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捉石蟹
文/王凤鸣
我家住在南朝沈约故里东沈村东面,莫干湖西端。群山环抱,英红碧溪纵流,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双休日里,我常常带着孙女、孙儿、外孙女、邻居,提着小锄,带着塑料小桶,到溪上去“捉石蟹”,别有一番情趣。
英红溪长二十余里,注入莫干湖。湖面宽窄不一,宽处近百米,窄处十余米。上游南北中三条溪中间多半是“鹅卵石”、“怪兽石”、“枕头石”、“花纹石”,赤橙黄绿青蓝紫,色彩纷呈,千态万状。溪水只有一米来深,是孩子们戏水的好地方。
溪石下,特别是在溪潭水石相连的石头下,是“石蟹”的隐身之处,小心搬开溪边的石头,首先应注意石下的水浆处是否有石蟹。更应观察石穴四周有否扁平的小洞,如果发现小洞,就该拿起小锄,顺着小洞挖过去,也许里面就是“石蟹宫”。一次,我在“三叠泉”找到一个石蟹宫,一下捉到了20多只毛钳石蟹,实在有趣。捉石蟹并不容易,因为石蟹很灵敏,一听到声响,就会逃之夭夭。它有一对自卫的大钳,捉拿它时,稍不小心就会钳住你的手指不放,与你拼个死活。
“爷爷,我被石蟹钳住啦!”孙女珊珊突然哭叫起来。“快,快把手放入水中。”孙女依着我,把被钳的手浸入溪水,蟹立即松了钳,趁机溜走了。为了避免被蟹钳,捉蟹手势要有迅雷不及掩耳之捷,将其捉拿归案。初学捉蟹,可双手齐下先压住石蟹双钳。也可先压住其身,捏实石蟹,使钳子无法施展。娃娃们在我指点下,很快掌握了要领,经过2小时,那些“横行霸道”者统统入了“牢笼”,各自满载而归。
石蟹,是山乡人的一道美味佳肴。去其壳、鳃洗净,用鞭笋、辣椒烹炒,色香味齐全,食者无不称绝。清洗净后,加入调料与面糊捣拌放入油里炸,松脆、香浓、老少宜食,美味无穷。若把洗净石蟹入佐料蒸之,用调料蘸食,更是清香适口,开胃生津。
故乡
故乡的春天,是绿的世界,是花的海洋。
迎春花云手飘袖舞姿美;溪边柳枝像春姑娘的青丝,飘柔迷人;满山的杜鹃,举起一束束火把,把山丘红遍。梨花如银,菜花如金。穿山的清泉,叮咚弹唱,悬崖的飞瀑生紫烟。人造湖畔的情人,面对鸳鸯聚首细语情恋恋。叠山而起的云雾茶,清香得令人陶醉。玉笋长梢,又为竹海添绿荫。故乡的春天,美得自然、逼真。
故乡的夏日,多味、欢欣。
四野遍香花果盈。杨梅红了、桃李熟了。梨儿透心甜,瓜儿脆又鲜。成熟了的红枣儿落到了多情潇洒的情人脸蛋上,发出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在碧绿透清的溪潭里,一群群光屁股的孩子在捕鱼、捉虾、学狗趴。松涛伴着歌声,竹海和着琴声。蝉鸣、蛙鼓,奏出了故乡的交响之音。
故乡的秋天,充实、丰满、红火。
一张枫叶是一面小小红旗,使村寨格外显得亮堂。阳光洒在田野上,于是长满了金银。阳光洒在山梯上,为人们铺垫了通向天堂的金阶梯。明亮的月亮常伴着恋人,在山径、渠边上散步。圆圆的月亮也常在溪涧底喜捉迷藏。落叶是丰收的喜报,家家户户又增添了粮仓。
故乡的冬天,是银色的童话世界。
瑞雪,白得如银,轻得似纱,软得像棉。摔跤、打滚,不会疼了你的胳膊大腿。站在高处放眼眺望,远山像百条银龙腾空,近丘如千头银狮翻滚,万匹白马飞奔……
我爱我的故乡,我更爱故乡的四季风光。

第八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八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入围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出版事宜:
如有书籍出版意愿
请将您的书稿及联系方式投稿到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