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记
重游神奇的“八仙洞”
作者/李永和

八仙洞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马蹬镇境内,地处淅川丹江口水库东岸,丹江小三峡风景区的中部,被誉为“中州第一洞”。离我的老家王庄村只有一河之隔,当时非常荒凉。
小时候,听大人们经常讲八仙洞故事,给我留下美好回忆。我们几个孩子非常好奇,一直想去探个究竟。有一天我们翻山越岭去八仙洞,八仙洞的路倾直深入竹林中,我们一路边爬边滑,加上手中木棍五脚齐用,恍恍惚惚我们来到谷底,途中错路等待还被蛰叶子所蛰,实在是疼。到谷底一抬头就看到了八仙洞,我们还带着粗绳子,进入洞中如置身冰窖之中,空气自有一股寒意,洞口还有些不知名的植物,越往里植被越低矮,脑袋都朝着光的方向,我们没走几步,便到了黑黢黢的洞里,里面黑乎乎的,凉飕飕,不敢看,胆子太小就返上来了。由于准备不足,我们只能折返,我却是兴尽而返,临了还在洞口站了一小会,舍不得洞天之地。

到大西北青藏高原部队当兵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家乡随着改革开放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尤其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沿线发生变化更大了,丹江的渠首道路修建宽敞笔直,丹江水更加清澈透明,山变得更加绿了,八仙洞开发更漂亮美丽神奇了。我迫不及待要去参观如诗如画壮丽与秀美的丹江小三峡,再次去领略喀斯特地貌八仙洞的鬼斧神工。

我站在位于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丹江八仙洞景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马蹬镇境内,秦巴公路、丹江小三峡大桥从景区通过,交通优势,景区按国家AAAA级景区标准打造,占地面积约3.8平方公里,其中,溶洞面积约7000余平方米,观赏面积近30000平方米。

听导游介绍八仙洞距今大约有两亿多年的历史,八仙洞的名字源于道教中的八仙传说,据说八位仙人曾在这里修炼成仙。八仙洞是一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寒武纪,距今大概有两亿多年的历史。八仙洞的地质地貌兼中国北方溶洞和南方溶洞的特点于一身,既有北方溶洞的神秀的特点,又有南方溶洞高达之特点。洞内的形态各异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地质奇观构成了一个绚丽多彩的地下宫殿。

丹江八仙洞不仅有壮丽的溶洞地貌,还拥有丰富多样的山水自然景观。景区内的丹江小三峡是一道壮丽的自然画卷,清澈碧绿的江水穿行于两侧陡峭的峡谷之间,周围群山环抱,景色如诗如画。

走进洞中,我看到洞内的石笋如林,石钟倒挂,石盾丛生,石鳍薄如蝉翼,石花晶莹剔透,更神奇的是钟乳石形态各异,有的像大象的鼻子,有的像擎天柱,还有的像千年的灵芝。灯光照耀,五光十色,琳琅满目,亦真亦幻,宛如人间仙境。

八仙洞融雄奇、惊险、深幽、雅静于一体,洞内钟乳石形态各异、姿态万千、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大的宏伟壮观,小的精巧玲珑,或如仙如佛,或如笋如林,其景观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洞内灯光采用了现代先进的声、光、电一体化技术,并由电脑控制,使溶洞显得更加绚丽多彩,仙雾缭绕,若隐若现。游人到此,目不暇接,留恋忘返,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仙乐飘飘、神秘莫测的神仙洞府。
最神奇的是海底石花,成片成片的雪花布满洞壁,晶莹透亮,洁白如玉,好像石头开花。导游告诉我们,这是水里的碳酸钙附到洞壁上,就形成了这些晶霜、晶花,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

导游介绍说景区分布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植物,每年春夏,蔷薇花、紫藤花等开满聚仙山,香飘十里,另人陶醉,登临拜仙亭,俯视小三峡,八仙嬉水,山水相依,美不胜收,让我们流连忘返。

再次游览八仙洞,让我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真是难忘,感受到漫步其中,犹如进入了一个神秘的地下世界,欣赏着大自然雕琢的鬼斧神工的艺术杰作,在光线的映衬下,洞内的景色变幻莫测,给人带来无尽的惊叹和美妙,让我再次深深体会了八仙洞别有洞天的美景。


作者简介
李永合,河南南阳淅川县人,部队团职干部自主择业者。先后在军内外报刊、电台发表各类文章500余篇。著有散文集《心贴青藏线》。10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国当代散文精选》。现在为杭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电话:13709713208 邮箱:1367853946
