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虽小,却美丽着季节
文/王秀芳
昨天天气晴朗,风有些大,清晨,从园区外回来,只见地面上成片的不大起眼的紫色白色小花,随着风来回摇摆,既轻盈灵动热情浪漫,又富有韵味端庄优雅。
以前在园区里偶尔会见到几棵这样的小草,也没有在意,没感觉它有什么特别。昨天突然发现,整个园区到处都是它的踪影,并且已经成堆成片,或围绕在粗壮的树干周围,或在一片开阔的草丛中,或在弯曲的小路旁,在温暖的阳光照射下,分外打眼,不由你去多看它几眼。
早春,园区里的桃花李花杏花等陆续开放,那一片桃红杏粉李白迎春花黄,五颜六色,香气扑鼻,人们被满树的花朵吸引。而今,当应时春花陆续凋谢,满园区少见花朵之时,突然发现脚下冒出了一片片粉紫,一片片雪白,而且花型灵巧,花朵繁多,随着清风舞动,像一只只蝴蝶上下翻飞 ,让人心情愉悦,令人为之赞叹。
今晨,下了一夜的小雨仍在淅淅沥沥,特想看看雨中的小花会是什么样子,是雨水滋润过的更加娇媚,还是细嫩的茎叶,轻薄的花片经不住雨水的敲打,不见了往日的风采。心中惦念着,便撑起雨伞走到楼外。
雾蒙蒙雨濛濛,园区里一片静谧,只有雨声滴答滴答。我俯身向小花草看去,它身姿依然挺直,叶子紧裹其上,丝毫没有畏惧风雨的样子。只是紫色白色的花朵,不再像晴日里花朵绽放,摇曳婀娜,大多闭合起来,任凭风吹雨打。看来它还是蛮坚强的,虽细嫩柔弱,但是也会把自己保护得很好。
这时,一位老邻居从身边走过,我连忙询问这是什么花,它叫什么名字?他说不知道,我又问,往年没有这么多,是人工播种的吗?他依然摇头说不知。
我喜欢花,尤其对花语很感兴趣,常常琢磨其赋予的缘由和含义。对不认识的花习惯使用某识花软件去了解。以前有的花识花软件识别不了,这一次会因为它渺小而查无所获吗?
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么柔弱的一朵小花,竟然和历史上某一大人物有关。原来它的名字叫诸葛菜,别名叫紫金草、二月蓝。蓝是蓝色的蓝,不是兰花的兰。
诸葛菜?这么娇嫩的花草居然叫这么个一点美感都没有的名字,我好奇并不解。顺着这疑问我继续往下看,原来这里面还有一段充满智慧的民间传说呢。
相传,诸葛菜原本只是一种无名野草,三国时期,群雄争霸,诸葛亮率蜀军北伐出征时,突遇粮草不足,将士们在山野中发现一种野菜的嫩茎可食,于是诸葛亮便命令在军中推行种植这种菜,从而度过了危机。后来,人们就把这种野菜取名“诸葛菜”,也有人叫“救军粮”。
至于它的别名,是因为它开在农历二月前后,花的颜色呈现蓝紫色,所以称它“二月蓝”也比较贴切。
诸葛菜的花语是谦逊质朴,无私奉献,我倒是觉得挺贴切。
它外表美丽,花开成海,装扮了大自然。它花期长,对土壤要求不是那么严格。大多数花,都是热闹一阵子也就谢了,花无百日红嘛,而它却会开很久,尤其在北方有很长一段时日多见绿树少见花朵时,它那种热烈和灵动更是愉悦了人们的心情。它浑身都是宝,可以食用,又可以入药。它有点儿招摇,但是招摇得恰到好处,不与百花争艳,独自低处静悄悄地舞蹈,给人们带来一种宁静和祥和。至于它的无私奉献,则是由于此花由诸葛亮在军中提倡推广种植,而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格,也就自然被赋予到这种野花当中了。
诸葛菜这名字叫起来不如二月蓝优雅动听,所以尽管我对诸葛亮充满崇敬,但还是更喜欢二月蓝。它会让我想起天空的那一抹蓝,想起粉紫色的浪漫和宁静。
愿我们的生活像二月蓝一样,风吹蝶舞,绚烂多姿,诗情画意,赏心悦目。

作者简介:
王秀芳,正高职称,退休前从事文化理论和刊物编辑工作,曾获文化部群星奖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