风老家发来的电报:“母病故”。就是这三个字压的他彻夜未眠。强忍悲痛把母亲去逝的电报压在枕头下、没告诉仼何人。如返乡葬母,由他负总责的飞行员体检工作程序势将停顿,后果严重。最后他痛苦地决定,舍小家顾大家,失小义全大义。没能亲送母亲大人最后一程,忠孝难两全呀!
1983年清明节,伯父在西安出差,工作有闲暇,他特意向单位领导请了假,回了趟老家。
伯父在我爹和我的陪伴下来到了我婆的坟前大声痛哭,并饱含热泪诵读了一篇祭文:养儿十月,痛离母体,含辛茹苦,学语迈步。寒暖得体,衣食无忧,村学县读,母恩未断,远涉求知,母念难消。效命祖国,奔赴他乡,唯母心系,寸心未报,尺德难返,母无怨悔。今母离世,未睹亲面,罪责深重,叩首谢恩,涕泪沐德,滴血续情。诵完祭文,伯父带领我爹和我行三拜九叩之礼而还。
四、发挥余热
1990年伯父以大校军衔离休,后经返聘,又在北京机场工作五年,继续为祖国发挥余热。
1995年,伯父正式卸甲赋闲,但他仍觉余力可贵,便组织老年服务志愿队,又被大家推举为队长,于是他经常出现在街头巷尾,维护秩序,指导交通,调解纠纷,宣传党政,弘扬华夏文明和民族精神,依旧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余生。这一干又是十年。
2005年,伯父75岁,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了,可他还觉时光珍贵,不可自弃,得有所作为。又成立了党员阅读室,自任组长,自筹材料,自捐图书。宣传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青年一代爱党爱国爱人民,使我们的祖国不断地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直到他老人家85岁高龄还经常活跃在阅读室。孔子曰:“活到老,学到老,则无悔矣!”
五、深恩难忘
1977年秋我十一岁,上小学五年级。我的左腿不明原因痛彻心肺,难以忍受,夜不能寐,昼不能卧。县医院无法确诊,我父亲高双科和我五叔父高录科背着我来到西安。西安陆军医院也无法诊治,我父亲和我五叔父商定,直接送北京我伯父高文科处诊治。
我们在西安乘火车到京后,电话联系上我伯父时,他当时正在北京东郊机场值班,无法脱身,他全权托付北京空军总院外科主任,也就是他那位四川战友处理我的治疗事务。
我晚上九点住上院,经诊断是急性骨髓炎,体温高达42℃,必须立即手术。当晚十一点手术就开始了,等到我伯父凌晨一点赶到空军总医院时,手术基本做完了。伯父和外科主任王伯伯研究了病情和治疗方案后,觉得病情严重,后果难料。伯父当场就把我父亲骂得流了泪。"你在家操得啥心!再晚点娃的腿都保不住了!”我父亲也是有口难辩,有苦难言呀。
第二天经全面检查后,我还并发败血症,病情又加重了几分,我的左腿骨髓大面积感染发炎,并且在骨髓腔内出现脓液,病情进一步恶化。当时摆在我伯父和王伯伯面前的是保命还是保腿?我伯父最后坚定地说:“命和腿都要保,我负全责,你放心大胆的治,尽我们的最大努力。”
人常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我伯父和我王伯伯硬是用四只有力的大手把我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并且还为我保住了一条腿。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危险期已过,骨髓炎有漫长的恢复期,此后一年多,我住在北京伯父家里治疗恢复。我伯父利用出差之便,抽空遍访名医,遍寻验方。我伯母则在家里亲自照料我的衣食起居。从那时起,我伯父伯母就已经把我当儿子对待了。
经过伯父伯母的精心治疗和照管,我的腿竟奇迹般地恢复得与常人差不多。这种奇迹饱含多少人的心血和汗水,到现在我也说不清!
纵观我伯父高文科的一生,是忠诚的一生,学习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勤劳的一生,节俭的一生,正直的一生。他把他的青年时代奉献给了祖国的空军事业,他的中年时代又奉献给了民航事业,他的老年时代又奉献给了志愿者爱心事业。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愿我们这些子孙后代能以我伯父为标杆,生生不息!
二0二三年孟冬写于西安

作者简介
高春海,陕西扶风人。陕西中医学院(陕西中医药大学)毕业。好文史、爱阅读、喜文字。作品散见于《都市头条》等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